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到中年,沦为平庸!

 老方说 2023-07-04 发布于山东

有人说,大部分人在二三十岁的时候就死去了,但我认为从实际情况来看,大多数人都是在中年阶段,具体来说是四五十岁的时候真正“固化”的。

我在跟年少伙伴见面的时候就发现,彼此都极为不一样了,大家再也找不到过去的印象和感觉了。

有时候确实是见不如不见,与其尴尬、失望,不如相忘于江湖。

自从意识到自己进入中年阶段后,我就有一种跟平庸对抗的自觉,我害怕变得跟自己所讨厌的人一样,我担心自己就此“认命了”。

因为,“认命”对我来说意味着无奈、被动和失去一切希望。

什么叫平庸?

这是一种贫瘠和受限的状态,所谓泯然众人矣,就是指平平常常,没有什么大错,但也没有什么可取之处,碌碌无为,平平无奇。

人生在世,草木一秋。浑浑噩噩的过完一辈子,大概就是这样了。

假如我们是站在末尾看一生,把数十年的经历当成一部电影,那我们又应该如何看待自己这一生呢?

有个退休老人曾告诉我,他这辈子平平淡淡,一直都是按部就班,随波逐流,到老了后才知道光阴虚度,所以他劝我最好是敢想敢干,多给自己创造一些精彩的回忆,这样老了后也不至于“老大徒伤悲”,觉得没意思。

我对此深以为然。

平庸之辈最擅长自欺欺人!

在这个社会上,有些人是指望自欺欺人活着的。他们是以自我为中心,什么都是从自己出发,深受世俗观念的影响而不自知。

比如我见过很多女人和男人都是在四十来岁的时候执迷不悟,他们以跟不如自己的人比较为意义,他们自以为是,认为自己高人一等,比其他人都强。

实际上他们骨子里都是庸俗、苍白和贫乏,他们根本不知道自己是谁,也不知道别人是谁,他们只是被世俗观念所支配的“傀儡”而已。

或许,活在梦里也是幸福的,毕竟清醒太痛苦,如果你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真实面目,恐怕他们接受不了,会对你恨之入骨。

越是平庸的人,越想证明自己比别人强,但因为现实中不可能,所以他们只能自己骗自己,阿Q的精神胜利法一直都有很多传人。

模板化人生,可怜又可恨!

固化带来僵化,现实中很多成年人都是模板化了,让自己的人生活在了窠臼之中而不自知。

拿着锤子的人看什么都是钉子。这是很让人无奈的地方,有些人身处某种环境或职业时间长了,就自然打上了烙印,他们的思维模式极为固化,他们很难接受其模式、逻辑之外的东西。

当然,这对他们圈子里的人来说是一种壁垒,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他们以此来抱团和排外,近亲繁殖,党同伐异,排斥异己,排座次和建立分果果的秩序。人一旦陷入其中,慢慢就会同行,最终不可自拔。

环境决定思维,思维决定行为,所以我们会看到一些人会有很极端的想法和行为,他们只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他们拒绝任何不同和新事物。

哪怕是没有人去惩罚他们,他们也已经遭受到了自我的惩罚——辜负自我,才是最大的灾难和惩罚。

人到中年,沦为平庸!

平庸是有重力的,人若是变得平庸起来,只会越陷越深,平常只跟与我们相似的人在一起,我们不想改变自己,我们只是想获得一种群体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人和人之间是很难相互理解的,大家都是带着各自的妄想和偏见看彼此,谁也不知谁是谁,或者说大家也不在乎,因为只是一个“我”字就已经非常大了。

中年之后,又特别容易“认命”,体力和心力都会衰减,重复自己的影子会变得很容易和很认同,模仿自己的过去是最简单的,依靠惯性就可以了。而改变是困难的,是痛苦的,改变意味着风险和损失。

我们都厌恶风险和损失,所以我们只想追求稳定,我们开始远离那些比我们优秀的人,我们不愿意信任他们,以免他们的存在时刻提醒我们的平庸和不堪。

如果你不想沦为平庸,那就必须增加自己的逃逸速度,人首先要有不甘于平庸的企图心,然后才能在贵人伸出手的时候接住机会。从一个环境到另一个环境,几乎等于换了一种人生,最怕就是习以为常,麻木不仁,混沌着走向最终的黑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