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曹彦约家族事略【9】:魏了翁撰《曹彦约墓志铭》释读

 湖畔黄昏 2023-07-04 发布于湖北

魏了翁1178~1237年),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县(今属四川)人。

南宋理学家、礼部尚书,获赠太师,有《鹤山集》,善篆隶,谥文靖。

魏了翁为庆元五年(1199年,宋宁宗时期)榜眼,龟山曹氏12世曹椿为同榜进士。

魏了翁与曹彦约惺惺相惜,为忘年交,曹彦约比魏了翁年长21岁。

1233年,应曹彦约之子曹士况请求,魏了翁为曹彦约作墓志铭。

是为《宝章阁学士通议大夫致仕赠宣奉大夫曹公墓志铭》。

《曹公墓志铭》4000余字,文末应有部分缺失,很可惜。

载《四库全书·集部·别集类·南宋建炎至德祐·鹤山集卷八十七》。

《全宋文》卷七一二九也有收录。

为了便于理解,本人稍加分段、注释,谬误处尚请方家指正。

章阁学士通议大夫致仕赠宣奉大夫曹公墓志铭

01

公讳彦约,字简甫,南康军都昌人。

嘉定九年了翁与公(曹彦约)分乘(?)使传于蜀道,为忘年交。

嘉定九年,1216年,宋宁宗时期,曹彦约60岁。使传:经使者传达的皇帝诏书

上践阼踰月,召公(曹彦约)及真公德秀、邹公应龙。公以明年(1225年)二月入见,又得同侍上左右。

(1224年八月,宋理宗即位,曹彦约68岁)

公尝经帷进读《三朝宝训》,至太宗取士、章圣宋真宗赵恒选官,皆以德行为先,乃言曰:

古人以德行为才,十六才子自齐圣广渊、明允笃诚、忠肃恭懿、宣慈惠和,凢皆德行之所发见。

后世以欺诈暴虐为才,如狄之酆舒、晋之知伯、齐之盆成括,皆以才称,卒于败事,其实小人,本非才也。

经帷经筵,古代君主研读经史之处,置儒臣侍读侍讲

了翁闻而叹曰:

义理之不明久矣,程子言才禀于气,气有清浊,禀其清者为贤,禀其浊者为愚,然后知无不善者性也,可为善者情也,茍无其才,则徒善不能以有行。

又尝以是观诸近世,如先正大老,
以诚心实德、绥靖家邦者,才也;
以正学卓识、统承洙泗者,才也;
以深醇尔雅、丕变文弊者,才也。

若口道先王语而聚歛以剥下,深文以残民、开边以殄国,如王、吕、章、蔡,而尚曰才之云,则吾曹公之所耻也。

公以孝友着于家,以忠信得乎朋友,以岂弟行诸郡国,以忠忱格于君父。呜呼!公之所谓才,非公不足以当之。

02

公之先避唐末之乱,繇宣之南陵徙都昌之龟山。自龟山后十有二世,皆以经行称于乡。

曾大父(曾祖父),大父(祖父)敦礼,皆不仕

兴宗,故左从政郎、鄂州司理参军,累赠光禄大夫。

黄氏,封太安人,赠齐安郡太夫人

公少迈爽,六岁而孤,知哀戚。

(1162年曹兴宗去世,曹彦约时年6岁)

年十八后,三与宾贡,擢淳熈八年进士第。

(1181年,宋孝宗时期,曹彦约25岁)

【注:曹彦约19岁娶元配萧恭人;23岁入白鹿洞书院求学】

03

授广德军建平尉(今安徽郎溪)

【注:曹彦约任建平尉近十年?期间,元配萧恭人去世。奉母命,纳鄱阳王氏为妾,娶土塘黄氏为继室】

齐安(母亲黄氏)忧。

【注:1191年黄老夫人去世?】

服除,调桂阳军(今湖南桂阳)録事参军,改辰溪令,未上。

服除:结束丁忧,1194年,宋光宗时期,曹彦约38岁)

