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主角不是我?

 雁冰与书 2023-07-04 发布于广东

几年前,看过一次《红与黑》,主人公于连的经历让我印象颇深。他原本是一个木匠的儿子,长得很俊,而且天资聪颖,但就不受家里人待见,这也让他深以自己卑微的出身感到耻辱。而之后他凭借自己的聪颖才智,在市长家里当了家庭教师,还偷偷与市长夫人谈恋爱。被市长发现后,他就不得不去了神学院,本以为能在此出人头地,没想到院长与主教勾心斗角,他也看到了自己暗淡的前途。于连离开神学院又去了侯爵家,凭借自己的才能又征服了侯爵家小姐,走上了恋爱之路。就在他以为能够从此跻身上流社会,却被市长夫人揭发了,梦碎的于连找到市长夫人朝她开了两枪,也因此被捕入狱,之后便被判死刑。

于连这“传奇”的一生也就结束了。如果放在现实生活中,于连这样的经历根本算不上传奇,因为他没有所谓的主角光环,他身上所具备的优势也就只是聪明的才智和俊俏的皮囊,但这些在向上打拼的路上,是远远不够的。因为真正拥有主角光环的人,就像我们在影视剧中看到的那样,一路的打拼,虽然困难重重,甚至危及到生命,但总能化险为夷,就像我很喜欢看的《神探狄仁杰》,每个反派都想杀死狄仁杰,却没有一个能杀得了他的。而于连却不具备这样的主角光环,于是故事的结尾,于连也只能走上断头台。

但如果仅仅从这本书的角度来说,于连毫无疑问是唯一的主角。而其他人,无论是市长、市长夫人、侯爵、侯爵小姐,都是他故事里的配角。所以,我记得很清楚,当时我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我就将自己想象成于连,想象自己是这个故事中的主角。

我想,每个人都是有一个主角梦的。你可以去问问影视剧中的那些演员,没有一个不想当主角的。但剧中的主角只能有一个,或者两个,男主女主各一个,其他的就只能是男二、女二、配角,以及群众演员。但即便是群众演员,也有着一颗主角的心。

我看过陈佩斯和朱时茂的小品,《主角和配角》,我很喜欢他俩的小品,现在的小品没有能演出他俩那感觉了。在这个小品中,就产生了主角和配角的问题。原本被安排为配角的陈佩斯,一心想要当主角,于是疯狂刷小聪明,在他的软磨硬泡下,朱时茂也终于答应了他的请求。然而因为形象和自己习惯了演配角,演着演着又不知不觉回到了配角的形象。就是这样一个小品,我看了不下十遍了。

我从这个小品中,也得到了两个感受。

第一个感受是,每个人都有当主角的心。于连是,陈佩斯是,群众演员是,我也是。我是一个很喜欢做梦的人,做梦自己是主角。

最常做的一个梦,便是关于打篮球的。现实的情况是,我的篮球梦,在此生是没有机会达成了。于是我也只能通过做梦的方式,来圆了自己的篮球梦。我最常做梦的一个镜头,就是在初中时和隔壁班的一场篮球赛,那场比赛,原本是主力的我,因为裤子不舒适的原因,导致我只上场了两分钟,而这也成为了我此生的遗憾。我也只好在梦中将自己主角化,让自己成为那场比赛的主角。

除了篮球的场景,还有在舞台中央面对着上万观众的场景,有我的作品一夜爆红的场景,甚至还有买彩票中头奖的场景……在这些所有的场景中,我都是主角。可能有人会说,这不扯淡吗?净做不靠谱的梦。但我想说的是,如果在梦中都想象自己是一个群众演员,那这人生也太无趣了。

还有一个感受便是,不可能人人都是主角,总有人要当配角。这也就注定了,总有人不得不面对梦想破碎的那一刻。就像于连在被市长夫人揭发的那一刻,也注定了他的梦碎。

但我想不止我一个人会这样想:总有人要当主角,为什么不能是我呢?

在我活的这三十年来,我也渐渐明白了一个道理。其实人生就像一个剧本,在世界这个大的剧本里,有的人是主角,而有的人注定只能当配角。不可能每个人都是主角,那是有悖于这个生态系统的。就像食物链一样,处在食物链底端的,就只能遭受被食物链顶端的生物掌控着自己的命运。但在我们自己的人生剧本中,我们自己却是不折不扣的主角。就像于连一样,从世界的角度来看,他只是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角色了,但在这本书中,在他的人生剧本中,他就是那唯一的主角。

其实我选择写作,也是有这一方面的原因,最起码,在我自己的文章中,在我自己的剧本里,我是主角。但也只能哄自己开心罢了。有句话现在很多人都会当作鸡汤来慰藉自己:“承认自己平庸并不可怕,因为平庸是大多数人生活的真相。”这句话没毛病,因为大多数人就只能是配角,甚至群众演员。但有一点是致命的,对我们每个人都是致命的,那就是“没有主角的命,却得了主角的病”,这样的心态,在世界这个大的剧本中,可能连群众演员的资格都很难争取了。

end


文/雁冰
图/来自Unsplash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