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美国空军杀伤链(四)

 小飞侠cawdbof0 2023-07-05 发布于北京

基于该文章探讨

DKXX,公众号:空天大视野美国空军杀伤链的未来发展

文章承接关于美国空军杀伤链(一)关于美国空军杀伤链(二)关于美国空军杀伤链(三)

一、美国空军杀伤链的发展方向
这篇文章比较明确地指出了杀伤链的发展方向,就是构建大范围、高容量、网络化的高速杀伤链,美军现在称其为杀伤网。这一点基本上形成了共识。
但是仔细研究美军装备发展以及这一篇文章,就可以发现,美军在具体落实杀伤网方面,往往存在离散化与集中化的矛盾。

离散化。主要以马赛克战为代表,强调空中力量各平台职能单一,广泛分布在战场空间范围内,每个都是低成本、可消耗的平台。这一理念产生的代表主要包括各类无人平台以及非传统平台。

从目前无人平台的发展来看,美国提出了协同作战飞机理念,研究发展了无人机系统簇,比如“干杯”(gambit)系列无人机,这种无人机系统簇,强调在同一平台下,根据任务分别设计可挂载多类探测类载荷的长航时无人机、可携带多型空空导弹和主被动传感器的“僚机”类无人机以及长航时穿透型无人机。从表面上看,这一类无人机具备多任务执行能力,但是在实际运用中,往往仅承担诸如侦察、打击、评估、通信中继等相对单一的作战任务。这种装备发展模式的好处在于,统一平台,利于减少基础研发费用;模块化研发,利于快速转换任务模式;开放式架构,利于快速迭代升级。他们在作战运用方面的好处在于,去中心化,提升杀伤网的韧性;大规模存在,增加对手决策难度;低成本化,降低作战成本;功能快速转换,提升杀伤网灵活性。

非传统平台的发展也同样非常迅速。美国空军考虑到未来的太平洋某处的作战环境,逐步转变传统支援保障平台的作战任务,由配角逐步走向舞台中央,担负一些核心作战任务。比如,2021年7月14日,美国空军战略发展规划和实验办公室,公布了“迅龙”弹药托盘系统,并在演习中成功进行了杀伤链闭环模拟实验。这种托盘可以兼容多种运输机平台,且无需平台复杂改装即可完成新型作战任务。作战中,运输平台摇身一变,成为大容量武库机,对目标实施饱和打击。2022年“黑旗”军演中,美军首次试验了基于SUV的移动指挥控制平台,并通过敏捷战斗部署实现移动指挥控制平台在强对抗环境下的快速部署与撤离。上面介绍的两类,实际上就是将运输机改为预警机和打击平台,可以预见类似这种非传统平台的使用更多。

      集中化。按常理来说,集中化并非美军首选,特别是经历了F-22、F-35的痛苦研发历程,美军应该认识集中化带来的弊端。但是这种常理并非正确。如果细研究美军F-22和F-35为什么会存在很多问题,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模块化、开放式研制做的不够好,如果他们能够吸收无人机研制发展的经验,可能F-22和F-35的研制成本会进一步降低。

但是这其中可能会存在另一个问题,就是集中化带来的杀伤网僵化、空中作战链路重心突出等问题,这些正中“system destruction warfare”下怀。如何破解这一问题,这一篇文章站在五代机的角度,进行了探讨。

在这其中,可以看到美国若有若无地强调集中化发展杀伤网的影子。比如:

“更小型的武器=更多杀伤链。一架飞机内部携带的武器越多,每架次飞机能闭合的杀伤链就越多。”也就是说如果五代机挂载的武器数量越多,就能够完成多次杀伤链的打击行动;如果五代机挂载的武器种类越多(有反舰、有打跑道的),那么就能够完成多种不同的杀伤链。从这个角度来看,美国空军对五代机的作用发挥还是寄予厚望的,希望其能够在打击端发挥重要作用,成为多种杀伤链的共同末端,就像几十条线共同穿过一个针眼一样。
 “高效态势感知。......第五代飞机具有极其复杂的传感器、信息融合和极先进的人-机接口(PVI),加速了杀伤链的每个步骤......”如果上一个式体现在五代机在打击环节中的作用,这一句话实际上表明了五代机可以在杀伤网中的多个不同环节发挥作用,就相当于杀伤网的很多工作,让五代机就可以完成了。
综上,未来美国空军必然会由杀伤链走向杀伤网,但是其具体的实现路径并不相同。产生这种问题的根本原因是美国空军武器装备种类多样,新老交替,难以满足未来杀伤网作战需求。因此,美国空军需要充分发挥现有各型武器装备潜能,因装备而异,因对手而异,因环境而异,灵活构建杀伤网组织架构和运营模式。这是美国空军杀伤网的具体构建思路,切不可以偏概全。
未完待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