注:宋光宗有精神疾病,1194年七月赵汝愚、韩侂胄拥宋宁宗即位。1195年二月韩侂胄当政,开始了6年之久的“庆元党禁”。1200年朱熹去世】

又辟司法参军,改宣教郎饶州乐平县(今江西乐平)

同治《乐平县志》卷三·食货志

秩满入都(临安),会择边守,政府以公应诏,主管江西安抚司机宜文字。

秩满:任期届满,1202年,宋宁宗时期,曹彦约46岁)

开禧,以前诏差澧州(今湖南常德下辖县),未及上。

注:1205年五月,曹彦约49岁。韩侂胄主战,宋宁宗下诏北伐金朝,史称“开禧北伐”】

04

明年,端明殿学士薛公叔似以湖北宣谕升宣抚京西湖北,辟(推荐)(曹彦约)主管机宜文字。

注:1206年,曹彦约50岁。薛叔似(1141~1221年),永嘉(今温州鹿城区)人。乾道八年(1172年)进士。开禧二年(1206年)正月差京西湖北宣抚使。四月除兵部尚书,后除端明殿学士兼侍读,卒谥恭翼】

其冬虏(金兵)围襄、安,游骑至汉阳军,盗贼蔽野而军阙守,以公摄(主管)事。

至军未几,虏大入枣阳、信阳,而襄阳将帅,内自相戕。

公絶江见薛,勉以持重。捜土豪得许卨,俾总民兵;赵观,俾防水道;党仲升,俾将宣抚司军屯郡城。

十一月乙未,虏兵重围安陆;辛丑,游骑闯汉川。公授方略,俾渔者拒守南河。

十二月丁未朔,虏骑至南河之北,逆击,斩其先锋。虏造战舰,火之。

大军继进,自十二月辛未至三年正月丁丑朔,昼夜殊死战,北渡追击,虏自是不敢近汉阳。

(1207年,曹彦约51岁)

时安陆被兵已久,群盗蜂起,公命仲升、卨擒捕,皆骇散。

三月,以守御功进秩二等,即授汉阳(知汉阳军)宇文公绍节代吴公猎为宣抚治鄂,兼领江陵。

【注:本年十一月,韩侂胄被史弥远暗杀,韩侂胄之首被送往金朝示众】

公言:“不筑枣阳不足以守随,守随而德安安矣;不筑信阳不足以守安,守安而黄安矣;不筑神马坡、樊城不足以守襄,守襄而光化安矣。”且言沿江师少,和不可恃。

又谓:

京湖之势以鄂渚为腹心,以江陵、德安为两臂,其余犹十指。襄州虽大,不过骈拇巨擘耳。

今若顺腹心臂指之势,则宣阃不当兼江陵,若都统制任襄,则副都统当在江陵。

所论皆切中事机。

05

嘉定改元,诏求言。公上封指陈剀切。会绍节宇文绍节以公(曹彦约)政绩闻,诏任满与监司差遣。

(1208年,宋宁宗时期,曹彦约52岁,时史弥远擅权,直至1233年)

八月,除荆湖北路提举常平茶盐,会鄂州与广总领财赋皆阙,以公摄事(主管)

首劾贪吏,罢厢官受讼,还富民桩籴之谷,劝以减价出粜,免荻场经量悉归诸民,蠲米谷薪炭之征,岁不下数万缗,代偿前官市物緍钱。

以舟运败者千数,株连瘐死,公取开禧二年(1206年)以前负者悉蠲之,余各有差。

先是,公初领常平事,毎以湖北旱蝗为虑,亟言于朝,丐籴以备春旱,又乞假鄂帑官缗以贷下户种粮。

明年旱,三月,公由鄂还治常德,下教列郡,选僚属二人兴发劝分,具有科条。澧州奉行不虔,逮吏鞫之,一道皆耸。

(1209年,曹彦约53岁)

