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平凡的世界|孙少平注定不同寻常,看他做的这些事就明白了

 陈想读名著 2023-07-05 发布于浙江

本文解读《平凡的世界》第一部第五十二章。

这里来说说孙少平的教书生活。自从他在二爸孙玉亭的帮助下和田润生一起到村学校初中班当老师后,不知不觉已经快一年了。

这一年来他在家吃饭,尽管家里光景仍很不景气,粮食不够吃,伙食当然好不了,但已不像在原西中学读书时候那样吃不饱了,身体的变化很明显,“个头又蹿高了一截,眼看着撵上了他哥”,且“身子骨明显地壮实起来,成了一位引人注目的漂亮后生”。

同时,不要忘了田晓霞曾经评价说少平有“气质”,那是一种“有文化的素质”,两者一结合,就使少平“各方面都给人一种很不一般的印象”——作者说了,“在农村,这样的后生往往成为年轻姑娘们所暗暗爱慕的对象”。

并且,少平自觉对这个烂包的家有了一些帮助,让他感到“自己真正成了一个大人”:

这一年里,他挣的工分和大哥一样多;而且每月那几块钱的补贴,把家里的账债也偿还了一部分。近二十年来,他都是向家里索取。现在,他终于给家里贡献一点什么了。

工作方面,少平“在双水村学校,他带初中班的语文和全校各年级的音乐课”,那个年代不像我们现在这么卷,分数不会看得那么重,我们也没看到书中写到教出了几个高分学生,但是凭着我们对他个性的了解,他肯定是认认真真对待这份职业的。

与同事相处方面,也是不错的。其实学校总共就四个教师,个性都不一样。

金成是副书记金俊山的儿子,有“一副小康人家的自满”,有点俗气,爱出风头,不过又跟他父亲一样“一般说来都是忠厚的,不会借机欺负别人。在不损害自己的情况下,也不眼红别人有能耐。他尊重孙少平,但不能成为知心朋友”。

田润生是少平的同学,那是很熟悉了, 不过交往不密切;他和父亲不一样,“性格比较随和,心中也没什么城府;遇事随波逐流,但从不胡作非为”。

女教师姚淑芳年龄比他们三个都大,是本校唯一的公派教师,也是个漂亮的女人。特别是,她是地主的后代金光明的妻子。所以总体上她谨慎、自爱,“无论公事还是私事,都做得干干练练,无可挑剔”,给人感觉“不属于这个天地,就像外面来的一个女工作人”。

此前说到过,由于孙玉亭带人砸过金家,所以金、孙两家是有仇的,但是姚淑芳和孙少平都是文化人,“自觉地超越了农民狭隘的意识,在高一级的层次上建立了一种亲切的信任关系”。

就是说,同事之间,少平和姚淑芳的关系最好。甚至,他们亲切、信任的关系有把两家人的疙瘩都化解开的趋势。这是从少平上门为金光亮的儿子金三锤辅导功课开始的。

因为这个孩子“数学不错,但语文很差,连篇简单的作文也写不好”,当时已临期终,少平很着急,就和姚淑芳商量要利用晚上时间到金家去好好开导一下。

本来嘛,给成绩不好的学生开开“小灶”是很平常的事,但由于上面说到的原因,少平这举动却很不平常,“孙家的人要进金光亮家的门,这可是村里的一条大新闻”:

自从孙玉亭在“文化大革命”初带着造反队,把金家三兄弟的家砸得像破庙一般以来,十来年里这家人就和孙家断绝了交往;甚至面对面碰上也不打个招呼。现在,孙玉亭的侄儿竟然要到金光亮家给他的儿子去辅导作文,对于双水村的公众来说,就像基辛格第一次去中国那样富有爆炸性。


而姚淑芳则非常高兴,因为她早就觉得两家不相往来的关系太不正常了,只是她多年来并没有勇气来打破“家规”,如今少平主动提出走进金家大门,“表现了如此豁达的精神”,实在太令她感动了。

金光亮一家呢,两口子“见孙玉亭的侄儿进了自家门,猛一下反应不过来这是怎么一回事,竟然呆住了”,经弟媳妇一说,“尽管他们对孙家的人有一种别扭情绪,但还是热情欢迎'敌方’来的这位友好使者”。

孙家人这边,其他人是不以为异的,就是孙玉亭对侄子“丧失阶级立场”的行为很是恼火,几次口出怨言,但是少平回答他的只是一句话:“我的事你不要管!”

