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俪松居守珍—— 一门风雅 绘事绵延丨中国嘉德2023春拍

 新用户8926AVU2 2023-07-05 发布于北京

 继2003年、2013年、2019春俪松居长物之后,此次中国嘉德三十周年庆典春拍之季,古典家具及工艺品部非常荣幸再次得到王世襄先生家属的信任和重托,呈现《俪松居守珍——王世襄先生藏书画工艺品》重要专场,其中中国书画、《营造法式》手绘图稿、古琴、葫芦、鸽哨、蛐蛐罐等多为王世襄、袁荃猷先生最为珍爱之作,呈现出王老、袁老一生所学、所好、所玩、所赏,首次呈现,是为难得的一场文化盛宴。

文章图片1

  王世襄先生的好友启功先生说他是一位“最不丧志的玩物大家”,他的玩物既有广度,又有深度。“先说广度。他深通中国古典文学,能吉文,能骈文;能作诗,能填词。外文通几国的我不懂,但见他不待思索地率意聊天,说的是英语。他写一手欧体宇,还深藏若虚地画一笔山水花卉。喜养鸟、养鹰、养猎犬,能打猎;喜养鸽,收集鸽哨;养蟋蟀等虫,收集养虫的葫芦。玩葫芦器,就自己种葫芦,雕模具,制成的葫芦器上有自己的别号,曾流传出去,被人误认为古代制品,印人图录,定为乾隆时物。再说深度。他对艺术理论有深刻的理解和透彻的研究。把中国古代绘画理论条分缕析,使得一向说得似乎玄妙莫测而且又千头万绪的古代论画著作,搜集爬梳,既使纷繁纳入条理,又使深奥变为显豁。读起来,那些抽象的比拟,都可以了如指掌了。”

  王世襄先生从小具有的审美情趣以及他对中国传统艺术的热爱,都源自他的母亲和舅父们的艺术素养和人文追求。他曾经说道“母亲及舅父们,对我的人生轨迹和一生追求之事业,无疑有很深刻的影响,如缺少了这样的家学,我的人生将可能是另一种方向。”

文章图片2

金章(1884-1939)

  王世襄的母亲金章(1884-1939),字陶陶,号陶陶女史,别号紫君。出生在浙江南浔,金家作为“八牛”之一财力雄厚,祖父、父亲皆从事商业,且与洋商洋行多有交往,视野宏阔。金章1898年入读上海中西女塾;1902年跟随长兄金城、二兄金绍棠、三兄金绍基负笈英国留学,就读伦敦国王学院(King’s college)学习西洋美术,1905年归国,尔后孜孜以求专心习画。

文章图片3

Lot 4538

金 章(1884-1939)

皑树寒鸦图

立轴 绢本水墨

戊申(1908年)作

102.5×40.5 cm.

题识:皑树寒鸦,戊申仲夏归安女士金章。

钤印:陶陶、陶陶任行乐

说明:作于1908年,金章时25岁。

签条:金陶陶女史皑树寒鸦真迹

出版:王世襄著,《自珍集:俪松居长物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第151页。

文章图片4

出版书影

  1909年,远嫁北京与王继增结为伉俪。王继曾与金章,有着同样的教育背景,都曾先后在上海西式学堂就读,后又留学欧陆,同样对文化与艺术充满热爱。新婚不久,金章便随先生同赴法国,得以领略欧洲艺术文化之都巴黎的艺术风貌。居法时期,金章可以随时游览各大博物馆、美术馆仔细揣摩世界名画佳作、文物古董,获益良多。

文章图片5

Lot 4539

金 章(1884-1939)

金鱼图

立轴 绢本设色

辛亥(1911年)作

52×30.5 cm.

题识:

(一)檀栌粉堵摇鱼影,此和靖先生咏西湖句也。侨寓巴黎偶写此意,令人油然动故国之思。公度先生雅令即政。辛亥二月陶陶金章。

(二)先慈作此轴于辛交革命前夕,侨寓巴黎。当时政事纷荡,故有故国之思也。丁丑重阳,王世襄敬题。‍

钤印:紫君

签条:陶陶女士金鱼轴 作于辛亥二月

说明:1909年,金章与王继增结为伉俪。王继曾字述勤,1882年出生于上海,民初外交官。早年入上海南洋公学学习,接受“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新式教育。1902年,随中国驻法公使孙宝琦至巴黎进修,先后入法国高等学校及巴黎政法大学,学习外交与公共事业。1909年毕业归国,起先担任张之洞的秘书,不久改任驻法留学生总监。民国成立后,王继曾回国供职于北洋政府外交部,1914年,任外交部政务司司长;1920年,调任墨西哥公使兼古巴公职。尔后,随时局变化,王继曾无意政府工作,才渐渐淡出了政界。1909年,金章与王继曾新婚不久,同赴法国,得以领略欧洲艺术文化之都巴黎的艺术风貌。居法期间,金章可以随时游览各大博物馆、美术馆仔细揣摩世界名画佳作、文物古董,获益良多。此件正是创作于巴黎时期。

