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千字文》解字:知

 昵称503199 2023-07-04 发布于湖北

“知”,是“智”的本字。古字有两种象形,一是“知”在一处平坦宽阔的草地上,富有经验的长者教导初学者如何掌握射击、行猎、作战等方式方法的情形;

二是“知”人们睁大眼睛认真仔细地观察探究事物内在本质真相的情形。

“智”是“知”的字义延展和应用。“智”的金文象形下部是“曰”的象形,而非“日”的象形。所以,“智”是指由原先只有少数人掌握并传授的知识,现在已经变成了公众普遍认知的常识的情形。

再进一步延伸到“慧”,“慧”的传抄古文字象形为人们手持两盏烛火小心翼翼地行走的情形。

因此,用现代词汇来理解,“智”是指大智慧,而“慧”是指小聪明。所谓“智慧”,既指要拥有大智慧,也要富有小聪明。也就是说,在古人看来,大智慧从不排斥小聪明,唯有实现两者的有机结合,既有大智慧,亦有小聪明,两者兼备才能称得上是真正的“智慧”。

同时,有一点是非常清楚的,在古人那里,“知”是指已经被人们掌握了的东西,而且正在通过口口传授的方式方法,让更多的人获得知识、拥有智慧、掌握技能。如果“智慧”只是自己知道,众人不知,那就称不上“智慧”,只能被视为“秘诀”。这就是为什么古人对“智慧”称赞有加的真实原因!

“知”的两种古字象形,又使我们了解到古人对事物的认知是非常讲究的,前者需要口传心授,后者强调亲自观察,不仅要有虚心学习的精神,而且要有积极探索的行动,只有认真仔细地观察探究事物内在的本质真相,通过深入实践摸清事物运行的基本规律,才能获得知识,拥有智慧,掌握技能,由此顺其自然,顺势而为,造福社会。

所谓“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出自宋代苏洵《衡论·远虑》:“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百人誉之不加密,百人毁之不加疏。”是指对于掌握了的真知、了解到的真相、感悟出的真理,能说的应该做到尽可能都说出来;同时,既然已经决定说了,就应该毫无保留地让众人听清楚、想明白、会应用。

与君共赏唐代刘方平的诗《月夜》:

更深月色半人家

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春气暖

虫声新透绿窗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