十月,改提点刑狱。

十二月,改湖南路转运判官。

06

先是,开禧三年(1207年),盗起郴而桂阳吏不以实闻。

桂阳当湖南、江西、广东三路之脊,山川险絶,盗窟其间。

江西群不逞相挻而起,东践吉、南安,西逼郴、衡,南蹂韶、石,北抵攸,环数千里盗区。

朝廷调江鄂军,降勑榜,捐官资、缗钱,各捕渠魁,累岁不得要领,而江西专以招安诲盗,诡降覆出,朝廷患之。

公以壬午被命,甲申上道,(嘉定)三年正月庚寅朔领漕事于益阳。

时贼已破安仁、茶陵、桂阳三邑,迫攸县,长沙汹惧,公亲至攸督运,人心乃定。

(1210年,曹彦约54岁)

会帅去,以公摄事,朝廷下江西招安之请于帅司,公谓犯众怒,损国威,持不可。

三月,直秘阁知潭州、荆湖南路安抚。公规置稍定,乃督诸将逼贼巢而屯,贼李新败死,李如松、钟安诚、李文杰稍稍出降。

嘉庆《郴州总志·名宦

时郴盗李孟一谋攻桂阳,公趋屯命诸将分御,贼知有备,乃间道突韶之乐平,公命守隘俟其归。

越三日,贼夜登百丈岭以遁,公移军蹙之,贼大溃。官军焚其栅,遁入顶头寨,又围之。渠率李元砺率众数千来援孟一。

先是罗世传元砺有隙,密请于公,乘其出穴而攻之。公録赏格以报而供其乏,世传果擒元砺以献。

公以除夕还长沙,四年正月庚寅复出督战,二月戊午破顶头寨,生擒孟一,余党悉平。

(1211年,曹彦约55岁)

世传恃功桀骜,池州都统制方深交之,欲委世传尽统前后洞,悉撤湖南、江西两路之戍。公固争不可,宰士不悦。

九月,世传猖獗,如公所料。公白于朝,俾许国纠合前后洞丁讨平之。

公以衡之水口、郴之青要、桂阳之上犹皆要地,而阔远不相应援,朝廷用其议,析茶陵、桂阳、郴县诸乡置酃、资与桂东三县,移潭、衡州禁军阙额衣粮以召募士丁,省冗员以选辟令佐,至今便之

以功进直龙图阁

▲曹彦约建议新设的三县

07

五年春,以吏部郎官召,而谤书浸闻(被弹劾)矣,六月上印还家。

(1212年,曹彦约56岁)

先是时相(史弥远)之弟(史弥坚)守潭(长沙),兄(史弥茂)子守吉(吉安),已而盗起,躏,遂以公与王公居安代二郡守。

盗平第功,嫌不便于前人,故二守之赏不及而归,后反以烦言罢免,此于公奚损,而朝廷黜陟之权病矣。

庆元由龟山徙居南康城下,旣又得地数十亩于城东三里外,为圃曰“湖庄”,筑室读书,罕至城市。

(曹彦约41岁时,由今都昌蔡岭衙前村迁至今星子南康昌谷巷

(史弥远)语人曰:“人言曹长沙与人争功,二年无一字至庙堂,此岂竞进者耶!”

【注:曹彦约56~59岁期间,在星子湖庄,筑室读书,绝意仕途】

▲星子南康昌谷巷。

(嘉定)七年,忽被命主管武夷山冲佑观。

【注:1214年,曹彦约58岁。宋时在宫观中,常以退职官员主管道观事,称“提举”官,是一个不必到岗的虚衔,只领取半俸】

08

八年,以元职利州路转运判官,兼利州(今四川广元)

(1215年,曹彦约59岁,被朝廷重新起用)

明年关外艰食,公先以本司所储减价尽粜,又辍缗钱赈赡,劝分免役,通商蠲税,匄(同“丐”,乞求;乞讨)僧牒于朝,告籴于邻路以济。

(1216年,曹彦约60岁)

