逛阿拉善左旗定远营 一路向北,右侧贺兰山如苍龙盘绕,茫茫无际;左侧沙地延伸,不知所及,沙中丛植点点。 ![]() ![]() 途中有公路收费站,这在内陆几乎看不到。收费站点曰长流水、红石头,慢慢收费,日日进账,真是“长流水”也。 路边逐渐见几户人家,绿色增多,阿拉善盟的首府阿拉善左旗到了。 中午在蒙民饭店喝羊肉汤。两餐者一虬髯客,状类张飞,一气质中年男操蒙语、俄语、汉语言外贸事宜,二人持刀勒肉,每人一盘,状极酣畅。 门前见城内河沟流水潺潺,河中频立石质拦水坝,水流有声,流速不缓。据云,阿左旗城内有三条河流,均源于贺兰山。阿左旗,实荒漠地区之绿洲所在,贺兰山之水功不可没。 去定远营,也即王爷府。 ![]() ![]() ![]() 清代,当年的《建城方案报告》奏称:“贺兰山后,葡萄泉一带水甘土肥,引导诸泉,亦可耕种。兼之,山险挺生松柏,滩中多产红盐,且扼瀚海往来之捷路。控北塞七十二处之隘口,在此修建一城名曰'定远营’,可西接平羌,遥通哈密、巴里坤等处,东接威城,远连'三受降城’,两狼山之要地。借以保障边远与内陆联络畅通,安定和睦。” 定远营建于清雍正八年(1730年),九年(1731年)清政府馈赠定远营为阿拉善和硕特旗札萨克多罗郡王阿宝的驻地,故又俗称为王爷府。阿拉善左旗是先有定远营,再有阿拉善之城。 据介绍,定远营王府依山建有王府东花园、马王庙、观景台、长亭、怡心亭等建筑,不仅体现出了清、蒙、藏、民国等各地各代不同的建筑风格,同时还体现出了多种宗教信仰共融共存的包容性。 城内一隅临山,城门几,城墙似围,内有定远营古城文化街以及定远营,城墙、古城文化街是新修的一组建筑。城内游客寥寥。 可惜定远营下午十五时始开门。没办法,只好在王爷府东侧山体上近观,见营内大院几,如四合院,甬道曲连,又有大殿,均青砖灰瓦,似新似旧。隔壁高耸之白塔处,为喇嘛庙也。 王爷府边,一年轻蒙人极“美风姿”,和女友正卖冷饮,汉语标准、流利。据他说,此地叫阿拉善盟首府阿拉善左旗巴彦浩特镇,城内有3万人。原来巴彦淖尔盟和阿拉善盟未分家前,都属巴彦淖尔盟,盟旗所在地就在阿左旗;后来才成为阿盟所在地。王爷府“文革”期间之所以保存很好,主要是靠近喇嘛庙,当时里面还有驻军。末代王爷的孙子现在在街上卖烧烤。查,阿拉善末代王爷达理札雅为成吉思汗二弟哈萨尔的后裔,曾任自治区副主席、巴彦淖尔盟盟长;其夫人为末代皇帝溥仪堂妹。 真“与民同乐”也! 行走腾格里沙漠边缘 本想去腾格里沙漠腹地边转转,主要是太累,又考虑行走在腾格里沙漠边缘,也能看到一些景色,所以就没去沙漠深处的天鹅湖及英雄会营地。 返回途中,再看沙地、沙漠。路侧多见簇簇植物,此地有蚂蚁森林种草区域,路边多草,有美观及养护道路的需要。 再穿贺兰山时,却是南向,似乎无翻山之险,景观差异不大。路上车辆极少,岔路开口亦极少。 ![]() ![]() 极速行驶中,路中突现一动物状如兔子,猛一紧张,至近,方识是飞蓬卧地。又见一骆驼独立路侧,似等车辆驶过,倒车镜观察,那骆驼久久不动,直至不见踪影,那孤堆的身影深深的印在脑海之中。 ![]() ![]() ![]() 行车中见流沙亘路,又见野马骆驼群,见一骑摩托车放羊者。一路前行,村舍行人几近绝迹。 又见小沙尘暴远处盘绕,良久方息。突有所悟,此地沙尘暴乃常态也!有风即扬尘,风大可起沙尘;风烈,即沙尘暴也。塞外之地,西风、北风劲至,沙尘能无乎? 路行腾格里沙漠边缘,多见砂砾、沙地以及小沙丘,真正的大沙丘,乃在临近黄河之处,亦一奇也。 在阿左旗南部腾格里额里斯镇转转,此地临中卫市。一条沿路东西横街,均三、四层小楼,似不足二十年;路北工矿区一大片,俨然沙漠边缘一巨镇也。 此沙漠、耕地相间,绿树娑婆,村社屡现,活力一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