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著名经济学大师熊彼特经典之作,读懂经济周期,国内首次翻译出版

 老庄友华 2023-07-05 发布于海南
图片

原版序言

对经济周期的分析就是对资本主义时代经济进程的分析,所以大多数人在进行经济周期的分析时才会发现这项研究工作规模之大、任务之艰巨。用人来做比喻,经济周期并不像扁桃体那样,是可以分离并进行单独治疗的器官。它更像是心脏的跳动,显示了人作为有机体的最本质的东西。把这本书称为“经济周期”,是为了简明扼要地反映读者的期待,但副标题(原著中副标题为A Theoretical,Historical,and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the Capitalist Process, 可译为“关于资本主义经济进程的理论、历史和统计分析”)却真正体现了我试图要做什么。
在设定书的主题时,虽然我比其他经济学家更明显地突出了这种风格,但这种做法并不新奇。我也不认为把历史、统计和理论分析结合起来有什么新颖之处。就这一点而言,我只是顺着它们相互影响的一般趋势进行梳理,不同的是我用自己的原则和视角对这些现象进行了解释。专业读者不难看出这与我近30 年前搭建的简易理论框架的关系。初学者或非专业读者不必被这个问题困扰, 也不必为我的阐述方式与传统教义不同而烦恼,要以一种平常化的心态接受这种表述,因为从根本上说,我所阐释的内容不过是非常实用的常识。
把脚手架变成一座房子所花的时间比想象的要长,这些工作体现在我后来研究的成果中,包括在研究中补充了历史和统计的分析、开拓了分析视角等。然而,我不确定用这样的比喻表达这个研究成果是否恰当。这座房子显然还没有建完,也没有装上家具,它有太多明显的不足和许多未实现的愿望。例如, 虽然研究受到美国、英国和德国的历史和统计资料的限制很严重,但并不是所有不足中最严重的。我更愿意看到,年轻一代的经济学家把这本书看作是一个可以继续研究的起点,一个进行进一步研究的动力。

读者会发现这个论证的结构很复杂,对于这种无可非议的意见,我除了问他是否期望发现它很容易,也便无话可说了。不能为了一目了然的结果而一笔带过复杂的分析过程,我们必须仔细分析这个过程。而且,我敢在此声称, 只要分析得足够仔细,那么一次次地反复阅读、一次次地条件认定和条件分析、一次次地提出问题并质疑验证观点、一次次地推敲案例分析的细节,才能真正做到逻辑自洽。读者如果做了这些工作,掌握了这些方法,遵循了这些建议, 回答了留给他们的问题,那么在学习结束时,就能感觉到自己已经真正掌握了《经济周期》副标题所显示的内容了。