公忧蜀边,着《病夫议》以风,大抵谓制总节制三司,权分而议不一,知事者不敢任事,畏事者常至失事。领帅权者当近边境,当拥亲兵;有兵权者当领经费,当寛用度。其他如训忠义,覈间探,条理甚详。厥后四川制阃虽暂徙利州,而兵财异掌,卒莫能合。

是岁秋,命四川类省试,讫事以病求归。

09

十年二月,差宁国府,寻命泸州,而公已出峡。

(1217年,曹彦约61岁)

八月,差隆兴府(今南昌)、江南西路安抚。

会江东西大旱,公入竟,罢吉、抚州糯米籴本盐钞,不以赋民,遣吏鬻之淮东,籴及时而民不病。

十二年,蜀边被兵,朝论以《病夫议》善识时务,且因蜀人之思。

(1219年,曹彦约63岁)

五月乙未朔,大理卿,壬寅权戸部侍郎。公力辞,未报。

六月辛已,宝谟阁待制成都府。公体朝廷选用,不敢礼辞,乞赴阙奏事,不报。再移书庙堂请对,权相(史弥远)惮其来。

八月甲子朔,改福州。公且行且辞。

十月丙子,以集英殿修撰潭州。公再上祠请,乃得提举亳州明道宫。

【注:“提举”,不必到岗,1219年底,63岁的曹彦约回到星子湖庄。1220年五月,次女曹如璧去世】

十四年冬,提举常德府桃源万寿宫。

(1221年,曹彦约65岁)

明年正月朔(初一)焕章阁待制提举嵩山崇福宫。

【1222年,曹彦约66岁,仍在星子湖庄。本年四月,妾王氏去世,享年55岁】

洎上访落,以公为兵部侍郎,兼同修国史、实録院同修撰。三辞不获命,谒告踰月。

10

庆元年二月入对。

【注:1224年八月,宋理宗即位。1225年正月,69岁的曹彦约自家乡去临安觐见,儿子曹士规、侄子曹士志陪同。二月到临安,三月曹士志客死临安】

首劝上讲学,防近习乘间;

次言当以庆历、元祐听言为法,以绍圣、崇(宁)(大)观讳言为戒;

卒言祖宗爱民之意上通于天,宜敕边吏,不当效尤丑虏,结怨吾民。

上嘉劳再三。

会下诏求言,公封章言:“给舎欲正君臣之分,而陛下宜自伸兄弟之恩。”

时朝廷方以言为讳,故公及之。

九月,兼侍讲。未半月,礼部侍郎,兼职依旧。

二年六月谢病,宝谟阁直学士提举神佑观,兼侍读,公求去愈力。

(1226年,曹彦约70岁)

三年兵部尚书,力辞不拜。

(1227年,曹彦约71岁)

四月,宝章阁学士常德府,陛辞,劝上以修身讲学为要,献唐张藴古、赵师民二箴,请图之坐右。

且奏“求言虽切而下情犹未通,爱民虽勤而横歛犹未革”。

上曰:“其病安在?”

公曰:“台谏专论人主,不及时政,下情安得通?苞苴公行公开贿赂于都城,则州县横歛无可疑者。”

时权相(史弥远)专忌,人以公言为难。

公又奏强寇盗贼之患,惟在处置得宜,一曰守道,二曰固本,三曰通财,四曰稽众,五曰爱民。

上顾问五者何先,奏曰:“稽众为先。”

是日经筵进读《高宗宝训》彻章,公辞锡赉指赏赐之物,弗许;辞常德之命,又弗许。

五月,再提举嵩山崇福宫。

11

公还故居之上陇,贸赐金,会宗族。

【1227年,曹彦约回到家乡,今江西都昌县蔡岭镇衙前村,宋理宗敕建星凤楼,并御书匾额。曹彦约这一年开始首纂《曹氏大成宗谱》】

病弗已,自草遗表,其略云:

