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生活总在别处

 王传言 2023-07-04 发布于江苏

人们为何会踏上旅游?原因可能诸多。我总觉得,旅游者,看不同的风景也,感受不同的风土人情也。开阔自己的视野,增长自己的见识。

读万卷书,更好行万里路。书上的内容,或许早就在现实中变了。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玉门关,今何在?这又是一个现实,需要脚步去。

否则,总是停留在书上,确定的只是历史上曾经发生过。于是,人们需要踏上旅行的路,在路上,找寻到生命的意义。

有的人,也会提出质疑。懂一个地方的文化就行了,何必真的去呢?我却觉得,如果有条件,还是能去则去。

以苏州为例子。当年考研的时候,我就非要考苏州大学,不仅是为了学习,更是为了欣赏苏州风景。

就真的来了。这么多年以来,我也没有走遍苏州的每个角落。只是大概了解到苏州2500多年历史,还有些典故人文罢了。

比如墓地。总要去探寻一下吧。吴王阖闾、言子、钱谦益柳如是、韩世忠、黄金荣、金圣叹、冯桂芬、五人墓、真娘墓、孙武墓、张士诚墓、文征明墓、沈周墓、唐寅墓、钱穆墓……

在苏州人文荟萃的历史长河,太多的名人墓地。在这些墓地里寻访,总能有些阴森可怕,但每个人都要成为这样的一个存在,消失在人世间。

看到他们,也是以史为鉴吧!

更多的还有名人故居,那些名人故居的存在,更像是文化的瑰宝。去一些地方,到别处去,似乎也应该多来点文化气息,不仅仅为了吃喝二字。

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希望总是在遥远处。对此,我们需要了解人们的好奇心,好奇是推动历史前行的动力,更是进步的法宝。

生活在别处,人们向往诗和远方,这无疑都是好奇心在起作用吧!对于很多人而言,在一个地方的时间久了,就会生出很多新想法,希望换换空气。

只是,换是换,当风景映射到一个人的脑子里,形成一定的镜像,注定会成为影响生命走向的存在,即使仅仅是瞬间。

而一个地方的人文,不仅是历史遗留下来的,更是现实中每个人表达出来的。一个地方要成为真的吸引人的地方,特色自不待言。如何传承历史文化精髓,这点,更要注意。

比较具有讽刺意味的是,那些人们刻意打造出来的网红打卡地,没有文化的依托,早早地就会凋零。

人的好奇心,推动着人不断去新的领域探索,不断去别的地方看看,如此流动,也正是繁华的投射。

自然,也可能会有一群刻意逃避生活的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