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千字文》解字:必

 昵称503199 2023-07-04 发布于湖北

“必”,不仅是非常古老的文字,而且是非常神秘的文字,在现代词汇中“必”字的应用程度也是相当高的。因此,需要认真仔细地加以考证和探究。

从“必”的古字象形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必”含有分开、分隔的意思。那么,“必”要分开、分隔什么呢?同时,是什么东西需要用“必”加以分开、分隔呢?

带着这个疑问,我们不由地抬头望天。每当寂静的夜晚,群星璀璨,争奇斗艳,明亮的天空中显现出北斗星的轮廓,宛如一把带着长柄的勺子,围绕着北极星旋转。在远古时代,华夏先民们看到的北斗星是由九颗星组成的,随着位于斗柄左右两侧的两颗星光芒逐渐地暗淡,现在我们看到的北斗星只有七颗星了。先秦道家经典《鹖冠子·环流》曰:“斗柄指东,天下皆春;斗柄指南,天下皆夏;斗柄指西,天下皆秋;斗柄指北,天下皆冬。”北斗星的斗柄在天空中指向东、南、西、北,在地表上体现为春、夏、秋、冬,泾渭分明,丝毫不差,这就是“必”的古意。

原来“必”是指天象啊!之所以让后人难以理解其象形,主要是因为位于斗柄左右两侧的星光暗淡了,这样人们无法理解在斗柄处那一划的笔画是什么意思。

这样的字在华夏古文字中大量地存在,前人看到的事物随着岁月的流逝消失了、改变了,于是后人无从理解,也无法理解,于是在书写的过程中便自作主张更改了,此后的后人又不断地误解、误写,直到后来难以知道其原始字义了。这是华夏象形文字在发展演进过程中出现的重大问题。因此,还原出华夏象形文字原有的创作场景,真实地再现文字初始的字义,需要后人加倍努力,不懈探索!

“必”所反映的天象是万古永恒的自然现象。所以,“必”含有十分肯定的意思。在后来的演化中人们不断地强调“必”的肯定字义,而将其分开、分隔的意思逐渐淡化了、消失了,只在以“必”作为偏旁部首的文字中有所体现,比如“柲”是指一种木质兵器,古时官府衙役使用的所谓“杀威棒”、“水火棍”其实就是“柲”,可以用来行刑,或者阻隔众人围观等。“瑟”是指女子弹奏的古筝,古代的“瑟”有50弦,体型较大,故在“瑟”的下部设置了木质支架,其形状类似于现代简易的晾衣架,在“瑟”的两端分别安装了交叉木架作为支撑;“泌”是指人们看不到水源却只看见渗出来的泉水涓涓流淌,相当于用布包裹羹汤,汁水从隔布中渗出来的情形。

所谓“物极必反”,出自先秦道家经典《鹖冠子·环流》:“美恶相饰,命曰复周;物极则反,命曰环流。”是指事物发展到一个极端时,就会向其发展趋势相反的方向转化,由此循环往复。

与君共赏唐代杜牧的诗《九日齐山登高》: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独沾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