这让玉亭同志感到自己的权威受到威胁;事实上,孙少平确实已经跟他这一代不一样了!

当然了,少平最重要的交往,并不在学校。你肯定想到了——仍然是田晓霞:

这期间,孙少平倒一直和田晓霞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尽管他们不是谈情说爱。晓霞不失前约,过一个星期,就给他寄来一叠《参考消息》;并且在信上中外古今海阔天空地谈论一通。她在原西城郊插队,实际上除过参加劳动外,就住在城内的家中。少平去过几次县城,在她那里借了不少书……

这期间,少平也曾收到过几封“恋爱信”,大概同样也是你能猜到的,就是毕业时给他写过信的侯玉英。只要跟她结婚,少平马上就能成为城里人。

少平对此尽管也有“一种温暖和美好的心情”,因为他尊重那个勇敢地表达感情的女孩,但对侯玉英毫无兴趣,读信后就跟第一次一样烧掉了,但后来又觉得“不能藐视和嘲弄跛女子的一片热心”,就回信委婉地拒绝了她。

我相信,少平对侯玉英没兴趣,除了她的身体残疾之外,恐怕更重要的还是因为他有一个“女神”——田晓霞:

对于孙少平来说,目前田晓霞就是他生活中最重要的一个人。在某种意义上,这个女孩子是他的思想导师和生活引路人。……在田晓霞的影响下,孙少平一直关心和注视着双水村以外广阔的大世界。……他自己身在村子,思想却插上翅膀,在一个更为广大的天地里恣意飞翔……

由此,我们已经可以看到,孙少平必将离开这小小村庄,去经历外面的风雨:

即就是外面的世界充满了风险,也愿意出去闯荡一番——这动机也许根本不是为了金钱或荣誉,而纯粹出于青春的激情……

令少平激动的是,晓霞遵守诺言,回双水村来了,并且到他们家吃了一顿午饭!这在双水村实在是一件比少平到金家的“破冰之旅”更具有爆炸性:

一切齐备以后,少平立刻到田福堂家去叫晓霞。晓霞就愉快地和少平肩并肩相跟着到他家来了。在两个人经过村中的时候,许多人都站在院边上惊讶地观看和议论着。人们似乎意识到,他们村不知不觉地又出了一个人物!

这令田福堂也犯了嘀咕:“他怎么也不明白,孙玉厚的两个儿子,身上是不是都有魔法?他女儿曾经那么迷恋过孙少安;现在,他的侄女怎么又和少平搞得如此热火?”

世事真的要变了。

这个时期还有两件事要记录一下。

第一件是高考恢复了,少平和他高中时的同班同学都去应考了,但一个也没考上,田晓霞也没考上。可不要因此看不起他们,正如我们此前已经说到过的,他们的中学时期,根本没有好好读过书,基础太差,所以“这结果很自然,没有什么可难受的”。不同的是,像晓霞这样有条件的,可以复习再考,并且成功考上了大学;而少平却从此与大学梦说再见了。

第二件,是金波到青海当了一年的兵,突然回来了。这并不是退伍,而是他违反纪律和一个藏族姑娘恋爱,被部队打发回来了。

孙少平并不在意这个“浪漫的传闻”,他了解自己的朋友,知道他是个“不凡俗的人,而且情感又非常丰富,这传闻也许有很大程度的真实性”,但既然金波不提,他就不问。

他不是个八卦的人。当然,他完全能够感受金波的痛苦,因为“每天临近黄昏的时候,这位复员军人却常常一个人穿上那件军大衣,神秘地爬上金家湾后面的神仙山,在山野里孤魂一般游荡着”,反复唱那首青海民歌:“在那遥远的地方,有位好姑娘……”

以后我们将会听到金波亲口讲述的他与那位藏族姑娘令人心碎的故事,也将看到他为了寻找那位“好姑娘”而独赴远方故地的行动,这里就先打住吧。

最重要的是,我们已经从这些生活的片段里,进一步感受到了孙少平的不同寻常,对他后来做出不同寻常的选择,会有了基本的理解。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