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道 德 经 第二十一章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 道之为物,惟恍惟惚。 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 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阅众甫。 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 孔德之容 为了与我们今天的课程相匹配,大家要进入自己的精神世界。怎么进入呢?先从姿势上,有站--站神仙,坐--坐神仙,睡觉的姿势叫睡神仙,还有走神仙。这几种姿势,站要有站相,要顶天立地;坐就要把自己的脊椎挺直。 这样的话,我们的姿势有了,然后就开始放松全身。放松全身很有讲究的,要从头到脚、从脚到头地反复这样来回地穿梭,来回地放松。通过自己心念的观察,把每一个地方,学会自己观察自己,闭上眼睛观察,哪个地方没有放松比较紧张,我们就把它放松。 放松之后,还要让我们的呼吸脱离开平时的浅表而进入深层,要深长、缓慢、均匀地放松,这样我们的呼吸就会到小腹部,甚至有的人可以到脚底涌泉穴,到脚后跟。每一次呼吸好像都有气息的流动,这样我们就做好了准备。 然后,既来之则安之,我们就要观想我们自己从物质世界穿越进入精神世界,而精神世界的一个最关键的地方在哪里呢?古人把它称为“洞天福地”。“洞天福地”其实就是精神世界的一个比喻,我们就进去了。 进去之后我们就来看看今天的《道德经》的原文,然后再慢慢地分解。第二十一章: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 接下来我们就要开始分享这个意思到底是什么。由于历史实在是久远,已经有二千五百年,中间有无数的高人雅士对它进行注解。主要都是对老子思想在哲学方面的一个解说,都解得非常好,有他们的道理,对我们大多数人来说也是一个精神的引领。 不过今天,我们决定站在不同的角度,站在老子两千五百年一线单传的角度来给大家讲解,让大家深刻地理解这第二十一章是如何具体地指导我们的生活、工作、学习、教育子女等等这些问题。一旦真的理解了这一章,它就是一个工具,它可以指导我们,让我们每天向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那么,我们就具体来解答。“孔德之容,惟道是从”,就相当于是这一章的一个总的纲领。因为老子《道德经》每一章节,跟前面的章节其实是有所关联,甚至是一个推进,所以这一章讲的是我们怎么具体去做事情的方法,一种方法论,一个道,一个术。 我们怎么才能把事情做好,做到最佳位置?怎么才能脱颖而出?全在这第二十一章。如果说我们前面曾经讲过一个章节--大道废,讲怎么去做人,那么二十一章就告诉我们怎么去做事。我们怎么才能从一件事情上穿透成为领先者,成为冠军?怎么才能做到? 我们来看一下,“孔德之容”这一句,大家都把它解释成大道的来源,叫做“大德”。 比如我们形容某一个人修为非常高,称为大德、高道、高士,这是人们的看法。我们一线单传的道系是怎么看的呢?跟他们这个看法有完全不一样的观点。因为这里每一个字,他不会乱用,都是有它特定的意义的。 比如说前面讲的有玄德,他是讲的整个大道表现出来的一种德行。那么在这个地方,为什么叫“孔德”呢?在二千五百年前的人,是怎么用这个“孔”呢? “孔”实际上是一个通道,而且是一个最小最狭窄的通道。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它是一个最小最小的单位。比如说在物理学里面有一个量子,我们可以理解成量子是非常非常小的一个点。他在把握一个量子世界的时候,发现它可以改变我们这个宏观的世界。也就是我们从最小的地方可以慢慢地抓住它的本质,最后你会发现整个世界会被它改变。 曾经有一个做金融的,他搞了一个量子基金。他本来就是一个学哲学的人,他从哲学里面领悟了做一件大事必须从最小的地方着手。他把他的基金改成量子,这样他就非常成功,然后他的方法论就指导他一直向前走。 那么我们就想为什么叫“孔德之容,惟道是从”?老子思想告诉我们,我们要想达成一个梦想,我们要想来改造这个世界,或者是改造我自身的生命的走向,那么我们必须从一个最小的孔开始起步,这是叫“孔德之容”。 而这个最小的通道,如果我们能把它长期坚持,一直走下去,这种德行就是我们最擅长的那个点。也就是说,我们要去寻找我们的那个点。这个世界由于极度纷纭复杂,如果我们什么都感兴趣,什么都去做,那么我们将一事无成。 