分享

铁打的政委冼恒汉,投身革命一辈子,因为两件事惨遭免职

 兰州家长 2023-07-03 发布于甘肃

新中国建立之后,除了我们所熟知的十大元帅开国元勋外,还有一些国家肱骨散布在各个地方各个岗位上发挥着光和热,用自己的力量全力耕耘自己脚下的土地,冼恒汉便是其中的一位。1977年,兰州军区政委冼恒汉得到了中央的召见,来的路上他有些踌躇,或许已经有了一股预感。果不其然,他被免职了。这位投身革命大半辈子的同志,直到去世也依然无法释怀。

文章图片1

光辉岁月

1911年,冼恒汉出生在广西省百色市田阳县,同那个时代千千万万的劳苦大众一样,冼恒汉也有着悲惨的身世,小小年纪的冼恒汉便失去了父爱,只剩下母亲和他相依为命。幸运的是,家境虽然贫穷,但母亲是一个懂事理且有眼光的妇女,硬是靠着自己的一双手拉扯着冼恒汉上学读书。由于自幼受到良好熏陶,冼恒汉在十七岁那年便深深的着迷于共产主义思想,夜以继日的研读学习马克思主义等充实自己,一直到1929年,冼恒汉终于有了加入共产党的机会。

文章图片2

1927年年底,广州起义惨遭扼杀,但这次失败并没有磨平人们的革命决心,大家纷纷转入广西地区蛰伏,静静等候下一次机会。终于,1929年12月,以邓小平张云逸等人为主,百色起义全面爆发,并且以共产党胜利的结果圆满收尾。也就是在这个过程中,冼恒汉果断出手,追随党的步伐,成功加入了中国红七军,并且理所应当的进入了政治宣传部门。

文章图片3

1931年,作为红军中为数不多的知识分子,冼恒汉成为了上级领导重点培养的对象,并且送入军官训练所进行提升。没过多久,他就迎来了自己军旅生涯的第一战。4月,红军在江西吉安遭到敌人顽强抵抗,多次冲锋无果后,派出了冼恒汉这一批军官训练营里的“宝贝疙瘩”,而冼恒汉他们也没有辜负党的期望,不仅勇猛善战,更重要的是个个足智多谋,依靠自身所长成功将敌人打到投降。

1934年,年仅23岁的冼恒汉在一次保护主力部队和上级领导突围的战斗中,作为政委的他带领部队与敌作战长达12个小时,在他沉着冷静的指挥下,濒临崩溃的防线多次被挽救回来。也就是在这次战斗中,他的能力被党中央看在了眼里,他超乎常人的胆识和对党的忠诚深深的影响着红军战士们。

文章图片4

1936年,冼恒汉跟随红军长征部队在陕北成功会师,他也就此留在了西北地区,开始了他和这片土地深深的缘分。1947年冬天,冼恒汉负责对西北地区部队进行整治,他内心非常清楚,有很多士兵都是混日子的,他们最多就是“忠于国家”,但称不上“忠于共产党”。对于这些人来说,谁给钱就为谁卖命是他们在当时社会的生存法则。于是,冼恒汉针对这样的情况,在全国范围内首先开展了“诉苦教育”,并且受到了彭德怀元帅的大力赞赏,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也都对此进行了肯定,之后更是在全军推行开来。

文章图片5

正所谓“诉苦教育”,即循循善诱,引导战士们诉说出自己的苦楚,引起他们心中的思考,然后再带领大家探索这痛楚的源头在何处。如此一来,很多人就都能想明白了,再加上冼恒汉和政治部的同志们潜心查探,揪出乱党分子,就这样没过多久,整个西北军区军容军貌焕然一新,军队斗志昂扬向上。

流水的司令铁打的政委

1954年3月,已经多次展现自身能力的冼恒汉就任西北军区主任,而与他一起进行工作的西北军区的司令员,正是赫赫有名的开国元勋彭德怀元帅。有彭德怀元帅的带领,冼恒汉的工作开展十分顺利,他们一人主政一人主军,配合起来默契无比,硬生生的将刚刚经历过战火的西北区域经营的有声有色。然而,彭德怀元帅的事务繁忙,他不可能一直待在西北军区,所以在1954年9月,彭总得到了新的任命,相处了半年的两人不得不就此分开。

文章图片6

1955年,在党中央的深思熟虑之后,决定将原有的六大军区分化为十二大军区。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为了收缩兵力,积蓄力量,我党以地区为区分,建立了六大军区,这在新中国成立前的年代是方便管理的,但在和平时期,就必须要重新规整一下了,也有利于不同的兵种之间的相互融合。还有一点原因,那就是作战时期很多高级将领往往都是身兼数职,繁重的工作让这批人身心俱疲无暇分身,比如彭德怀元帅就是其中之一,也正因为如此,他才不得不在去年暂时离开西北军区。所以说,军区的重新规整划分,不仅有利于部队管辖,还可以有效提升军队实力,最重要的是解放出了一大批劳苦功高的功臣,对于部队年轻官兵的升迁和发展也有长足的好处。在这样的形势下,西北军区正式转变为兰州军区,毫无疑问,担任政委的依然是冼恒汉。