王世襄先生《自珍集》记载1997年秋傅万里持此轴来,代人乞题。2000年冬,又经傅万里代为购得此轴。

出版:王世襄著,《自珍集:俪松居长物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第153页。

文章图片6

出版书影

  前后两次游学,金章精通英语、法语,绘画受到西方现代美术表现风格的影响,画艺更为精进。尤其鱼藻绘画,结合西画的手法,发扬中国画传统写意的同时,注重立体感和光影效果的表现,她的金鱼作品,层次丰富、生动自然,在当时画坛独树一帜。其兄金城曾评价说:“自游学欧洲,遍观彼邦文物后,画益进……视古人竞不多让。” 1920年金城与多位画坛名宿发起成立中国画学研究会,金章担任画会鱼藻类指导。

文章图片7

Lot 4531

金 章(1884-1939)

水鸥图

立轴 纸本设色

约1925年作

131×32 cm.

题识:

水鸥一种,产近北极。瑞典人弋为衣帔,吾华则罕所觏也。往岁游欧洲时曾经寓目,戏图小帧。吴兴金章。

钤印:陶陶

签条:陶陶女士花卉屏 柳岸鸭卯256,1条。

说明:王世襄先生《自珍集》记载此件无作画年月,约绘于1925年前后。

出版:王世襄著,《自珍集:俪松居长物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第157页。

文章图片8

出版书影

文章图片9

Lot 4532

金 章(1884-1939)

牡丹菊花图

立轴 纸本设色

丙寅(1926年)作

99×31 cm cm.

题识:丙寅春仲,吴兴金陶陶女士写。

钤印:王印金章

签条:吴兴金陶陶女士菊花

说明:王世襄先生《自珍集》记载此件作于1926年,先慈43岁。两花不同时,随意写之,不受节令限制,亦雪中芭蕉意也。

出版:王世襄著,《自珍集:俪松居长物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第158页。

文章图片10

出版书影

文章图片11

Lot 4533

金 章(1884-1939)

水滨鸲鹆图

立轴 绢本设色

丁卯(1927年)作

132×65 cm.

题识:

(一)丁卯仲夏吴兴金章作

(二)盘空振翮,海水无情天一碧。彴略巉岩,得似钗梁藻井前。投林倦矣,睥睨西风应作计。写入丹青,息溟图南意不胜。减字木兰花题似。陶陶十嫂正拍,尊嶽宣南旅次。

钤印:金氏陶陶、尊嶽之印

签条:金陶陶女士画水滨鸲鹆 丁卯夏五月装

说明:赵尊岳(1898-1965),原名汝乐,字叔雍,斋名高梧轩、珍重阁,江苏武进人,词学家。赵家上海巨绅之一,父亲清末民初政治家、立宪派的代表人物赵凤昌,是晚清重臣张之洞的幕僚和心腹,晚年寓居上海,在南北和谈中起了重要作用。赵尊岳毕业于上海南洋公学,历任《申报》经理秘书、行政院驻北平政务整理委员会参议。师从清末民初四大词人之一况周颐,后学有成就,名重词林,与词界前辈如朱祖谋、周庆云、冒广生、叶恭绰,和同辈词人唐圭璋、龙榆生、夏承涛等多有来往,相互唱和。他热心词学学术,参加沤社、声社等词社的活动。著有《明词汇刊》、《珍重阁词集》、《和小山词》、《炎洲词》、《填词丛话》等,其作品收录于《高梧轩诗全集》。赵尊岳友朋众多,除词界同道,往来较多的有:父辈世交如郑孝胥、熊希龄、屠寄、章士钊;书画界吴湖帆、谭泽闿;京剧界王瑶卿、齐如山、李释戡、贾璧云,尤与梅兰芳过从甚密。其妻王季淑(190-1966),工诗善书法,福州望族,父亲王仁东曾任光绪时内阁中书,其弟王继增,为王世襄先生的父亲。

出版:王世襄著,《自珍集:俪松居长物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第159页。

文章图片12

出版书影

文章图片13

Lot 4534

金 章(1884-1939)

杨柳葡萄鸲鹆图

立轴 纸本设色

戊辰(1928年)作

131.5×65 cm.

题识:戊辰夏六月仿宋人设色法,吴兴金章作于宣南。

钤印:陶陶

签条:吴兴女士陶陶金章画杨柳葡萄 丁卯夏日装

说明:王世襄先生《自珍集》记载此件作于1928年,先慈45岁。

出版:

王世襄著,《自珍集:俪松居长物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第160页。

《艺林月刊》第四十期(《王金陶陶女士高柳鹧鸪》),第10页,1933年。

文章图片14
文章图片15
文章图片16

出版书影

文章图片17

Lot 4535

金 章(1884-1939)

金鱼图

立轴 绢本设色

戊辰(1928年)作

55.5×39 cm.

题识:戊辰秋九月吴兴金章作于宣南。

钤印:陶陶

签条:吴兴金陶陶女士画金鱼

说明:王世襄先生《自珍集》记载此件作于1928年,先慈45岁。

出版:王世襄著,《自珍集:俪松居长物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第161页。

展览:教育部第一届全国美术展览会,第1603号,1929年。

文章图片18

出版书影

文章图片19

Lot 4536

金 章(1884-1939)

禾雀图

立轴 纸本设色

己已(1929年)作

166×40.5 cm.

