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八段锦练习的秘籍

 悦来阅好吧 2023-07-04 发布于黑龙江

八段锦,无方之医,圣人妙手也。

人有龙虎二劲。所谓龙劲,为脊柱之精气,脊柱如龙,执掌上半身骨骸链路脊柱若血气充盈,精髓满溢,则手眼灵敏,头脑清明,精气神旺盛;反之则头脑昏沉,发稀眼花,耳鸣失眠。

图片

龙脊若有伤,轻则肩、颈、背、臂酸痛难忍,如针戳蚁嗜,外形拱背探头,抑郁烦闷。重伤者,上下身难以通气,多瘫痪在床或半身不遂,无法自如生活。

虎为腰劲,乃爆发之劲,静似处子,动必猛如饿虎扑食。虎乃百兽之王,王者,天下之主轴,王若贤明爱民,则天下安乐,国泰民安;王若昏聩无能,则乱局难免,百姓遭难。

腰为人体中轴,上承心意血气脊柱之调令,中控胃肠脾肾元气之命门,下掌胯膝腿脚下身之劲能。腰若爆发如虎,则攀山如履平地,闪展腾挪轻松自如;反之则腹大肠肥,体弱气虚。肠胃多有阻塞,腰腿常患湿伤,医者摇头,难以根治。

八段锦之妙处正是训龙练虎,蓄劲存精。无药可医难医之症,凭简易之体操,演撑、抻、拉、转、摇、摆、震之要诀。看似平常,实一势有一势之核心,一势有一势之要点也。

两手托天之势,上撑下抻,练腰之蓄力辅以提拉三焦经于肠胃按摩,对虎劲大有益处,要点乃撑抻须到位,不可敷衍了事,做徒劳之功。【点开第一节👉 八段锦:两手托天理三焦

两臂开弓之形,左右撑拉,背脊扩张,舒肝通肺,备以腰转身缠,脊柱立形旋转如轴,腰身平行旋转如磨盘,下盘曲膝马步。于身形可谓增功养力,生百骸之精气,提周身之气血。

此势要点为开撑须到位,左右转换如阴阳消长,不可急不可慢,以气催动。且缠转不可虚,实则有力,虚则空乏而已。

👇【第二节——左右开弓似射雕】

举之势最妙,两手上下之抻拉,恰如天地清浊气之升降。脊柱若为中轴,则脊柱左右半身可分阴阳,阴上阳下,阳上阴下,如日升月落,月升日落,合天地运化之律法,存道法自然之奥义。

此势之优点,练者自有体会,一则消食清肠,二则塑形聚气,三则抻筋拔骨,四则于天地同生息。故此势不可轻怠,必要细细揣摩,用心研习,最惧轻浮花哨,势不达标则不如不练。

👇【第三节——调理脾胃须单举】

转身之势为拧缠之势。何为拧缠?身转如毛巾拧转,低头下看如毛巾两头相合。为何拧缠?答曰祛湿排毒,抻筋拉骨,提吊周身整劲,督血脉之通路,促生气之回还。此势要点乃低头下看不可轻,合则有蓄,不合则散。低头下看为合形,如画龙点睛之笔,须努力持操。【点开第四节👉 八段锦:五劳七伤往后瞧

摇头摆尾之势最练腰功。此势之功乃以腰为根,脊柱带动身形摇摆,看似轻松,实则考验腰脊协调。此势之妙如钻井取水,以腰脊协调摇摆之练法,催发元气,蓄养精神。习者须探腰下沉,下腭合于膝,身形下探摇摆,下探自是越低越好,但若无法达标,亦可逐步练习,不必急于一时。

👇【第五节——摇头摆尾去心火】

两手攀足乃守命之法。身向后仰两手按压命门,须知命门须常按,固阳滋阴,此中好处不必言说,久练必得其甘。此势亦有难点,下捋腿后经脉时,须注意动作紧凑,不得松散,初练多有困难,十回之后自然轻松。【点开第六节👉 八段锦:两手攀足固肾腰

攒拳怒目之形为精气外放。古人有厚积薄发之理,既有蓄必有发。此势之拳须以拧转之形外放,且左右拳之后必接两拳向两侧同时打出,才能有相撑之力。【点开第七节👉 八段锦:攒拳怒目增气力

背后七颠即点穴之法。人人讲点穴为定身、狂笑、昏迷之类,大多受武侠小说曲解。脚底穴位多于人体脏腑相应,以颠震之法自我按摩,与按摩脏腑有同效,故常练此势,则百病难近身,可如郭靖大侠般百毒不侵,不畏湿疫。【点开第八节👉 八段锦:背后七颠百病消

八段锦虽妙,但须练之有术,习之有诀。今门派林立,少林武当江湖众多门派皆有自家八段锦套路。唯有仔细甄别,合易理、医理则为良术,莫要受名气、派别之虚名所蒙弊。

作者简介:郑虎出身武学世家,太极拳传承人,《易经》、国学文化研究学者,南京振武武术会主教练、会长,曾获得国际国内诸多传统武术比赛金奖,国家级武术裁判员、教练员。

图片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