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校现代产业学院建设中“三链”有效衔接的问题及对策

 渐华 2023-07-03 发布于山东

产业链、教育链、创新链即“三链”的有效衔接,可以实现产学研的深度融合,对人才培养(产业链与教育链衔接)、技术创新(产业链与创新链衔接)、专业建设(教育链与创新链衔接)具有重要的意义。高校现代产业学院作为“三链”有效衔接的中枢部分,承担着人才培养、技术创新、专业建设的重任,但目前来看,在高校现代产业学院建设中,“三链”有效衔接存在着不少问题,影响着产学研的深度融合,不利于人才培养、技术创新和专业建设。

一、“三链”发展问题及对策

“三链”衔接的效果,与“三链”的发展水平息息相关。显然,如果“三链”中的一条或几条出现发展滞后的现象,“三链”衔接的效果就会受到影响:其一,如果产业链遭遇发展问题,造成发展滞后,那么相应地,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和技术的需求就会缩减,企业的实践资源和研发资源也不能有效供给教育链和创新链,人才培养质量和技术创新能力就会下降,人才培养活动和技术创新活动就会受阻,产业链与教育链、创新链的衔接就会变得松散;其二,如果教育链遭遇发展问题,造成发展滞后,那么往往意味着高校现代产业学院的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的下降,人才培养质量和技术创新能力同样会下降,产业链难以得到优质的人力资源和有效的技术支持,教育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衔接同样变得松散;其三,如果创新链遭遇到发展问题,可能是企业的创新需求不足,也可能是高校现代产业学院的创新能力不足,或者两个原因同时存在,或者是企业与高校现代产业学院的联系不够紧密,不论是哪种原因,都意味着“三链”衔接出现了问题。

作为“三链”衔接的枢纽,高校现代产业学院承担着加强“三链”衔接、促进三链发展的角色。因此,高校现代产业学院要根据“三链”出现问题的具体原因,对症下药,采用“三链”紧密衔接的方式,促进“三链”的全面发展。对于产业链来说,造成其发展问题的因素有很多,但主要的问题来源于技术瓶颈和市场竞争。事实上,无论是技术瓶颈问题还是市场竞争问题,都需要通过产业升级来解决。这个时候,教育链和创新链要与产业链紧密衔接,“想企业之所想,急企业之所急”,通过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加大技术创新力度,为企业实现人才、技术要素的双重“供养”,促进产业链的发展。对于教育链来说,造成其发展问题的因素往往是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条件落后、教师水平偏低,这个时候,产业链和创新链要与教育链紧密衔接,企业通过进一步提供实践教学资源、加大技术创新合作,帮助高校现代产业学院开展教学改革、改善教学条件、提升师资水平,促进教育链的发展。对于创新链来说,造成其发展问题的主要原因固然与企业和高校现代产业学院的发展水平有关,但最根本的原因还是企业和高校现代产业学院联系不够紧密,即产业链与教育链衔接不够紧密。这个时候,产业链与教育链要紧密衔接,形成需求与研发的“一条龙”服务,才能让创新链“充满活力”,同时,也会将技术创新成果和技术创新经验分别回馈给产业链和教育链,促进产业链和教育链的发展。