题识:雀喧禾黍熟,己已仲秋吴兴金章画。

钤印:金陶陶画印

签条:金陶陶女士麻雀

说明:王世襄先生《自珍集》记载此件作于1929年,先慈46岁。

出版:王世襄著,《自珍集:俪松居长物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第162页。

文章图片20

出版书影

文章图片21

Lot 4545

金 章(1884-1939)

春江水暖图·行书诗文

成扇 水墨纸本

已巳(1929年)作

46×17.5 cm.L: 30.7 cm.

题识:

(一)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已巳初夏写付襄儿,章。

(二)丁卯仲冬,浮海北行留宣南弥月,杂写诗似。‍

钤印:陶陶

释文:望中未许专上壑,梦畔还疑意旧游。今日翠 山下路,犹堪沈醉送残秋。已穷车足日骎骎,抛郤前岩意更染。老栝自宜千尺榦,垂杨犹曳万丝金。赢驴载客意侵为,绕尽岩溪趁晚阴。僻径好循乌桕路,幽棲应共白云心。霜树红消压画檐,山眉翠映入花廉。残阳更许西风曳,带影团圝墖一尖。珍重年时约再来,剧怜题碣渐蒿莱。不辞黄叶行吟路,醊酒西风罨绿苔。离苑幽芳草没局,长廊绕尽一痕青。珊珊環珮无多美,换取涛松著意听。寝殿前头石一庭,片云堆雪各珑玲。无多清秘人闲世,残劫应留北宋铭。

说明:

扇骨古方头,庙门肩。大骨镌刻行书诗文:“褒斜不容幰,之子去何之。鸟道一千里,猿声十二时。官桥祭酒客,山木女郎祠。别后同明月,君因闻子规。”落款:素川镌。诗文出自唐代王维《送杨长史赴果州》。

王素川,名浚,清道光年间江苏吴县(今苏州)人。工书法,善刻印和刻竹,摹刻古金石文字于扇骨上,极为工致。现上海博物馆收藏有其所刻竹扇骨一柄,上浅刻小行书《兰亭序》全文,极为精致。

文章图片22

Lot 4537

金 章(1884-1939)

杨柳群燕图

立轴 纸本设色

约1930年

172×47 cm.

签条:陶陶女史绿杨群燕图轴

说明:王世襄先生《自珍集》记载此件花鸟屏之一,因病未完成。亦未题跋。约作于1930年前后。三舅父之子,表兄金勤伯曾临摹此幅。

出版:王世襄著,《自珍集:俪松居长物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第163页。

文章图片23

出版书影

文章图片24

Lot 4580

吴昌绶(约1867-?)

行书五律诗

立轴 水墨纸本

丙辰(1916年)作

89×27.5 cm.

题识:紫君世妹垂索拙书,是日见其二儿,戏为小诗赠之,并奉述兄一笑。丙辰花朝仁和吴昌绥。‍

钤印:伯宛、昌绥

释文:我爱巴黎好,生从瀛海涯。青春正妍美,明戏杂飞嬉。梨栗陶通子,筼筜李衮师。乌黄蹔牵拂,谢舅款关时。我爱长安好,频来道韫庭。采衣儿玉雪,画笔母丹青。柳雀坐相语,萍鱼静可听。学涂休涴壁,日侍砚花馨。

签条:吴昌绶先生条

说明:

王世襄先生《自珍集》记载兄世容,幼名巴黎,不幸早逝。“瀛海涯”言兄生于法京。五六两句,典出陶渊明诗“通子垂九龄,但觅梨与栗”及李义山诗“衮师我骄儿,美秀乃无匹”。“谢舅”谓北楼先生,因来叩门而牵系家犬。

襄生于北京,幼名长安。柳雀、萍鱼,谓先慈工绘事。“学涂休涴壁”,因见襄随地涂鸦,须防画到墙上。可见当时顾皮相已毕露。“紫君”,先慈四十岁前曾用別名。

昌绶先生字伯宛,号甘遁,又号词山、印丞,晚号松邻,室名双照楼,浙江仁和人。工诗词,为近代藏书家及校勘家,有《松邻遗集》十卷传世。伯宛先生长北楼先生十岁,在京时颇多交往。

出版:王世襄著,《自珍集:俪松居长物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第164页。

  对于王世襄先生而言,除了母亲的身教言传外,大舅父金城、二舅父金绍堂、四舅金绍坊等,都对他极具影响。

文章图片25

金城(1878-1926)

  金城(1878-1926),又名绍城,字拱北,号北楼。工山水、花卉,精于摹古,是二十世纪北方画坛领袖。1905年归国后,任上海公共租界会审公廨议员,1906年改任农工南部商务司,后历任大理院刑科推事、监造法庭工程处会办、民政部咨议等职。入民国后,先后担任国会议员、国务院秘书、蒙藏院参事等职,仕途可谓一帆风顺。1920年,由金城、周肇祥、贺良朴、陈师曾、陈汉第、萧愻、徐宗浩、徐燕荪、吴镜汀、陶瑢等二十余人发起成立中国画学研究会,以“精研古法、博采新知”为宗旨,提倡学习宋元及南北各家,不专宗四王,反对革新派的革新。名誉会长为周肇祥、会长为金城、副会长为陈年、徐宗浩,聘请陈汉第、胡佩衡、溥雪斋、溥心畲、张大千、黄宾虹、萧俊贤等人为评议,进行对传统绘画研究的教学活动,除每月逢三、六、九日开会观摩,组织画家参加中日绘画联合展览。中国画学研究会影响巨大,是民国期间北方地区规模最大、持续最久的艺术社团。

