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39位中风患者静脉注射干细胞后,运动功能显著改善

 刘俊波 2023-07-04 发布于海南

不久前,国际期刊《Neurology》(神经病学)发表了一项干细胞治疗缺血性脑中风(Ischemic Stroke)的临床数据。

图片 

39位患者接受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静脉注射治疗,结果显示与对照治疗组(15位患者)相比,MSC治疗组没有严重的不良事件发生,并且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得到显著改善

此项临床研究结果体现了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脑中风的安全性与有效性(Efficacy and Safety),再次为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脑中风增添新证据,同时让人们对干细胞治疗脑中风增加了信心。

脑卒中(中风)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是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因血管阻塞导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脑而引起脑组织损伤的一组疾病,包括缺血性和出血性卒中,而其中缺血性脑卒中约占总体患病人群的75~85%。但出血性卒中的死亡率较高。脑卒中发生有以下特点:

  • 病程发展快

  • 病情凶险

  • 复发率高

  • 不存在自愈的情况

脑卒中死亡率极高,幸存者也会出现半身不遂、麻木不仁、口眼歪斜、言语不利等后遗症。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生活负担,造成身心的巨大痛苦。

目前使用的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一种被称为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t-PA)的凝血溶解药物。然而,t-PA必须在中风症状出现后3小时内给予,而即使在3小时内,治愈率也只有十分之一。t-PAs也有其自身的风险,特别是对于那些有出血病史、高血压、最近有过手术或创伤的患者不适用。


还有一种尿激酶溶栓治疗,也可使中风发作之后脑组织再灌注,恢复血液流动,但溶栓治疗本身可导致脑损伤,即脑缺血/再灌注(I/R)损伤。I/R损伤是世界范围内致残、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的主要原因之一。 

医学界针对脑卒中的常用治疗手段仍然是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但是因为神经损伤具有的不可逆性,现有的治疗手段并不能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

随着研究的进展,干细胞治疗脑卒中的机制也逐渐被阐明。众多研究发现:干细胞可以通过抑制炎症和凋亡,发挥神经保护作用,降低脑梗死体积,并释放营养因子和生长因子等增强内源性修复,而且移植后的干细胞在宿主体内分化、替代和整合,进而替代脑损伤细胞,发挥再生修复的治疗作用

此外,间充质干细胞缺少MHC-Ⅱ分子,因此异体间不会发生免疫排斥反应。所以在临床应用上无需配型,减少了治疗时间浪费,适合脑中风的急症治疗。

 图片

已经有研究证实,干细胞移植治疗脑卒中效果较常规药物治疗更优。研究表明在经过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后,缺血性中风患者总体状况显著改善,并对比常规药物治疗组效果更优,此外干细胞移植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也较低。

图片

还有研究揭示,干细胞移植能减少脑卒中患者后遗症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在2006就有研究团队利用干细胞治疗50位患者的脑卒中后遗症,分别于患者手术前和手术后六个月评价了患者活动能力、行动能力、理解交流能力、生活自理能力等6个方面。结果表明脑卒中患者干细胞移植后6个月功能独立性评分显著高于移植前,说明干细胞移植可以一定程度地改善脑卒中患者的后遗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截止2022年5月,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最大临床试验注册库clinicaltrials.gov网站上注册的有关干细胞治疗脑卒中的临床研究项目有75项。

根据英国伦敦帝国学院的一项初步研究显示,脑部注入干细胞有助于中风患者康复,使用干细胞技术,能让脑部受损区血管重新生长,而且可以改善中风后遗症,不论是行动、表达或是认知能力,都产生明显的改善。

干细胞在脑卒中治疗中所展示出的显著效果振奋人心。在我国,《神经干细胞脑内精准移植治疗脑卒中的临床研究》受到国家重点资助。虽然目前仍处于临床试验阶段,但发表的临床研究结果显示,中风患者在接受干细胞治疗后,疾病有了改善。随着临床试验不断获得积极结果,安全性及疗效等相关问题将不断得到证实,相信未来干细胞有望成为缺血性中风的常规疗法。

点击观看视频 


参考资料:

Efficacy and Safety of Intravenous Mesenchymal Stem Cells for Ischemic Stroke. Neurology. 2021 Feb 16.

精准医疗引领健康未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