望陛下精勤务学,恭俭修身。
屈已以求直言,不恶其讦;守信以御外侮,不邀其功。
塞炎荒迁谪之门,絶馈遗徃来之路。
疾奸贪以寛民力,进恬退以厚士风。

病革,遗令殓以布素,不含珠玉,不用巫觋浮屠,三月而葬。文言自陈致仕,不可叙阀閲功绩和经历

病革:革通”,指病势危急,病危;巫觋男称,女称浮屠:和尚)

绍定元年十二月己巳晦(三十),卒于正寝,年七十有二。

(1228年,曹彦约72岁)

明年(1229年)三月己丑,诸孤奉柩葬于都昌县汇泽乡枥田之原(今龟山),公自卜也。

大中大夫,宝章阁学士,都昌县开国(爵位:公侯伯子男),食邑六百戸,诏以华文阁学士、通议大夫致仕。

遗表闻,诏赠宣奉大夫,官其后二人

▲龟山曹彦约墓。图源:曹明华先生

公元配萧氏,国子祭酒、礼部侍郎之敏之女,先四十有五年卒,累赠淑人。

继室黄氏,通判潮州之女,封淑人。

子男五人:

士充,早卒;

士况,宣教郎、新知岳州巴陵县事;

士规,故儒林郎、宁国府太平县主簿,后公三日而卒

士兖,承务郎、新蕲州都大监辖蕲口镇仓库、兼烟火公事;

士冕,承务郎。

女三人:长(曹如范)适成忠郎、前监宁国府泾县酒税牛斗极

(曹如璧)适同郡

幼适湖口萧九式

长、次女皆先卒。

孙男八人,女二人。

12

公笃实爱民,出于天禀。

其为政精密,务尽理道,所至捄荒救济灾荒同“灾”,蠲逋 juān bū指免除积欠的租税已责,寛酒搉,裁商征,察廪庾,谨储籴,茍利于民,如已渴饥。

至议役法,尤切切注意,所为条教皆通疏缜密可为法。

嘉泰都城灾,公上书时相(史弥远),乞宽党禁,人所难言。

公之行师专以胜残去杀为本,封章奏篇,必以杀平民、戮降附、张虚捷为拂天理,絶民望,失祖宗仁爱之德,非痛革此弊不可以祈天永命,自汉阳乘边防守边境,惟行此志。

嘉泰:宋宁宗年号,1201~1204年

二年湖南,所诛惟各捕首恶十数,未尝轻戮一人。

方贼未平,増捕生之赏眂旧十倍,或谓斩级亦当立赏,公曰:“此非蛮夷比,朝为峒冦,夕为省民,吾固欲生之耳。”故首恶旣折,胁从易散。

公才禀素高,辅以讲学。

朱文公守南康,兄弟亲炙之,为白鹿洞书院诸生。后十四年(1194年,曹彦约38岁),见文公于长沙,又述所知行而请益焉。其师友渊源盖如此。

朱文公:朱熹,1130~1200年)

是以理明行修,出入中外垂三十年,人以其进退为时重轻。考诸近世名卿而观公之所成就,信乎公之所谓才者矣。

平生所著《舆地纲目》十五卷、《昌谷类稿》六十卷、《经幄管见》七卷,藏于家。

13

公殁之六年(1233年)士况邸予书曰:

“无禄(指不幸、死亡)先君即世,墓道之石未有以铭也,大惧幽潜隐伏;隐居未昭,将诸孤死且不瞑。莫如子也知我父者,敢流涕百拜以请。”

予毎叹昔之人选于众,听于国人,旁搜一世之才,仅济一世之用,而且凛乎有不给之虑也。

后世俗薄民散,才旣鲜少,又率以党论迭为偾fèn,爆发)兴。

一则常以其半置在闲散,故才不周用;

次则久闲者多君子,而小人虽闲不肯久也;

三则弃之聪明未衰之日,而用之老疾交侵之后。

阅读更多:

根在鄱阳湖畔【十】:星凤楼主人

曹彦约家族事略【1】:王氏祖孙·曹之格

曹彦约家族事略【2】:黄氏母子·曹士冕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