这个“孔德之容,惟道是从”,就是说最小的这个点,就像量子一样的这么渺小的一个德行,实际上它就是道的具体体现。也就是说,我们抓住了一个最小的点,我们才能抓住真正的道。 说到这里,我就想起了一个词语叫做“盲人摸象”,也叫“瞎子摸象”。盲人是怎么摸象的呢?有的人摸到了左腿,有的摸到右腿,有的摸到鼻子,有的摸到了尾巴。因为他看不到,他对摸得着的东西,就做了一个形容,说它是什么什么样,摸到什么他就说什么。其实我们作为明眼人,一看就知道瞎子摸象,从全局上看他们都说错了,因为他只说了一个局部。 为什么瞎子摸象会出现这种谬误?就是因为他来掌握这个客观世界的时候,那个象太大了,而这个人的手太小了,所以他把握不准。 那么我们今天就提供一个思路给大家,如果我们瞎子不要摸象,摸一只小狗,会不会出现这个错误?可以说不会。如果摸一只小猫会不会出现这个错误?也不会。为什么?因为它小,我们的手通过摸,就知道小狗长成什么样子;我们通过摸,就知道小猫长成什么样子。为什么呢? 那么对事物的认识呢?也是如此。这个世界有万象,有纷纭变化的山山水水,我们要放眼望去,根本无法掌控。但是如果我们去研究一把梳子呢?我们闭着眼睛看不到,但是我们用手能不能把这个梳子的全貌摸出来?答案是肯定的,完全可以摸出来。 那么回到这个“孔德之容”,我们就明白了,这就是道,道就是全局,道是整个宇宙的全局。但是,它又可以叫做“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就是说它又是可以分解的。我们可以通过一个很小的事物,就可以把控全局,推而广之,我们就能理解这个世界。 所以说“孔德之容”不是大德,恰恰相反,是小,是微,是最小,是最微。 你看我们这个时代,事业做的最好的公司是什么?微软,微软是做得最好的。然后我们再看苹果手机,苹果手机一次就推出一个款式,款式非常少;然后我们再看现在的那个新能源汽车特斯拉,它就推出一个品牌,推出一个非常窄的款式,没有那么复杂。 所以,“孔德之容”是指的我们一定要力出一孔,我们要想这一辈子有所成就,我们就要从一个地方打穿。这一个地方要多小?必须像针眼这么小,越小越好。因为太大了,我们无法掌握,无法掌控,这就让我们无法有所成就。所以说这是总纲,是这一章的总纲。 ![]() ![]() 惟恍惟惚 接下来老子告诉我们,“道之为物,惟恍惟惚”,就是指这个大道,它是那么的恍惚,看不清楚。正因为那个道无法看清楚,恍恍惚惚的,所以我们大多数人终其一生都一事无成。 很多人非常刻苦、非常勤奋、非常勤劳,还是一事无成,要做什么做不好,生活在苦海之中。为什么我们感觉这个世界是苦海?就是因为我们对那个道无法理解。理解不了道、掌握不了道的人,这一生是不可能过好的。为什么我们学了好多的知识,甚至很多人是知识分子,还是过不好这一生?原因就在这个道理。 接下来老子再继续告诉我们这个道它是怎么体现的。“惚兮恍兮,其中有象”,虽然看不清楚,虽然是恍恍惚惚的,昏昏默默的,但是其实里面还是有象。这是什么呢?上天垂象。道里面它是有“象”的,还是有东西给我们看到的,我们只要非常专注,非常认真,定在那个地方,我们还是能够看到的。虽然看起来恍恍惚惚,就像瞎子摸象一样的,但是它毕竟把那个“象”露出来给我们看。 “恍兮惚兮,其中有物”,“象”后面是什么呢?是“物”,物就是指具体的物质。在我们的精神世界里面,如果我们从一个点里面打穿之后,我们就能看到“象”,从这个“象”继续穿透,看到它后面就会有“物”,具体的物质就会出现。 然后接下来,进一步叫做“窈兮冥兮,其中有精”,我们继续穿透,继续打透,那么在幽远幽深又昏昏沉沉、很黑暗、很玄的地方--冥界(我们过去称阴间为冥界,就是看不清楚,昏昏默默的),但是“其中有精”,“精”是什么?它第一个是看到“象”,“象”就是外层,打穿它,就看到后面什么?“物”,“物”就是比这个“象”更加清晰的本质的东西。但是还不够,远远不够,还要继续打穿这个“物”。后边是什么?是“精”,“精”是什么?精华,精质。 我们人类之所以能够繁衍下去,靠什么?靠男性的精。我们说的精液、精子,里面藏的就是整个宇宙、道生发出来的最关键的物质,叫精。 这个“精”是真实存在的,不是假的,不是我们想出来的,不是虚幻的,是真的。“其精甚真”,老子告诉我们,这个“精”是真实存在的,是千千万万年都不会改变的。 然后这个“精”还要继续打穿它,进一步,你会发现这个“精”的后边隐藏着的什么?隐藏着的是“信”。这个“信”是什么意思呢?我看到了事物真正的本质就在这个“信”。 所以说,老子他这个描述逻辑性是很清晰的,《道德经》是一工具书,他的智慧之高深,分成四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就是“象”,我们首先要在恍恍惚惚之中发现这个象,这就是上天垂象。