文章图片7

1955年5月,冼恒汉遇到了自己的第二任搭档张达志。他们本身就是老战友,如今在一个地方共事更是大快人心。张达志由于是后来者,所以他在很多决策上都会虚心听取冼恒汉的建议,而他们两个人又总是不谋而合,在这样上级领导意志高度统一的情况下,兰州军区乃至整个甘肃地区迅速发展壮大起来,多次受到领导和党中央的表扬。二人再接再厉,上山下乡,上书下访,亲力亲为,这样的情况一直持续到了1960年张达志的离开。

文章图片8

1960年,苏联和中国建交关系恶化,兰州军区由于地理位置自然是首当其冲的军事要害。在这种国际局势下,倘若敌军犯境,作战经验不够丰富的张达志明显力不从心,于是,党中央经过考量,决定派遣原本在福州军区的皮定钧将军前往。与张达志相比,皮定钧政治经验虽然不足,但打仗绝对是一把好手,有了他的守卫,党中央也对兰州军区放下了悬着的心。

文章图片9

作风彪悍的皮定钧将军并不是一个什么都不懂的莽汉,相反,他最大的智慧就是清晰的知道自己在政治工作上的不足,所以他全心全意抓起兰州军区的部队防卫与演练工作,其他政治上的事情则是交给更专业的冼恒汉。正所谓术业有专攻,他们二人的组合也确实为兰州军区焕发了第二春,冼恒汉的工作越来越得心应手。但令他没有想到的是,他即将迎来的第四位搭档,给他日后的生活造成了重大的打击。

文章图片10

1973年12月,毛主席和邓小平针对大部分将领在职时间长的问题,在全国范围内对各大军区高层职位进行了对调,与皮定钧做调换的,赫然是韩先楚上将。可以说,在这兰州军区的一亩三分地,司令员如同流水一般换了又换,但政委始终就是冼恒汉一人坚守于此。

分歧出现

令冼恒汉没想到的是,这位韩先楚司令的步调居然和自己无法统一。其实在一开始,两人相处还是十分愉快的,冼恒汉非常赞同韩先楚的一些意见,但是时间一长,很多地方就有了分歧,比如说工作的态度以及军区建设这样的大事。

文章图片11

韩先楚由于长时间待在南方,对于西北地区的气候不能很好的适应,很快就引起了一身疾病,对此,韩先楚经常会选择异地办公。根据文件记录,直到1977年6月,韩先楚上任三年半的时间,待在甘肃省的时间还不到两年。如果说这一点冼恒汉还能够理解,那么,韩先楚的霸道作风则是引起了冼恒汉以及很多同志的不满。

文章图片12

要知道,之前在福州军区时,韩先楚就是那里的一把手,大小事宜他都可以说了算,来到兰州军区后,韩先楚依然有着这样的秉性和霸气。虽然心中有所不满,但作为与他同级别的冼恒汉,还是决定从大局观上考虑,不仅处处包容支持,还经常做着下面同志的心理工作。但即使是这样,冼恒汉也渐渐碰到了令他忍无可忍的事情。

文章图片13

韩先楚对兰州军区之前的防卫设置提出了各种意见,可这恰恰是冼恒汉最不能够容忍的。作为这里的老政委,冼恒汉共事过三任司令,甚至还包括彭德怀元帅,以他看来,对于兰州军区的事宜,没有人会比他更加了解,以前的发展方向如何不用多说,事实已经证明,可韩先楚一来就要全盘否定,这不是在给自己上眼药吗?

政治生涯落幕

1975年,冼恒汉决定上书党中央,希望能够得到上级的建议和指示,但是,由于当时反动派的猖獗,北京局势一片紧张,冼恒汉并没有得到回馈。直到1976年10月,反动团伙被消灭,冼恒汉和很多同志一样,都要进行党的审查,再加上那尘封的信件再次搬上帷幕,冼恒汉意识到,自己恐怕要出事了。

文章图片14

1977年,经过三天的讨论,党中央决定罢免冼恒汉的职务,与韩先楚的矛盾还是其次原因,最重要的是冼恒汉在任时做的一件无可挽回的错事,也就是兰州铁路局事件。当时由于冼恒汉的处理问题,兰州铁路局出现了工人罢工,交通瘫痪等严重后果,而对于造成这次事件幕后的两个政治派系,冼恒汉一开始并没有调和,反而选择了去其中一方站队,正是他的错误决策和态度引发了一系列的恶劣影响。
1982年,等待了五年的冼恒汉终于得到了党中央的谅解,回到了自己热爱的兰州军区,但并不是继续做政委,而是交接工作,准备退休。1985年,冼恒汉正式离开了部队,中央对于他做出的贡献表示认可,虽然犯了方向错误,但依然基于冼恒汉正军级待遇的退休职称和补助,这也是让冼恒汉晚年最欣慰的地方。

文章图片15

1991年,冼恒汉离开了人世,他的离开是人民的损失,尤其是甘肃省人民的损失。纵观冼恒汉的一生,可谓是波澜壮阔兢兢业业,只是,他也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世人,有些错误是一辈子都不能犯的,有些事情是一辈子都不能做的。去世前的冼恒汉有什么心理活动我们不得而知,但想必他总是有些遗憾在心中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