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沈浩强|忆陕北伐木

 乡土蓝田 2023-07-03 发布于陕西

文学爱好者的创作平台
人文/村落/散文 / 诗词 / 小说 / 情感 /史迹

一、忍辱负重陕北行

哎!人生仕途,有时也顺利,但有时也曲折艰难,是路、都有坑坑凹凹,不平之处!

 二十世记,九八年新春开端。老板雇用大车拉着我们百十号工友兄弟,开往陕北富县去伐木。您说是拉人车,且车上復盖着黒大帐蓬,工友们人人怨气冲天,个个义愤填膺,这那是拉人呢,显然是拉牲口呢!

年长的工友们说!'大家别瞎说了,老板畏惧路上检查,所以车上蒙上了帐蓬啊’。

那年代直到现在货车拉人是要接受处罚的,老板图省事,预约了大货车,一次性将人送往目的地。

'大家还是忍耐点!再有几个钟头就到了’。

大车 一路兼程,到达铜川时,交警例行查车,在查看过司机证件后,将车放行,当车行有不到二十米左右,交警看出车上疑点。因当时有一工友憋不住咳嗽一声,露了幺机。交警上前盘问老板。'车上拉的死人呀!怎么好象还有活人啊’!

老板心里不是滋味,但还得强装笑脸,从车上取下两条高级香烟奉上,笑着说!'不是的!他们都是干活的,让他们坐客车,一时难以到达地点,所以用大车一次拉来’'为了逃避检查,用帐子把他们遮挡起来。你看该说的俺也都说了,祈求交警同志通融通融’。

交警接了烟!话语也柔顺了,说!'这一次把你们宽容了,再不能存在第二次了’,刚才我的话有些过激,说罢两人各持烟一条走之夭夭。

车未到目的地,大家再车内议论纷纷。

王工友说:'我看这一回可能要马卡了,仕途没结下好口缘,标志着事有失败之因果’!

还有一位工友,对算命学略知一二,在车上他反复推敲,最后断定说,'事途不顺!落在'吃口’。车上的工友说法云云。大家怀着不愉快的心情座在飞跑的大车上。此番远征只能听天由命了!

二、  一片丹心付于天

到了目的地,陕北的天也怪,在我们安排好帐蓬时,起先天气晴郎,万里无云,在刚起锅作饭时,阴云密佈,大雪纷飞,工友们刚拾回的干柴,又潮水了。一顿饭吃到晚上八点,第二天早一看,雪己下到一尺多深。我们硬是在工棚里睡坐了十几天。烦得我这个不咋理想的诗人在石皮上写下这么一首诗!

   久闻宝山满山金,

   心想到此赚两个。

   谁知到此连阴雨,

   顿时心潮落陕北。

这样的愁闷心情,长达十余天后,天晴了。陕北高原,太阳直射,一天时间消融了一尺多厚的雪层。第二天可在阳坡开始伐木了。从家里走时,老板信誓旦旦,锤胸顿足,言说干工日,到了地方地基下沉,诺言失效。大家拼足了干劲。还赶不上工日效益。分明是上了贼船,被蒙骗来了!

出了远门了,没有底气再于争执了,只得一鼓作气,干到麦子熟了方能回家!

第二次大雪又来了,下了将近二十天之余,老板说他亏了,要负担伙食费,工友们更是焦急万分,这时有人开始怨天犹人,有人说来时路上那交警说下不吉利的话,还有人说,老板说话不讲信用,等等,天在惩罚我们,也等于惩罚老板,总之都是毫无客观亊实的相互埋怨。

三月那-天,我独自座在棚外的一块大石头上,对着飞向南方的大雁凝神张望。心里在想,家乡的麦子也快黄了,自从到了陕北直到现在才出滿勤二十天,如今还得一个礼拜都难晴起来,收麦要花钱!哎!今天还是我的生日,不由人自言自语,这话刚落点,就比带工的岳老弟听着了,他随身就喊'!今天是沈大哥的生日,我们大家说咋办,工棚内的工友齐声喊!'准备酒菜,和咱沈大哥喝个一醉方休’!

他们不让我破费,随手去到二十里开外的山沟口备回J酒菜。那一晚平时不喝酒的工友都能喝上二三两,他们在借酒消愁啊!他们是在一醉解千愁啊!夜半十二点工棚内己有七八人喝得名叮大醉。俺在为他们的安全悔狠把我的生日抖出来,俺左右为难啊!直到他们都呼呼大睡,俺才放了心!

笫二天起来时。工友们虽无精打采,但心情都很愉悦。

三、工友安全贴心人

天晴了,一直晴到四月二十左右,我们伐木工友披星戴月,抗严寒、顶烈日,苦干两个月,总算挣了一点辛苦钱。哎!做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呀,稳定的背后也夹杂着万般的风险、无奈啊!

有一天我们在伐木场坡头正在休息,山那边外县伐木队一行十几人,翻过大梁,到我们伐木地盘想偷伐木头,他们不管三七二十一,拉开架势准备放树,我方伐木队发现,准备上前对仗,双方互不相让,随身都是锯子斧头,要是打起来肯定有伤亡。在这千钧一发之机,,不容考虑,俺以工队老者的姿态上前拦住他们,咱们一旦失手,吃亏的都是你我双方!担得起人命责任吗?在那狼咬娃的陕北山林里,有时死个人等于死个鸡娃子,出了问题谁管呢,放下!交给林场管吧!你就让他们伐去吧!

对方偷伐木的,搭下的锯子停止了。看来他们认为我说的对,斧头锯子一提翻梁走了。我们的人将木头拉下坡,回了工棚,从此后,工友们愈加对俺很尊重,把俺当作他们的亲大哥。于此同时也受到老板工头的赞扬。他们认为我在关键时刻,能挺身而出,化干戈为玉帛。

四、功夫不负有心人

要收麦了,老板履行了他的诺言,给我们发了路费,余下的工资年终于以结清。

那一次出门打工,虽说仕途不顺,虽糸说少挣了钱,但又增长了知识才干,领会了在错综复杂的困难面前,从容面对、百折不挠。

那年陕北伐木距今己有二十五年了,每每见到那些工友弟兄如见到亲弟兄一般,心中的谢恩话儿是说不完的,恋恋不舍的......!

作者:沈 浩 强,西安市蓝田县玉山镇翟家村人,年轻时,曾作过写作梦,但因生活所迫,感谢新时代,让我实现写作梦想。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