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资本论》中的劳动价值论为什么是错误的?

 骷髅馆 2023-07-04 发布于河南

关于《资本论》商品价值的概念分析,我前几天曾简单写过文章,但是并不够深入。所以导致很多《资本论》的信徒跑过来喷我,说我没弄清楚商品价值、价格和使用价值的概念。既然这样,那我就彻底把商品价值的面纱剥开,看看价值背后到底藏着什么秘密。

《资本论》中,对商品价值的定义为一种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什么叫无差别的人类劳动,非常抽象,但是我们先不用管这个。关于劳动价值论中,最大的问题是,人类劳动是商品价值的唯一来源。

一件物品,经过人类劳动加工后,成为了商品,拥有了商品价值。然后来到了市场上卖出了价格,获得了收益。那问题来了,一件物品经过人类劳动后产生了商品价值,那商品的价值来源于人类劳动过程本身还是劳动结果?商品价值总不能是石头里蹦出来的吧。

一般对《资本论》信奉比较深的人不太敢直接回答这个问题。因为一旦回答,基于商品价值构建起来的框架都会有问题。如果商品的价值来源于劳动结果的话,那么商品价值和商品使用价值就没有了区分,商品能卖出价格,是因为使用价值得到了提升。而使用价值的来源并不是只有人类自身,自然界很多天然的东西都有使用价值。

如果商品价值来源于劳动过程,那么一件凝聚了大量人类无差别劳动的但是没有卖出去的商品是否拥有商品价值?如果具备商品价值,那工人剩余价值剥削理论应该要谁负责?资本家?资本家本身也是亏钱的呀。如果不具备商品价值,这件拥有了高商品价值的商品,市场上为什么又没人买单?是劳动价值的尺度出现了问题还是定义出现了问题?

针对这个问题,《资本论》中的回答也相当鸡贼的。从定义上,商品的价值来源劳动过程,但是马克思又打了一个补丁,经过市场交易的商品才能称之为商品,没有经过交易,就不能称为商品。为什么说鸡贼?因为马克思给商品加了一个商品交易的前缀,因为商品交易只有人类拥有,这样就能把商品价值的定义框死在了人类劳动上。

我为什么说这个行为非常鸡贼尼,因为这是一种诡辩话术。劳动价值论,既不定量的告诉你由无差别劳动凝聚的商品价值在商品价格中的贡献比例,也无法正面回答你商品价值来自于劳动过程还是劳动结果。

我们都知道蜜蜂酿造的蜂蜜具备使用价值,一个人在野外捡到一个蜂蜜,并耗费劳动将其带回了家,在这个过程中,这个蜂蜜具备商品价值吗?《资本论》是无法回答你,而是告诉你有没有商品价值,得要看你做什么。如果你将蜂蜜带回家自己吃掉了,这个蜂蜜就只有使用价值没有商品价值。但是如果你带回来然后将其卖掉了,这个蜂蜜就拥有了商品价值。你将商品拿出去卖的这个行为并不能决定商品价值,而是你将商品卖出去的这个行为意义重大,利用结果来为商品价值背书。

多么的荒谬,商品有没有价值不是看商品的形成过程有没有劳动注入吗?怎么到这里又要完全依赖有没有在交易中被卖掉。所以商品的价值到底来源于什么?是劳动决定的还是市场决定的?如果商品价值的来源同时需要劳动和市场交易加持,那么资本家在卖出商品的这个过程是否创造了商品价值?

《资本论》在解释很多问题的时候,都不会主动出招,而是让你先出招,等你出招了,《资本论》再出招,然后靠着循环论证(你卖出去才能算商品,卖不出去的话注入再多的劳动都不能视为商品,也没有商品价值)的诡辩话术把你绕晕,反正你赢不了。

商品价值这个概念很显然就是错的,这是一个缝合怪,建立在这个根基上的《资本论》框架也必然就是错的。人类劳动并不特殊,动物也会劳动,比如蜜蜂会采集花粉来酿造蜂蜜,松鼠会采集坚果储备起来过冬,这些都是劳动。因为劳动本身并不特殊,但是《资本论》的目的就是论证资本家剥削工人这一理论的合理性,需要垄断劳动对商品价值的贡献和解释权。但是商品的价值体现又完全依赖市场交易而存在,因为没有经过交易的商品没有商品价值,说白了商品价值离不开资本家的参与。