文章图片26

Lot 4540

金 章(1884-1939)、金 城(1878-1926)、

俞 明(1884-1935)

鱼石桃花图

立轴 绢本设色

庚申(1920年)作

119×48.5 cm.

题识:庚申秋日陶陶金章写鱼藻。

钤印:紫君金章、拱北画桃花、金城、巩伯、俞明补石

说明:王世襄先生《自珍集》记载作于1920年,先慈37岁。此帧三人合作,而全图构思当出北楼先生。其程序为北楼先生先用朽炭勾湖石轮廓并画桃花,请涤烦先生依构图设计用重青画之。最后先慈画鱼藻及染水。波明鱼活,花石前后掩映,浓艳而沉着,秀丽而厚重,此画所难兼,实妙手偶得之作。

出版:

王世襄著,《自珍集:俪松居长物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第154页。

《湖社月刊》第11-12册,总281页(王金章夫人鲤鱼此帧为金陶陶女士与乃兄拱伯及俞涤烦两先生合作,女士画鱼,拱伯画桃花,涤烦画石,各画其妙,而配合适当,如初一手,艺林中不可多得之精品也。听水楼),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年。

文章图片27
文章图片28

出版书影

  在多数画家还沉浸于“四王”末流柔弱画风、或流于追踪粗率写意画风的民初画坛,金城把注意力转向从更宽广的范围、以更久远的历史眼光研究与把握传统绘画,由近及远,大量临摹清、明、元、宋的名家名作,试图通过对传统的重新审视、重新选择,“综会” 南宗与北宗、作家画与文人画(侧重功力、作家、北宗,尤其在画法上如此。但在精神、情调上,又绝不失南宗士夫画之意。求精致的刻画,重功夫与修炼,同时也求神韵与意境),开拓出一条从传统内部推进中国绘画发展的道路。

文章图片29

Lot 4560

金 城(1878-1926)

荔枝图

立轴 设色纸本

癸丑(1913年)作

132×47 cm.

题识:玉液乍凝仙掌露,绛苞初结水晶丸。陶陶三妹,索余近作,适前日自亦诗盦中归来,仿石田翁法,成此荔枝一帧,即以奉贻。年来吾妹画学猛进,今人生畏,幸有以教我。兄城,癸丑六月。

钤印:吴兴金城巩伯书画印

签条:金北楼画花果立轴 丙寅冬十二月 妹章谨装

说明:癸丑为1913年,金城36岁。王世襄出生前一年。

出版:王世襄著,《自珍集:俪松居长物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第143页。

《湖社月刊》第62册,总1009页,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年。

文章图片30
文章图片31

出版书影

文章图片32

Lot 4559

金 城(1878-1926)、陈宝琛(1848-1935)

山水书法团扇

团扇 设色绢本

乙卯(1915年)作

D: 20 cm./L: 31 cm.

题识:

(一)陶陶三妹属画,兄城。

(二)四月十四十五雨日作录,陶陶女士正之。乙卯五月听水老人陈宝琛。

钤印:拱北、弢盦

释文:畿南之山最大房,石廪层沓摩穹苍。银陀峻极古弗贵,伟此岩壑称上方。峰回涧束合林翠,森壁留罅穿天光。折盘开阖路几绝,数武一换山阴阳。岂无飞流与争道,上有栏楯临洸洋。石梯历级三百尽,复磴稍坦云屏张。庵堂七二半颓陀,错落丹碧仍相望。入门古柏俨初祖,建寺无乃真情唐。洞游岩坐絜先后,争取余晷腰脚强。径行荦确亦劳止,差喜所得堪汝偿。《同游上方山示默园宰平》摘星陀峻无由登,折旋斜上层复层。双崖前横忽中豁,杖底百里河如绳。绿阴障天导西下,磴尽始见岩栖僧。乍探洞口怯深黝,作气联臂贤吾朋。俯偻扶服仅得度,手据足抵吾犹能。稍前一罅侧身过,以火照壁龙对腾。穹窿仰视不见顶,列炬十数终凌兢。雪山欲坠塔断卧,鬼佛寻丈疑有凭。咄哉扣石备众响,笑语辄作洪声譍。燎光瑟缩益险滑,欲进却返心瞢瞢。重幽顿出眩隙景,失讶接引来燃灯。归途追忆似一梦,长觉绕耳钟吰噌。《游云水洞》

出版:王世襄著,《自珍集:俪松居长物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第145页。

文章图片33
文章图片34

出版书影

文章图片35

Lot 4561

金 城(1878-1926)

菊花图

立轴 设色纸本

丙辰(1916年)作

130×64 cm.

