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成绩再差,也不能放弃

 新用户9913Bpb0 2023-07-04 发布于浙江

成绩再差,也不能放弃

“你就考这么几分,反正读不起来的,以后就跟我一样去超市当收银员好了。”
“你看,那个谁考了多少,而你又考了多少,还在玩手机!”
“这样下去,你还想不想读高中的?还想不想上大学的?再这样下去,我看你连职高都上不了。告诉你啊,高中要是考不上,我是不会送你去职高的!”
这些话实在太熟悉了,那声音仿佛还在耳边萦绕,因为很多家长都是这样跟孩子说话的。每天听到父母这样的训话,再聪明的孩子也终将会被训“傻”了。平时,我们跟孩子说的这些话,就是在放出这样一条信息:你不是一个优秀的孩子,你是考不了好高中的,你是上不了大学的。我已经对你彻底没有希望了。对于孩子来说,这种信号是致命的。
这就像家里人说你菜烧得不好吃一样,越说就会越烧越不好吃。因为没有任何动力烧一道好菜,反正自己不管怎么用心烧,都得不到肯定。索性,就随便烧一下。我们终将吃不到好吃的菜,因为他已经彻底放弃了赢得大家赞扬。
反之,如果家里人都说你烧得好吃,就会越烧越好吃。因为一表扬,就会觉得自己真的很会烧菜,于是就开始特别留意怎么烧菜会更好吃,更容易得到他人的夸奖和鼓励。这跟孩子学习一样,也是需要给予孩子鼓励的。可是孩子学习懒惰,回来还整天抱着手机,再加上就考那么点分数,叫我如何表扬他?
于是,很多家长总是这样跟我说:
“校长,我们家孩子一回家就是抱着手机,你说我能不发火吗?”“校长,孩子老师跟我说,我的孩子就是懒,要是不懒绝对不会考这么一点分数的。可是,我又不知道他为什么这样懒。你说,我有什么办法呢?”
是的,很多家长会觉得孩子身上一无是处,实在找不到鼓励孩子的地方。
其实,孩子不是这样的。我们必须要弄明白的第一件事,就是每一个孩子都有着强烈的成为优秀学生的愿望。只是一次又一次地被打击,被彻底地打击成看不见可能,然后才彻底失望。他们发现自己很难有所进步,自然就不愿意再努力。于是,就会让家长们看见孩子懒惰的表现。
前几天,一位家长找到我说:“校长,我女儿的语文老师和科学老师都说她很认真,可就是数学老师说他太懒惰了。这是为什么呢?”
我反问他:“你家孩子是不是数学成绩差一点?”
他点点头,我接着说:“孩子只要在这一门学科上获得了成就感,就会非常愿意继续为这门学科付出努力;反之,只要在另一门学科上获得了失败感,就会很不情愿为这门学科付出任何努力。”
于是,我们要做的第二件事情,就是帮助孩子获得自信心。如何获得这种自信心呢?那就是帮助孩子,让孩子亲自体验到,只要自己努力一下,就可以进步一点点。只要有进步,孩子就会愿意继续付出时间去努力。那么,找到帮助孩子的人是很关键的。他或许是家里的一位哥哥姐姐,或许是家长自己,或许是孩子的老师。但不管是谁,都需要对孩子“高期待,细跟进”,需要“一对一”的持续的帮助。
《走出的大漠的女孩》就是这样一个例子,但是我们现实的很多孩子,都比“大漠的女孩”要好很多。我突然有一个想法:对于成绩真正很差的孩子,不应该像优秀的孩子那样,去补短板。而应该是要找到孩子最有成就感的那一门,或者是两门学科,予以针对性的帮助,让他们找到自信。
哈哈哈,以上有感而发,保持思考而已。
实际生活中,我们太多的人太盲目了,报了很多班儿依然没有解决问题。因为骨子里,你把他当成了差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