一个人能够时时刻刻发现这个上天垂象,他这一辈子就不会有灾难,是个没有灾难的人,他就从苦海里面走出来了。 但是仅此在老子眼里还是不够的,还要把这个“象”打穿、击穿,看到它本质的东西是后面的“物”。“象”后面藏了一个“物”,所以说上天垂象之后,只是一个“象”而已,我们要从这个“象”里面去思考,这个“象”上天要告诉我们什么呢?如果我们想清楚了,我们就看到了“象”后面藏着的“物”,这个物就是物质的物。 然后仅仅看到这个够吗?在老子眼里还不够,我们还要知道为什么,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继续把这个“象”,把这个“物”打碎,打穿,看到后面还有个东西,是什么?是“精”,“精”就是这个物质的真正的本质的精华。 然后这个精华是不是就有了一切?还没有,继续击穿,有“信”,这个“信”就是真正的本质。 也就是说你只要看到了“象”,击穿;看到了“物”,击穿;看到了“精”,击穿;你就会看到那个“信”。 看到“信”的人,你就得到了究竟的智慧。如果在佛家,这个时候叫什么?叫做佛。我们道家叫做什么?叫做仙。也就是说你到了这一步,你就是神,就是佛,就是仙,因为你看到了本质,看到整个宇宙的“信”。 ![]() ![]() 以阅众甫 “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阅众甫”,也就是说,这个信,这个精,这个物,这个象,从古至今,千千万万亿年永远不会消失。“其名不去”什么意思呢?永恒的,不生不灭的。我们学习什么呢?就学这个东西,就是本质的东西。以此而阅众甫,“阅众甫”什么意思?我们来观察天象、观察大地、观察宇宙、观察众生,见天道、见众生、见自己,全都能够看出本质。 “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什么意思呢?我是怎么修道的?我是怎么得道的?我是怎么行道的?就是这二十一章,叫做“孔德之容,唯道是从”,这是总纲。我们理解了“孔德之容,唯道是从”,后面就是对它进行解说,最后就是告诉我们:我们只要掌握了这一句,我们就掌握了宇宙人生最究竟、最圆满的智慧。所有的慈悲、善良、正直、忠诚、勤劳、勇敢,一切一切的品质、德行都在里面。如果我们不这样做,我们将一事无成,永远浸泡在苦海之中,苦不堪言。所以说它是方法论。 那么做为义工,这是什么方法?很简单,力出一孔。比如有的人现在在编辑组编视频,我们有200个小时的道系的课程,把它编成五分钟一个,一个小时就是12个;10小时就是120个;100个小时1200个;200小时2400个。 如果天天就一直做这个,做这个,就会把这个做得非常好,非常漂亮。就可以用它来建立自己的功业,为上天做工,替天行道,不要任何的回报,去奉献,最后发现圆满了自己的人格,成了真正大写的义工,也成了大写的人。这种人在庄子那里称为什么?称为“真人”。也就是说,大家都是俗人,而我们修学这个二十一章,修成的人叫什么?叫真人。 其实这个世界有很多的“象”在给我们,我们只是不懂。打个比喻,世界冠军就是上天垂象。比如打乒乓球训练,每天要训练十多个小时,天天就是一个小小的球打过去打过来,好像没啥意思。其实里面有无数的道,有无数的德,这个德不仅仅是指的善良,还指擅长、善于,我们擅长、善于把握事物的本质,我们打乒乓球就会成为冠军了。 我们在生活之中把所有的注意力集中在一个针眼小的一点,把它击穿。比如说我们有个加人组加人的义工,怎么加呢?我进了一个群里面,里面有二百个人。我就每天发一点点我们的文字,因为我们二十分钟一节课程,这二十分钟它就可以变成一个文字版本,而文字版本我把它剪成十小段甚至二十小段。每一次发一小段在群里吸引真正的有缘人来看,甚至在群里可以跟他交流对话,这样不会引起反感。 如果一个人天天做这种最平凡的小事,坚持十年、二十年、三十年,甚至一生一世,那么就会成为了不起的人。这个世界真正了不起的人,恰恰是最平凡的人,反复重复做一件针眼小的事情,越小越好,因为大了之后无法掌控,无法学到。这就是“孔德之容”。 一定要明白这个孔是指的最小、最小、最小的单位,最小、最小、最小的通道。教育子女同样如此,在同一个时间里面必须一点击穿,好多人去给孩子报课外班,学钢琴、学英语、学日语、学各种各样的,好像别人报什么班,我就要报什么班。我们想想是否有德?是否有道?是否吻合这二十一章?我们把这个搞懂了,我们在教育子女上将成为最好的宝妈,最好的父母;子女呢,将来长大之后必成栋梁之才。 记住:孔德之容,唯道是从。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