题识:述勤妹倩,卜宅方家园,距寓斋仅隔数武。喜昕夕之过从,悦亲戚之情话,京邑风尘,不减浔阳清况也。因写丛菊一帧贻之,聊寓靖节开径望三益之意云尔,并希陶陶三妹粲政。丙辰四月上浣,北楼金城题记。

钤印:金绍城私印、北楼所作、墨茶阁

签条:金北楼菊花

说明:作于1916年,北楼先生39岁。

出版:王世襄著,《自珍集:俪松居长物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第146页。

文章图片36

出版书影

文章图片37

Lot 4562

金 城(1878-1926)

画松轴

立轴 水墨纸本

戊午(1918年)作

138.5×45 cm.

题识:戊午十月二十日,藕庐画付善贻二甥雅玩。

钤印:北楼、金城之鉥

签条:北楼先生画松

说明:亡兄世容,1910年生于法京,幼名巴黎,号善贻,敏而好学。襄则行无好步,业荒于嬉。1920年猩红热流行,受我传染,兄竟天折。亲友乃谓“不幸死了好的,淘的倒没有事儿!”此后襄更受母钟爱,竟至嬉戏无度。1918年舅父作此帧付善贻,是年41岁。

出版:王世襄著,《自珍集:俪松居长物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第147页。

文章图片38

出版书影

文章图片39

Lot 4563

金 城(1878-1926)

苦瓜图

立轴 纸本设色

约1920年作

131.5×32.5 cm.

题识:陶陶女弟,巩伯画。

钤印:金城私印、一字拱北。

签条:北楼先生画苦瓜轴

说明:王世襄先生《自珍集》记载此舅父赠先慈花卉屏条之一,今存三幅。湖石牵牛一条只钤一印。湖石月季图有题识并钤印。意当年至少有四条,盖尚末全部完成者。作画年代约在1920年前后。

出版:王世襄著,《自珍集:俪松居长物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第147页。

文章图片40

出版书影

文章图片41

Lot 4564

金 城(1878-1926)

湖石牵牛花

立轴 纸本设色

约1920年作

132×32.5 cm.

钤印:巩伯画

签条:北楼先生湖石牵牛轴

说明:金城赠送金章花卉屏条之一,王世襄先生记载应创作于1920年左右。

出版:王世襄著,《自珍集:俪松居长物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第148页。

文章图片42

出版书影

文章图片43

Lot 4565

金 城(1878-1926)

湖石月季

立轴 纸本设色

1920年左右

131.5×33 cm.

题识:烟条涂石绿,粉蕊扑雌黄。北楼写自太傅句。

钤印:金绍城私印、金拱北

签条:北楼先生湖石月季轴

说明:金城赠送金章花卉屏条之一,王世襄先生记载应创作于1920年左右。

出版:王世襄著,《自珍集:俪松居长物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第148页。

文章图片44

出版书影

  “余髫龄即喜绘事,母舅金北楼先生在日,每值挥洒,辄在旁凝视,不觉移晷。而先慈作鱼藻,尤倚案不忍去,盖性之所好也。中学时期,暇亦尝搦管涂抹,然习也不专,终无进益,至今思之,犹日悔惜。”王世襄先生说自己:“习也不专,终无进益”,其实是过于谦虚了,以如今见到的火绘葫芦作品而言,王世襄先生只是将毛笔换成了炙热的铜针,勾勒、点染、晕渲,山水、花鸟、人物皆是惟妙惟肖,足见他深厚的绘画功力。其火画作品曾被京中养家视为三家之一。其余两家为管平湖先生和溥毅斋先生。王世襄先生自谦言之不娴六法,但以运针、火候,视两先生并不多让。

文章图片45

Lot 4550

王世襄火画葫芦四具

1935年前后

D: 7 cm. /H: 17.7 cm

D: 6.8 cm. /H: 16.5cm.

D: 6.8 cm. /H: 17.9 cm.

题签:畅安火绘天津模四个

说明:火画蝈蝈葫芦四件,均为1935年前后天津史老启等人所制。同为木模翻瓦范,因模上包纸或不包,瓦范打磨或不打磨,遂使葫芦表面不同。

(一)王世襄火画摹宋人山水天津模蝈蝈葫芦火绘摹宋人举杯玩月图,传为马远所作。

(二)王世襄火画摹王谔山水天津模蝈蝈葫芦火绘摹明王谔溪岸访友图,稍有简略,使景物周匝街接。谔四明人,浙派中之佼佼者。北宗山水皴法用斧劈,以铁笔出之,似较披麻、解索为易。

(三)王世襄火画采莲图天津模蝈蝈葫芦火绘用极热针画荷叶、柳树,温热针画柳条,拟唐六如采莲图笔意。

(四)王世襄火画封猴图天津模蝈蝈葫芦松上有蜂房,松下稚猴偎母怀以防蜇伤,吉祥图案所谓“封侯图”是也。窃以为高官贵爵,易招祸灾,未必吉祥。又假虫豸、兽畜谐声会意,亦可谓之为讽刺画也。