在这方面没有捷径可走,我也已尽所能,确保愿意花时间的普通读者能够沿着这本书所描绘的路径认真读下去。为实现这一目标,我会加入一个介绍性的章节,并注重将专业术语赋予常识性含义,尽量做到最大程度的简化。
我不提出任何政策性建议,也不推荐任何规划,对于只关心这些问题的读者,可以把本书放在一边不用阅读了。但这不能说明我对本学科的社会责任漠不关心,也不能说明这本书(包括其历史部分)与当今的热点问题毫不相关。这个时代最缺乏也最需要的是人们对所关心事物做决策的过程的理解——人们关注它,并决心控制它,但是却不理解它。为了增进这种理解,需要为解决这些事情提供分析工具,并对这些过程进行合理的解释。增进对某一概念的理解也是科学工作者唯一有资格提供的公共服务。一旦提供了这种服务,每个人都可以得出适合其自身利益或理念的切实有效的决策。这也是为什么,我的分析框架无论是保守者还是激进者都可以用来做推论的依据, 就像同一套工程原理或医学知识可以用于多种用途一样。
但是,对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过程的科学分析很容易造成这种印象:分析者“主张”让这个过程单独存在。这种印象会成为我和大多数读者之间的另一个沟通障碍,除了在论证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产生的障碍,更重要的是论证过程本身就是对旧有思维习惯的挑战。为了消除这种障碍并清晰表达我的意图,我的分析不支持任何“自由放任”的一般原则,有时我会做出自己的评价, 尽管我并不认为这些评价本身是有吸引力的或是切题的。
我有自己的研究视角。在做这项工作的过程中,我从很多研究者的前期成果中获益良多——事实上,在过去二三十年经济学家所做的研究中,几乎所有研究者都以这种或那种方式涉及经济周期问题。我一直在努力将研究水平接近的相关研究融入我的论证中,目的是对已有研究有所推进,在我认为重要的研究方向上补充了足够的参考文献(尽管有些文献在研究过程中受到了启发但没有引用)。但对于经济周期的一般理论标题下的文献,我不能这么说。当然,在1934 年之前,对商业部门提出的事实和观点已经进行标注。但没有标注个别作者的常规观点,因此,许多我非常尊重的作者的名字没有出现在我的参考文献中。然而,大多数读者会错过对此后出版的几篇重要的相关论文的评论,尤其是自凯恩斯先生、哈伯勒教授和哈罗德先生之后出版的论文。这本书的计划和目的就是为了说明,我不想通过阐述我的观点来影响读者的判断和选择。因此,将我的分析方法与其他方法进行系统比较的工作,留给读者自己去做,对于读者来说这应当是自发的行为。对于这样的读者,我充满赞赏之情,我可以保证,在这三本书面世时,我不会改变已经写的或计划写的这个初衷。还需要补充一点,就事物本质而言,有些段落读起来像是对他们的抨击,但我的本意并不是这样。
本书中关于总结部分的工作是由哈佛大学社会科学研究委员会的一系列资助促成的。大部分制图和计算工作都是在该委员会的统计室完成的。在此, 对其工作人员,特别是其负责人吉尔博伊(Gilboy)女士表示感谢。
我得到了三位研究助理的帮助,我怀着感激之情记住了他们的合作。同时感谢菲尔茨(Fields)博士在开始时提供的帮助,以及做的许多烦琐的数据挖掘工作;密歇根大学教授的埃德加·胡佛(Edgar M. Hoover)博士继承了他的工作,继续进行数据挖掘并细心打理着这部著作,贡献了几项独立的研究成果及宝贵的批评意见;宾夕法尼亚州罗斯蒙特学院的爱丽丝·伯纳夫(Alice Bourneuf)博士负责最后阶段的工作。卡尔·托马斯(Carl E. Thomas)博士, 虽然主要在其他方面与我合作,但在与货币和银行统计领域有关的个别问题上给予了帮助。
我使用了各种由个人途径制作或发表的素材,必要的许可总是最容易获得,并且在每个案例的附录中进行了确认,在附录中我收集了用于制作图表的素材的描述。希望借此机会感谢所有慷慨帮助我完成任务的作者、研究所和出版公司。
然而,这种致谢未能充分表达我在某些情况下该做的事情。像我这样的个人努力非常依赖于这些著名机构所做的出色工作,这些工作为所有人提供了各种可能性,这在20 年前是想都不敢想的事儿。甚至不管是否愿意, 他们也几乎承担了出版这本书的责任。关于其中特定观点的引用,对以下机构和个人表示由衷的感谢:哈佛经济学会的开创性工作、国家经济研究局、联邦储备委员会和纽约联邦储备银行的研究部门、恩斯特·瓦格曼(Ernst Wagemann)教授和他创建的联合经济研究所、伯恩哈德·哈姆斯(Bernhard Harms)教授和安德烈亚斯·普雷多赫(Andreas PredÖhl)教授,以及世界经济研究所、伦敦和剑桥经济服务局和其他几家机构。
在这漫长的工作中,必须要提到在教授一群思维活跃的研究生的过程中得到的积累对我产生的积极影响。然而,应该特别感谢哈佛大学的克拉姆(Crum)教授和哈里斯(Harris)教授、加利福尼亚大学的戈登(Gordon)教授, 以及波恩大学的克劳辛(Clausing)博士给予的帮助和建议。