很显然的是,《资本论》是不可能承认资本家价值的,因为一旦承认资本家的在整个商品生产消费过程中的贡献,那么剩余价值理论就会出现问题。劳动价值论的结果就是希望资本家干活,但是又不想给资本家贡献和分成。

《资本论》的整个体系的论证都是建立在循环论证上,靠资本家和交易赋予劳动价值,然后由反过来把问题扣在资本家和交易身上。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尼,因为马克思撰写《资本论》的那个年代,科学会发展还不是很先进,人类对很多东西的理解都是一知半解的。马克思发现了一些东西,但是这些东西在当时的时代又无法解释,为了论证资本家对工人剥削的合理性,强行制造了“商品价值”这一个概念。

现实就是除了人之外,很多动物也会劳动,蜜蜂、蚂蚁、松鼠等等,东南亚有些地方利用猴子摘榴莲,猴子的劳动会带来商品价值吗?按照《资本论》的观点是不能,或者即便能的话劳动价值发生了转移,归结为猴子主人了。但是如果猴子的主人因为猴子摘榴莲给了猴子额外的报酬尼(比如更多的水果和食物),猴子的行为会产生独立的劳动价值吗?《资本论》回答不上来。

人类的劳动并不是特殊存在,也没有特别的光环存在。劳动并不是因为人的存在变得特殊,甚至赋予劳动价值变相的交易也不是人类特有现象,很多动物之间也存在着以物易物的交易现象。劳动只是生产要素之一,而不是生产要素的全部。除了劳动外,资本、管理、信息、自然资源、土地都是生产要素。这些生产要素一起合作,提升了商品的使用价值,靠着使用价值,商品在交易市场上变现。

回到问题的核心,劳动的价值到底是什么?

要想了解劳动的价值的本质,最终还是要回归到热力学第二定律上。因为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存在,人类或者生命的存在就要对抗热力学第二定律。因为热力学第二定律意味着系统是往熵增的方向发展,人类需要不断输入熵减的物品来抵消掉熵增带来的损耗,最常见的就是人需要每天吃饭。所以薛定谔说,生命以负熵为熵增熵减普通人理解起来有点困难,我们统一以混乱和秩序代替。混乱方向代表熵增,秩序方向代表熵减。因此对人来说,能有效维持自身熵减方向的物品和行为都是有价值的。

我们吃掉一顿美味大餐是有价值的,我们将房间从脏乱差收拾的干净整洁是有价值的,我们将一堆砖头盖成房子是有价值的,我们将一堆沙子提纯后加工成芯片也同样带来价值。

而劳动是什么?

劳动就是我们构建秩序方向所要耗费的过程。我们通过劳动去构建秩序,而秩序方向的价值是供人类消耗的,是可以抵消熵增的损耗,因此生命以负熵为食。因此,劳动本身是没有价值的,只有劳动构建了秩序方向(使用价值)时,劳动才有价值,劳动才能带来收益。不仅劳动和实物是有价值的,信息同样有价值,信息还携带能量。比如,我们面临4个选项时,通过信息我们能排除掉三个错误答案,这就是信息带来的价值。信息量的多少,同样是熵增熵减方向的体现。而《资本论》中丝毫没有提及信息的价值。

《资本论》中的商品的价值为什么用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来定义,因为马克思的时代根本不理解熵增熵减这些概念。《资本论》将商品价值和劳动做了强绑定,但是光有劳动,商品价值根本无法衡量,又只能借助市场交易来为劳动价值定量,带来一定尺度的变现。

但是问题是,人类劳动普普通通,并不是特别的存在,也不是人类构建秩序的唯一来源。蜜蜂可以酿造蜂蜜构建了秩序,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淀粉构建了秩序,机器生产同样能构建秩序,信息差同样创造价值,人类劳动只是构建秩序中的一环,并不是全部,也不是唯一。《资本论》中关于劳动价值的体现为什么要借助交易?因为人类是市场交易的唯一参与者,这完全是一种嫁接行为。

所以说,《资本论》中的劳动价值论不仅错了,而且错的离谱。因为按照《资本论》的观点去发展经济,经济一定是崩溃的,因为缺失了资金、土地、管理、机器等等要素外,只有劳动要素的存在是无法进行生产的。

《资本论》并不是一本什么解释资本主义社会运行规律的书,而是一本现有目的后找论据的著作,其核心就是为剩余价值这一理论服务的,为阶级斗争服务的。拿资本论分析社会运行发展规律和指导经济发展的,一定会掉坑里。最后说一句,这个世界上,任何听起来就晦涩难懂需要反复学习的思想都是垃圾,毫无例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