火画虫具,今存者仅此四件,均作于1935年前后,在燕京大学进修医预科时期。有此闲情逸兴,化学、物理各门又安能及格。各种葫芦装饰方法,予均欲一试。范制阳文模子,只有又筠款月季纹一具。半载辛勤,仅得两三具,又无上佳者,以为得不偿失,不再种植。砑葫芦曾试作两件,因易伤皮,表现能力又不如火绘,故浅尝便止。火画作品较多,且被京中养家视为三家之一。三家者管平湖(仲康)、溥僩(毅斋)及下走。予虽不娴六法,自以为运针、火候,视两先生并不多让。当年画成随手赠同好,不下数十件。近拟借还留影,竟不可得,故旧凋零尽矣……

(王世襄《自珍集》)

出版:王世襄著,《自珍集:俪松居长物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第280、281、282页。

文章图片46
文章图片47
文章图片48

出版书影

文章图片49

Lot 4553

三河刘文三火画蛐蛐葫芦、干黄倒栽油壶鲁葫芦

近代

D: 5.2 cm. /H: 9.5 cm.

D: 5.9 cm. /H: 8.2 cm.

说明:

(一)三河刘文三火画蛐蛐

葫芦身上纸纹甚多,隐约可见。文三火画山水,山石树木,桥上行人。惜因年久,葫芦色日深而火面色日浅,己模糊不清。刘显庭,晚清三河县人,所范葫芦,因叫虫出音,为人所珍,身价甚高,名日“三河刘'。当年公认三河刘葫芦之特点在:胎骨疏松,有利发声;光素无纹,但有纸纹,表皮较薄,曰“草子皮”,年久皮色变化不大,多白皮;造型有和尚头、沙酒壶、滑车、棒子等形式;保留葫芦内壁白瓤,使贴着壁上,名曰“带里子”等等。

(王世襄《自珍集》)

(二)干黄倒栽油壶鲁葫芦

干黄倒栽油壶鲁葫芦,造型矬矮,宜养本叫油壶鲁,亦可用以贮金钟。葫芦平托,直立而不倾倒,惟切去蒂柄之倒栽有之。

(王世襄《说葫芦》)

出版:

王世襄著,《自珍集:俪松居长物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第277页。

王世襄著,《自珍集:俪松居长物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3年,第160页。

文章图片50

Lot 4555

葫芦火绘人物、素葫芦共两件

清晚期

D: 6.8 cm. /H: 21.9 cm.

D: 6.5 cm. /H: 16.8 cm.

说明:

(一)清咸丰 三河刘柳叶棒子式蝈蝈葫芦

有纸纹,模痕六道隐约可见。瘦底尖,故有柳叶棒子之称。京东三河县刘某所范之葫芦曰“三河刘”。其名及年代已罕有人知。承虫友黄振风先生见告,赵子臣曾说出刘名显庭,咸丰时人,亟记之以免湮没无闻。三河刘一律光素,未见亦未闻范有花纹者。自晚清以来,身价最高,竟超出官模子倍蓰。推其故,乃因“叫虫出音”,久已有口皆碑,深人人心。

(二)清晚期 王世襄火绘人物棒子式蝈蝈葫芦

葫芦外形与玉米相似,玉米,北京俗称“棒子”,故此种葫芦又称“棒子式”。此件无花纹,惟抟泥翻范时先用纸包裹木模,故葫芦上出现不规则纸纹。以此,人或称之曰纸模子。实则只用纸糊,不能成范也。其上火绘人物,躬身稽首,拜揖之态,人物衣纹、髯发细入毫微,展现出王先生不凡的绘画造诣。此件葫芦适宜贮养小蝈蝈,其长短与札嘴葫芦相差不多,亦可用以贮札嘴。关于“火画葫芦”,王先生在《说葫芦》中写道:火画,又名火绘、火笔或烫花,其法不外乎烧炙器物表面,借焦黄之烙痕,呈现图文。至于器物质地,或纸、或竹、或缕,乃至葵扇、笋箨,皆可为用,且各有名家,而葫芦又其小焉者也。葫芦初收,皮色白皙,三五年后转黄,年愈久愈深,直至红紫。火画只宜施之色浅者,如已深黄,烙痕几与皮色相等,浑沌难分矣……

予年十七八,王珍贈我铁针二,粗香一束,学火画葫芦自兹始。王珍世居隆福寺孙家坑,自其祖始即设胡芦摊,粗知火绘,烫所谓“行活”在东西庙(隆福寺、护国寺)出售。予改其针形而自制多枚,大小、钝利各异,所画不止畜虫葫芦,兼烫鸽哨等,直至大学卒业后始知读书,弃不复作。七八年间,所画不下二百器。当年为虫友索去者己不可踪迹,所剩无几……

火面程序先用铅笔在葫芦上打稿,次用面针钩轮廓及轮廓内主要线条,再用烘针熨出阴阳向背。以上只是一般画法,贵在随景运笔,灵活变通。例如烘针可借指腕之轻重、提按之变化,画出有粗细、深浅、飘忽、跌荡等多种意趣之笔划。有如作画,一笔而兼用中锋、偏锋、侧锋。一切应依需要定画法,并无一定之常规。……火画葫芦应藏诸囊匣,或用织物包裹,避免强光照射,如此可推迟其颜色变深,保持花纹清晰。大忌摩挲盘弄,致将烙痕磨泯。

