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什寒到黎办——重走史图博之路

 金江居士 2023-07-04 发布于上海

八十多年前,德国人史图博曾两次在海南岛腹地深入考察,编写了《海南岛民族志》等具有极高学术意义的文献,为后来的人们研究海南岛的黎族苗族打开了一扇大门。

如今当我们翻起史图博的著作,总想去书里的场景看看,去追寻黑白影像里的黎族苗族记忆。

事实上有其他团队已经开始了重走史图博之路的活动,而走读海南团队早就策划了重走史图博之路的活动。2018年底史图博文物展在海南省博物馆展出,大家多次前往博物馆学习参观,情绪日益高涨,重走史图博之路呼之欲出。终于在3月初,我们开始了第一次征程。

在史图博之前还有一些外国人在海南岛黎族苗族地区进行传教和考察,其中香便文曾经在1882年花了35天做了一趟穿越海南岛之行,之后编写了《海南纪行》一书,较长时间以来该书被人为是外国人探索海南岛的“路书”,其中香便文走了什寒到黎办(“黎办”和“黎班”是同一个地方,以前用 “黎班”比较多,现在通常用 “黎办”)之间的古道。史图博著作里记载了很多村庄,但是很多村庄由于历史原因已经不复存在了,有的甚至已经被水库淹没。综合考虑,我们第一次出行选择了穿越什寒到黎办。据了解,尚未有其他团队走过这段路。

我们坐车到什寒的时候已经是黄昏时分。什寒村坐落在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黎母山和鹦哥岭之间的高山盆地中,森林茂密,溪流缠绕,在云雾中若隐若现,有着“天上什寒”的美誉。这里居住着苗族同胞300多人、黎族同胞200多人,曾经是琼中最偏远、贫困的村庄之一。如今,什寒正从贫困山村向着原生态休闲旅游村转身,目前什寒村是中国最美乡村之一。

稍作休整后,我们在苗家小哥家里吃长桌饭。笔者第一次吃长桌饭,很兴奋啊。“桌布”是用芭蕉叶铺成的,菜品有各种肉类、野菜和瓜果,酒类有什寒出品的桑葚酒,来自黎母山的牛大力酒。大家吃酒吃肉,谈笑言欢。

晚饭结束后,大家在村里散步时发现天上是一片璀璨的星空,击掌相庆后相约村里灯光较暗处观赏星空。当看到北斗七星时,笔者激动万分,似乎童年时代曾见到过这种景物,长大后再也见不到了。就好像家里的某个抽屉里珍藏着童年时期的宝贝,哪天无意翻出来时想起的那片快乐的时光。

早晨起来后,在什寒村里吃了一碗鸡蛋面,然后队伍集结出发了。这次我们请了三位苗族小伙当向导同行。出村子后看到乡亲们在插秧,大家踏着田埂前进,步伐轻快。过了一条小水沟后,就进入了山路。

马上我们遇到了一段很长的爬坡山路,笔者的登山杖也在爬坡过程中断了一节,还好剩下的两节顺利支撑到最后。大家爬完这个坡后都气喘吁吁,做了第一次休整,但是一位路过的苗族阿婆经过时确是健步如飞,很快把我们甩在身后。

然后我们在热带雨林中穿行,有时会遇到溪流,但是都不深。遇到的一些平时很少见的植物,特别是蕨类植物,动物倒是很少碰到,偶尔能听到鸟叫声。不一会,我们到了“黑岭山”的山顶,这里是琼中县和白沙县的交界处,可以看到远处的鹦哥岭,鹦哥嘴清晰可见。

往前走开始降海拔,不久到了“四方山”。山路两旁种植大量的桉树,都很高,看起来很壮观。走着走着忽然耳边传来“夜半三更哟,到天明……”的旋律,一辆摩托车向我们开来,古水老师和他们进行交流,原来他们是护林员,叮嘱我们千万不要抽烟后就离开了。

在“四方山”走了一段路,向导和前面的队员们都在等我们,原来是要开始拐进黎办了,心情一下子激动起来。

一拐进去山路,发现植被完全不同了。虽然这里的路被植被覆盖很深,但是能感受到曾经人来人往的场面。由于是降海拔,所以这段路走得不算累,不久听到水声,我们快到河谷了,又是大喜。

离听到水声到最终走到河谷还是又花费了一段时间。当我们走到河谷的时候,几乎忘记了之前的路途劳累,望着眼前的美景,每个人都心花怒放。

据向导介绍,这河谷的名字叫黎办河谷,黎办河穿流而过。河水清澈见底,鹅卵石在水少的地方露了出来,好像宝石散落在河谷当中。河谷两旁是高山,植物从陡峭的石壁中生长出来,河边不时可以看到古老的树木。大家在此吃了午餐,并做了休整,准备往黎办老村进发。

现在是枯水期,所以我们能够不用费很大力气就能溯溪前进。不一会,向导在一片竹林前停了下来,告诉我们黎办老村到了。

香便文在《海南纪行》((美)香便文 著;辛世彪 译注.漓江出版社,2012.4)中这样记录黎班(黎办):

