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父母陪护指南

 王传言 2023-07-04 发布于江苏


余嘉,生长于响水,工作在苏州。以教书为生,以读写为乐。江苏省作协会员,著有个人文集《烟火间》。央视“百家讲坛”特别节目《今古话苏州》主讲人,《中国国家地理》签约作者

我负责单位的工会工作之后,除了在职职工,还需要常常和退休老同志打交道。要定期走访慰问,听他们聊聊各种生活琐事;如果老同事百年了,还需要去吊唁,问候安慰家属。都说人们的悲欢并不相通,而我却在悲欢中来回穿梭。

尤其是到年底走访慰问的时候,常常一天时间要跑好几家,这家子女不在身边,年迈的老人只能在养老院里寂然无声;那家已经卧病多年,仰赖的老伴同样白发苍苍;这边是年已耄耋,还有儿女债要还,希望单位能伸出援手;那边是寂寞久了,见我们略坐片刻就走,竟然不能自已地嚎啕大哭。有时候,我刚刚满眼欢喜地看完粉嫩的新生儿,第二天又得到通知前去送老同志最后一程……

想想就心酸啊,连着眼睛都跟着发酸!

那天去吊唁一位老同事,却看到不一样的家属表情,听到不一样的家属倾诉。

老同事家住在一个老新村里,在家里设了灵堂,我们去的时候,是第二天。走进去,把拜祭的流程做完,然后我们被家属让进里屋,照例是要关心逝者临行前的状态。老同事有一儿一女,和我们说话的是女儿。

我们问:挺突然的吧?

女儿摇摇头,回答说:也不突然,早就有心理准备了。几年前,老同事就有了老年痴呆的症状。一开始就是常常忘事,幸好,虽然是住在护理院,但兄妹二人约好,每周每人去探望不少于三次,所以状态保持得不错。情况恶化是在疫情当中,护理院两次封院,每周只能有一人次凭着核算证明进去探访,老人很快就不会走路了。

女儿神情悲戚,慢慢地按照时间推移,讲老人情况的发展。到一个月前,老人已经常常昏迷,很少清醒了。医生说,她身体的各项器官都已经在衰竭,只能靠着药物维持。所以儿女们推掉所有不必要的应酬,专心陪着。那天上午,到了那个时刻,儿女一边一个握着母亲的手,一下一下抚摸,一声一声安慰……

后来,医生也感慨,说很少有见到这样安详离开的情况。女儿说着,微微抬起头挺起胸膛,我最欣慰的是,我在我妈妈生病前,陪她玩了十年。

女儿看向我们一行人中退协的负责人。退协的人露出笑意,点点头。原来,老同事退休之后,先是独自参加各种活动,后来年纪渐渐大上去,体力跟不上了。女儿既不放心妈妈的腿脚,又不想妈妈在家无所事事,所以连着有十年的时间,不论是退协活动,还是老姐妹相约,她都尽可能陪着妈妈一起,像小时候一样。退协的其他老同事都羡慕不已。

听着这位女儿的絮絮之语,我眼前依稀仿佛看见她小的时候,如雏鸟一样躲藏在妈妈的身后,等到妈妈老了,她又张开自己的翅膀,保护着妈妈继续飞翔。是的,不仅仅是陪伴,更是护卫,不仅仅是护她安居开心,还要护她继续前行。

我参加工作的时候,这位老同事已经退休,我们没有真正共事过,所以我对她并不了解。我不知道她性格是内向还是外向,有过什么样的烦恼悲伤;我也不方便追问她的女儿做什么工作,是怎么在自己的工作生活之外,为陪着母亲游玩挤出时间,但是这位女儿挺起的腰杆就是让我感觉到,这位老同事至少在晚年,身体日渐衰朽的时候,精神上依旧是个满足的人,安详的人,幸福的人。

每一对父母都会老去,所有的父母都将跟不上儿女的脚步。当父母老了,头发白了,沉默地走在子女身后的越来越远处,做子女的,不仅要回头去陪,而且要护,不仅护她们的开心安好、护她们的最终归去,更要护她们在人生路上不应被桎梏的脚步。

没有时间?没有时间了!

作者︱余嘉教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