(王世襄《说葫芦》)

钤印:金绍城私印、金拱北

签条:北楼先生湖石月季轴

说明:金城赠送金章花卉屏条之一,王世襄先生记载应创作于1920年左右。

出版:王世襄著,《自珍集:俪松居长物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3年,第139页。

文章图片51

Lot 4566

祥、鸿两家制王世襄火绘松竹花卉纹各式葫芦成堂一匣

1933-1936年

尺寸不一

说明:共计十六对,均火绘于1933—1936年。其中梅花拟金俊明笔意;菊花用画针双钩,叶片用烘针平熨,叶筋用刀形薄刃针曳出,莓苔用齐头圆针点成,为一器用多种针法表现;荷花全仗叶面叶背,深浅不同,分清层次,构成画面,且可村出花朵。此为王世襄先生别出新意之作,以小葫芦作旁哨,为前所未有,特请鸿字吴子通先生所制;秋葵拟南田没骨。没骨设色全在善于用水。王世襄先生用火笔为之,意趣清雅。亦是鸿宇吴子通先生制哨。关于“火画葫芦”,王先生在《说葫芦》中写道:我幼年喜蓄冬季鸣虫,蛐蛐、油呼鲁、蝈蝈等分别贮以大小葫芦,并在葫芦上烧炙花纹,即所谓「烫花」,亦曰「火绘」,因亦施之于鸽哨。鸽哨烫花只宜烫在葫芦一类上,联筒、星排等类则无地可施。鸽哨成对,两枚葫芦肚力求高矮相似,大小相同,故购葫芦以千计,从中选配成对葫芦肚,请「祥」、「文」、「鸿」等家制成鸽哨,只漆哨口,葫芦肚则保留本色,供我烧炙,山水人物、花卉禽鱼,金石文字,无所不有。香樟为盒,横隔如阶,分行排列,以资观赏之娱。七八盒中,不止百对,其中出「祥」字之手者约十之七,出「文」、「鸿」两家之手者约十之三。春泉所制独多,故因其交件迅速,从不误期,而专就葫芦一类哨子而言,春泉实优于「文」、「鸿」两家。熙咸于《话旧》中亦曾言及,所见实不谋而合。春泉为回族人,曾特制猪八戒葫芦相赠,设非知交多年,虽馈重金亦拒而不许也。

(王世襄《说葫芦》)

出版:王世襄著,《自珍集:俪松居长物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第292页。

文章图片52

Lot 4567

祥、鸿两家制王世襄火绘葫芦成堂一匣

1933-1936年

尺寸不一

说明:共计十六对,均火绘于1933—1936年。香樟为盒,横隔如阶,分行排列,以资观赏之娱。其中火画瓦当龙纹葫芦,王世襄先生摹龙纹瓦当拓本,用马路形烘针灼热时炙出。烫绘时先沿铅笔稿画,再修补细小不足而成。哨为祥字周春泉先生制;火画兰亭序墨拓残片葫芦,祥字周春泉先生制哨。王世襄先生认为摹墨拓不难,要在打稿时钩字框准确,烫时严格沿字框运针则神采不失。只须大小两校马蹄形烘针便可善其事;火画道因法师碑墨拓残片葫芦成对,祥字周春泉先生制哨。因民间装饰画有“八破”,裂简零篇,断笺残拓,皆烬余蠹剩,水渍霉污。工笔摹绘,错叠成图,亦别有情趣。此则只能称之为一破;山水葫芦,两哨一大一小。大者寒柯萧寺,试拟龚野贤。小者远楼烟树,稍用米家法。亦是祥字周春泉先生制哨。

(王世襄《说葫芦》)

出版:

王世襄著,《自珍集:俪松居长物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第293页。

王世襄编著,《北京鸽哨》,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年,图版34。

  王世襄先生火绘葫芦集中于1935年前后,当年画成随手赠同好,不下数十件。后来待到出版,想借以留影,故旧凋零,竟不可得,唯当年火绘鸽哨,相对较多,幸大部尚存。

  人们都说,王世襄无论面对何种情况,对文物的赤子之心从未动摇,在他坚定不移的背后,是夫人袁荃猷的鼎力支持。是她,以自己的倾世才情,携手王世襄走过不凡的58年人生路,成就了一对羡煞旁人的神仙眷侣。

  自幼在祖父身边长大的袁荃猷,从小就在家馆中接受传统国学的滋润和教养,还有幸师从汪孟舒先生学习书法、绘画和古琴艺术,后来又得到古琴国手管平湖先生的悉心传授,因此培养了她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特别是书画艺术和古文物器物的浓厚兴趣。

文章图片53

Lot 4594

王世襄(1914-2009)、袁荃猷(1920-2003)

书画合璧

扇面 水墨纸本

丙戌(1946年)作

51.5×19 cm.

