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千字文》解字:非

 昵称503199 2023-07-04 发布于湖北

遍地根荄

“非”,是古老的文字,符合华夏象形古文字“简明抽象”的基本特征。“非”是被后世误解较大的古字,取其相背的意思。实际上,“非”是由两个方向相反的“亥”字组成。“亥”是“荄”的本字,在前面的古字解密中我们已经详细地追溯过“荄”即“亥”的古字象形,是指地上长满了绿油油、根连根、茎连茎的青草形象。而“非”是指那些根连根、茎连茎的青草从不同的方向稠密地铺满整个大地的情形。因此,“非”的古意既表达了相反、不同、散乱等意思,而且还明确地阐述了否定的意思。因为华夏先民们注意到“荄”具有极强的生命力,而且繁衍生长得很快,以至于在“荄”茂盛的地方其它植物已经不可能生长了,所谓“非我莫属”也!因此,“非”在后来的演化中更加突出地强调了否定的字义。

植物的生长,彼此之间有相生相克的生物链关系,这属于自然的造化,比如洋葱与胡罗卜间种,各自发出的气味可以驱逐彼此的虫害;核桃与山楂间种,可以相互促进生长;葡萄与紫罗兰间种,结出的葡萄果实美味香甜;而松树与云杉不可间种,丁香与紫罗兰相互伤害,卷心菜和芥菜势不两立,等等。更有甚者,“荄”类植物如刺花莲子草、水花生、锦绣苋等,几乎是其它植物的杀手,它们茂盛之地,“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欧洲的生物学家们发现,在一些海拔高耸,一日之间严寒酷暑、风霜雨雪来个遍的极端恶劣的生态环境下,偶然间在岩崖缝隙中发现一丛植物,该绿的绿,该红的红,春华秋实,生机盎然。仔细察看这丛植物,大大小小十几个品种,形成了一个恰到好处的生态链,彼此既有所长,亦有所制,更有所献。毫无疑问,“荄”类植物在此地是没有生存机会的。自然如此,人生亦然。

《千字文》中的“尺璧非宝”,是指过度的物质利益对人而言,只会引发更加强烈的欲望,而贪婪的欲望是吞噬人性善良与正义的恶魔,这是人生最终走向失败和毁灭的前兆。因此,必须时刻提醒人们高度的重视和警觉。

所谓“口是心非”,出自东汉桓谭《新论·辨惑》:“如非其人,口是而心非者,虽寸断支解,而道犹不出也。”是指嘴上说一套,心里却想着另一套。譬喻表里不一,阳奉阴违。

与君共赏宋代范仲淹的词《苏幕遮·碧云天》: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好梦留人睡。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