到达黎班老村:到了黎班,人们带我们去的房子,虽然并不像我们离开的那座房子整洁吸引人,但也够大够舒适……房子后面顶着山,房下面是家禽牲畜的栖息处,茅草房顶从三面延伸到地面。镇上有12座房子,有些比我们住的小很多。这汉人在本村有个合伙人,他在这里已经住了10年,但没有学说黎语,因为所有人都说海南话,学说黎语变得没有必要了。

标致的黎族女子:这些人围拢在我们身旁时,其中的许多人身体之好,让我们震惊。有一些人个子小,确实非常小,但大多数身高有五尺九寸或五尺十寸,体型均匀。许多人留有髭须和少量胡须。他们方形脸,鼻子不像汉人那样扁平,眼睛也是不同的类型。女人是男人的漂亮翻版。我们见到的女人中,有几个尽管脸上有蓝色纹线,但是非常漂亮。房主家的两个女人尤其引人注目。一个高挑苗条,椭圆脸,面容娇美,举止优雅,表情略带几分高傲。另一个个子很矮,皮肤为深橄榄色,有一双温柔而会说话的眼睛。她们各有一个小孩,看得出她们很爱自己的孩子。她们的服饰和前面提到的很像,但是刺绣更多,筒裙上镶有很多小玻璃珠子,走路时闪闪发光。她们身体裸露的地方都密密麻麻地文了身,胳膊上和腿上有大的蓝色纹环。她们带绣花头巾,耳环和上衣的系带坠有流苏。上衣的背部是一种特别的长布条,上面绣有神秘的文字,也许就是汉人作家所说的黎族民歌的片段。

看文身过程:一个女人正在文身,她看起来就好像被某个黑皮肤姐妹的指甲抓过一样。文身的过程很简单。用尖刀按画好的图案形状在皮肤上切一道口子,趁刀口新鲜,用普通的中国墨汁把它染成蓝色,几天以后,伤口开始愈合。做这种温柔的自残时,如果不是出于强烈的好奇心,比如来看我们这些白皮肤的陌生人,文身女人是不会出门的。女人们看上去个个愉快而满足。她们肩上挑着小水罐,乐呵呵地穿过泥地,走到溪水边,那里总能找到充足、新鲜、甘甜的水。她们部分时间忙于舂米,天亮前或天一亮就起身,木杵声时常把我们惊醒;有时三四个女人一起,在一个大木臼里合着节拍舂米,不时敲击一下木臼的侧面。

黎班的周边环境:黎班镇由方圆几英里内的5个村落组成,为首的是老村。黎班老村在距山谷大约2英里的地方。这些村子都由住在甲口的头人管辖,但是在主村里有“哨官”或“副总管”。溪流两侧高山耸立,镇子沿溪而建,山挡住了远方的风景。我们爬上村后面的山,周围景色尽收眼底,只见层峦叠嶂引人入胜,一些高耸的山峦近在咫尺。还有2棵并生的“鱼尾葵”,直径差不多有2英尺。像守护神一样矗立在村后。山下的树丛里,成群的鸟儿披着艳丽的羽毛,在树丛中飞进飞出。它们可能是一种鹦鹉,在此地数量极多,有一座山就叫鹦哥岭。这里的人除了耕种原始山林中的空地外,也饲养大量牛群,似乎各方面境遇都很舒服,丰衣,足食,美居。所有的人,包括男人、女人,常常还有孩子们,也吸食烟草,他们的烟杆通常是磨光的优质乌木。

终于到了黎办老村,我的心情又激动了起来。黎办老村已经搬走几十年了,几乎没有留下任何痕迹。目前还可以看到沿着河谷有村庄的水利沟,村口有用大竹竿制作的防御栅栏,在一个废弃的房子下面找到一些锅盖,锄头的生产工具。稍微往村子里走,看到的都是竹子,很高大,人们离开了,这片竹子还在守着这片土地。

我站在黎办上村的竹林里,仿佛感觉到当年这里的生活和劳动场景,人们在河边唱歌跳舞,孩子们在竹林里嬉戏,男人在打猎,女人在种庄稼……但是一眨眼他们都不见了,感谢香便文记载了这个村子的曾经。

黎办老村到黎办下村沿着河谷走只要3公里,但是由于很久没有人活动,路已经走不通了,于是我们绕了很长的山路到达黎办下村。黎办下村也已经搬走好久了,于是我们便结束了本次征途。

经历过这次什寒到黎办的穿越,更加佩服史图博、香便文等人当年翻山越岭,爬山涉水,深入黎族苗族村庄,做了大量开创性的研究,编写了大量文献,直到现在我们还在学习这些文献。

回来休息几天后,穿越什寒到黎办时酸痛的身体已经恢复过来,笔者又开始期待下一段重走史图博之路的旅途了。

2019年3月5日 金江居士 初稿于从海口经海南环岛西线高速到达八所、从八所经314省道到乐东、从乐东经环岛中线高速回海口路上全程

2019年3月7日 金江居士 第二稿于海口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