二、“三链”协作问题及对策

“三链”衔接的效果与“三链”的协作顺畅与否关系很大。如果在“三链”衔接的过程中,出现不紧密、不主动、不匹配等问题,就会使“三链”衔接处于松散状态,“三链”衔接的效果也会大受影响。其一,产业链与教育链协作不顺畅,如企业的实践教学资源和高校现代产业学院的理论教学资源融合度不够,企业教师和专业教师缺乏交流配合等。这些协作不顺畅的情况,会使人才培养的效果大打折扣,高校现代产业学院难以培养出理实兼具的人才,企业也很难得到符合岗位要求的人才。其二,产业链与创新链协作不顺畅,如企业不能及时有效地与高校现代产业学院沟通提出技术创新需求,高校现代产业学院不能准确理解企业提出的技术创新需求等。这些协作不顺畅的情况,会使技术创新难以取得进展,高校现代产业学院的技术创新能力因缺少实践机会难以提升,企业提出的技术创新需求不能及时有效地研发成为技术创新成果而贻误商机。如果这种情况持续下去,企业甚至会寻找新的技术研发者来替代高校现代产业学院,创新链则面临着荒废的可能。其三,教育链与创新链协作不顺畅,如高校现代产业学院缺乏与企业所需技术创新相匹配的基础条件,高校现代产业学院缺乏企业技术创新方向的科技攻坚人才等。这些协作不顺畅的情况,会使高校现代产业学院与企业技术创新没有契合点,失去技术创新的实施基础。在这种情况下,高校现代产业学院的科研功能因缺少了服务对象而变得“有名无实”,专业建设也会因为技术创新活动的停滞陷入发展的瓶颈。

作为“三链”衔接的核心,高校现代产业学院应该针对“三链”协作的问题,统筹全局,建立统一的沟通交流机制,通过沟通交流、紧密合作、互通有无、丰富资源,促进“三链”的有效衔接。其一,在产业链与教育链协作方面,建立统一的教育指导委员会。在教育指导委员会统一指导下,促进实践课程和理论课程的有机融合。同时,促进企业教师和专业教师的沟通交流,强调二者优势互补、协同育人。其二,在产业链与创新链协作方面,成立技术服务的专门机构,不但要接受企业的技术咨询,还要深入企业调研,明确企业的技术创新需求,指导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技术创新服务。其三,在教育链与创新链协作方面,要针对企业的技术创新需求,加强专业学科建设,完善专业学科的科研条件,在资金、场地、设备上加大投入力度。同时,要通过培训、交流等渠道提升专业教师的科研能力,引进高水平科研人才。

三、“三链”效率问题及对策

“三链”衔接的效果与“三链”中资源要素利用效率高低有很大的关系。“三链”中资源要素利用效率高,意味着企业和高校现代产业学院的资源要素(如课程资源、师资资源、设备资源等)利用更充分,各项活动开展更频繁、更深入。“三链”中资源要素利用效率低,意味着企业和现代产业学院的资源要素闲置情况较多,各项活动开展较少或处于停滞状态。如课程资源(包括实践课程与理论课程)和师资资源利用率高,则说明产业链与教育链衔接紧密,人才培养活动有效进行。如师资资源和设备资源利用率高,则说明产业链与创新链衔接紧密,技术创新活动有效进行。如课程资源、师资资源、设备资源等均具有较高的利用率,即学科建设各要素均很活跃,则说明学科建设工作开展顺利。但在具体的“三链”衔接过程中,课程资源(特别是实践课程资源)、师资资源(特别是科研资源)、设备资源往往利用率不高,不能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这不仅是资源的浪费,同时也表明高校现代产业学院建设很可能入不敷出。作为多功能的服务型组织,高校现代产业学院同样存在着投入和产出的问题,如果投入的课程、师资、设备等资源要素得不到充分利用,势必没有更多的产出。从创办高校现代产业学院的校企双方来看,如果高校不能促进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企业不能获得优秀人才和技术成果,高校现代产业学院就成为“赔本赚吆喝”的负资产,将会影响校企双方建设高校现代产业学院的信心和决心。作为“三链”衔接的平台,高校现代产业学院应该明确发展目标,做好计划和安排,有效统筹资源,合理配置资源,提高资源要素的利用率,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一方面,高校现代产业学院可以以年度为单位,在充分调研企业需求的基础上,做好产学研一体化的工作计划,并配置好资源要素,使资源要素得到合理利用;另一方面,对于已经不适应当前产学研的资源进行升级改造,比如加强课程建设、强化师资培训、更新教研设备等,使要素资源不但“能用”而且“好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