约瑟夫·. 熊彼得

译者序

2022 年对我们而言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在所处城市的严峻疫情下,我们完成了《经济周期》(1923 年首版,1939 年再版)一书的翻译工作。这部书是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约瑟夫·. 熊彼特(Joseph Schumpeter,1883— 1950)继《经济发展理论》(1911 年)之后的又一伟大论著。他将经济周期放在历史的进程中,运用理论分析、图表等呈现方式,分析了资本主义经济周期性波动的原因,并通过大量的事实进行验证。由此,熊彼特完成了关于宏观经济学中增长和波动这两大主题的研究工作。本书首版的时候,凯恩斯关于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奠基性著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还没有诞生,但这丝毫不影响本书的学术地位,它是我们认识和研究经济周期无法避开的著作。
熊彼特认为,引起经济周期性波动的根本原因是干扰经济进程的外部因素。在这些外部因素中,除了诸如战争、自然因素、新地区的发现、其他国家的经济波动、本国制度框架的变化等以外,最重要的就是企业家的创新活动对经济进程的扰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经济的周期性波动就是由企业家推动的,企业家在经济进程中处于核心地位。
熊彼特首先建立了一个纯理论的分析模式,假定经济处于静态均衡中, 企业的支出等于收入,没有利息和利润。但是,为了赚取更多的利润,企业家在现实中会大胆进行创新活动。这种作为外部因素的创新会改变原有的生产函数,促使新产品的产生,带来创新利润,进而引起更多的企业家模仿。此时,社会对银行信用和生产品的需求扩大,从而引起经济繁荣。但随着与该新产品有关的经济行为在市场上广泛推广,市场竞争使商品价格下跌,导致包括最初实施创新活动的企业利润消失,银行信用收缩,经济从繁荣转入衰退。企业家的创新活动打破了原有的均衡,这种创新并不是规律性地排列在时间序列上,而是不连续且间断性地出现,创新性质的差异对经济产生的影响也不同。因此,不同的创新活动引起的经济周期的长短也不相同,这些长短不同的周期又相互交织在一起。
从经济史的视角,沿着创新活动提供的线索,引用康德拉季耶夫、朱格拉和基钦的研究成果,熊彼特将这些交织在一起的周期按层级分离出来,逐一进行分析。重大创新对经济的影响时间长,往往以长周期的形式呈现,时间跨度是18 世纪80 年代到1842 年的工业革命时期、1842—1897 年之间的蒸汽时代和钢铁时代,以及1898 年开始的电力、化学和电机时代。每一个长周期包括6 个中周期,每一个中周期包括3 个短周期。短周期约为40 个月, 中周期为9—10 年,长周期则为48—60 年。这个研究视角的实质就是通过创新与生产效率的连接,把自然科学的进展转化为经济进程的一部分,以此来对经济周期进行系统的分析。
熊彼特认为,无论我们做什么,在从时间序列的行为中得出推论之前, 最重要的是要彻底掌握这个时代、国家或行业的经济史,甚至是单个企业的发展历史。通史(社会、政治和文化)、经济史(尤其是工业史)都是不可或缺的,是理解问题最重要的前提。所有统计的和理论的资料与方法只是服从于这个前提。如果不能站在历史的角度考虑问题,其他方法将毫无用武之地。即便在今天看来,这一治学思路也值得我们在认识和分析经济现象中加以借鉴。
熊彼特在写作中喜欢大量甚至略显琐碎地引经据典,语言也较为晦涩, 即便是经过经济学专业训练的读者,读起来也会比较费劲儿。在翻译的过程中, 我们尽量使用简洁朴素的语言来表达。权衡再三之后,本译本省略了原著中作为历史资料验证的第六、第七、第十四和第十五章的内容,只将原著总共十五章中的其他十一章译出;同时省略了一些较为烦琐的标注,而只保留了那些对理解正文有用的解释性注释。对于绝大部分读者来说,想要了解熊彼特对于经济周期产生逻辑和运行轨迹的理论、历史和统计分析,这个译本涵盖了全书的核心内容,较为精炼易读。对于需要寻找源文献的研究者来说,则可以在阅读此译本的同时参考原著的详细附录。
哈尔滨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经济学研究室的汪洋、李少芳、梁笑景、杨博凯参与了部分章节的翻译工作,张乃千、郝时雨对部分译文提出了修改意见,在此表示由衷的感谢。
由于译者英语水平及知识结构的限制,译文中的错误和不当之处在所难免,还望读者批评指正。
张云辉 李石强
2022 年5 月26 日

图片【内容简介】


★著名经济学大师熊彼特经典之作。读懂经济周期,把握人生财富。现代管理学致富彼得·德鲁克,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密尔顿·弗里德曼、萨缪尔森一致推荐!

经济为什么会增长、停滞与衰退?形成经济周期的原因是什么?每一次经济周期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挑战与机遇?普通人如何读懂经济周期,实现人生和财富的跨越?

《经济周期》是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的经典著作,也是经济周期理论的重要代表作之一。该书系统地阐述了经济周期的概念、特征、原因、表现形式和调节方法,对经济周期的规律和性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分析,为掌握经济运行规律提供了理论支持。

翻开这本书,读懂经济波动的周期与规律,把握市场的趋势与起伏,成就人生与财富。

作者简介】

约瑟夫·熊彼特(Joseph Alois Schumpeter),奥地利裔美国经济学家,被誉为“现代创新理论之父”和“企业家理论之父”。他的经济学思想对西方经济学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著有《经济发展理论》《从马克思到凯恩斯的十大经济学家》《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民主》等。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经济状况和商人的预期 002
外部因素 006
外部因素的重要性 011
基本概念 013
对代表性表征的评论和处理 018
因素或表征之间的经验关系 024
第二章 均衡与经济数量的理论规范
模型的含义 030
基本问题 033
静态流量 035
均衡与理论规范 037
复杂情况及阐释 044
不完全竞争 052
经济均衡与经济波动 062
第三章 经济体系演化的原因
变化的内部因素 066
创新理论 080
企业家和企业家利润 093
货币和银行在演化过程中的作用 100
利息 114
第四章 经济的演化过程
模型的运行:第一次近似 122
基本框架 129
次级波:第二次近似 136
多个同期周期:第三次近似 152
其他波动 164
第五章 时间序列及其规范
时间变量的性质和时间序列分析的任务 184
关于趋势的不同含义 189
单一的周期性运动 195
同期波 199
第六章 价格水平
需要注意的问题 206
价格水平理论 209
实际问题 215
价格水平序列的行为分析 217
组合价格:共变的显著事实 230
第七章 实际产量与就业量
单一产量和综合产量 240
工业总产出的趋势分析 247
生产总量的周期性行为 255
就业量 263
第八章 单个商品的价格和数量
单个商品的价格和数量的关系 274
特殊案例 281
造船周期:丁伯根模型 284
企业家的价格策略 287
第九章 支出、工资和存款余额
关于货币的一些观点 296
系统支出:外部清算 301
国民收入和工资 314
存款和贷款 330
第十章 利率
回顾先前的讨论 354
各种利率的讨论 366
利率随时间变化的波动 378
第十一章 中央银行市场和证券交易所
银行及其对工业的影响 392
中央银行市场 400
国际关系的周期性问题 418
证券交易所序列 43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