题识:

晴窗湘几净无尘,商榷谿山笑语频。岩麓记读轻落墨,待辳桥上著行人。丙戌(1946年)二月二日与世襄合作此扇,戏占一绝句,荃猷题记。

我写突兀山,君作枒槎树,云生山树间,是真合画处。余亦缀小诗以博荃荃一笑,鬯安。

钤印:俪松居

说明:1945年底,辗转川蜀终于回到北京的王世襄先生与袁荃猷喜结连理,开启两情相悦、琴瑟和鸣的婚烟生活。两位皆出自书香门第的大家庭,有着相同的家学素养,又同样充满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婚后的生活可谓妙趣横生。此件作品正是创作于两位新婚燕尔的蜜月时期,题跋中王世襄先生称袁先生为“荃荃”。“晴窗净几”、“谿山笑语”、“我写突兀山,君作枒槎树”,生活真的就像窗前的太平花。

出版:王世襄著,《锦灰堆》(合编本)(肆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3年,1288页。

文章图片54

Lot 4596

王世襄(1914-2009)、袁荃猷(1920-2003)

书画合璧

扇面 水墨纸本

丙戌(1946年)作

53×19 cm.

题识:丙戌二月一日荃猷临南田本,未竞世襄夺笔为是成之,襄记。

钤印:王世襄、鬯安、俪松居、世襄荃猷合书

文章图片55

Lot 4585

溥雪斋(1893-1966)、袁荃猷(1920-2003)

花卉鱼藻图

立轴 设色、水墨绢本

戊子(1948年)作

68.5×30 cm.

题识:戊子仲夏,雪斋补落花水藻。

钤印:雪斋长寿

签条:戊子仲夏,雪斋补落花水藻。‍

说明:

王世襄先生《自珍集》记载此件荃猷画鱼、雪斋先生补落花水藻,作于芳嘉园宋牧仲紫檀画案案头。

此幅花卉鱼藻轴落款戊1948年夏天,袁荃猷画鱼、溥雪斋先生补落花水藻,画面率真天然,意趣超逸,有着超越时间的隽永感。

自1945年底王世襄先生与袁荃猷完婚后,芳嘉园的生活琴瑟和鸣、平静美好。袁荃猷先生自幼有家馆教授国学,并师从汪孟舒、管平湖先生学习书法、绘画和古琴,天性娴淑、文雅。有了袁荃猷的理解和支持,王先生的工作也充满蓬勃的朝气和强劲的动力,随即全身心地投入到追缴文物的工作上,1946年12月,王世襄先生任“清损会”平津区助理代表,暂时离开身怀六甲的袁先生,受命前住日本交涉赔偿文物事宜,并出色完成使命,于第二年1947年2月押运一百零七箱善本书返回国内, 3月份即上任故官博物院古物馆科长。进入故宫博物院后,王世襄先生更是全力以赴地投入到博物院的基础设施建设当中。这一时期,王先生夫妇事业顺遂、家人团聚,幸福美满。1947年秋季,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提供一个到美国、加拿大参观见习博物馆的名额,王世襄先生在袁先生的鼓励下,接受故宫马衡院长的委派,于1948年6月份从上海登轮出发开始为期一年的博物馆考察之旅。

此幅画作落成的1948年夏天,王世襄先生大约已经出发前往北美。袁荃猷先生的生活依然平静文雅,她一边带年幼的儿子,一边弹琴、作画、整理琴谱,并写日记、书信深情的记录生活的点点滴滴。董桥先生曾经这样写道袁荃猷:“王太太跟随王先生来过香港,我熟悉她淑静的风范,也熟悉她精致的作业、画图、刻纸、写字、弹琴,样样流露了深深庭院梅影窗下的闺秀教养……”溥雪斋先生是王世襄先生夫妇最为率真、愉快的良师益友。溥伒(1893-1966),字南石,又字雪斋,曾用雪道人、乐山之名,书斋有怡清堂、邃园、净名庵、松风草堂,晚年以溥雪斋为名。清道光皇帝的曾孙。其祖父为皇五子惇亲王奕誴,父亲为贝勒载瀛,与两个弟弟溥佺、溥佐均以绘画著名,有“一门三杰”之称。松风画会即以他的号 “松风”为画会之名。溥先生幼年饱读诗书经史,能文善赋,长于书画,其山水、花鸟、人物、鞍马均具风采,兼善画兰,风神飘逸,在画坛上堪称一绝。因为曾有很多机会观摩宫中藏画,其山水常以古代名格为母本,承绪了前辈名家的某些特色,在北京画界有一定影响。用笔纯熟,无论山、树、瀑布、庙宇、人物,都能得古人之精要。其翎毛走兽似受郎世宁影响,但笔墨清新,有起讫顾盼之致,保留了中国画的传统作风。为北方京华地区画坛主流。在艺术方面溥先生颇有天赋,多才多艺,自幼学习文学艺术,擅古琴、三弦、书法与丹青。启功先生回忆:“每年当翠锦园的西府海棠盛开时,心畲先生必定邀请当时知名文人前来赏花。这是真正的文人雅集,类似这样的雅集,还有溥雪斋的松风草堂,溥雪斋先生是著名的书画家,而且精通音乐,他那里的集会多以书画、弹琴为主,俨然就是一次小型的画会或古琴音乐会。” 王世襄先生在《自珍集》中记载夫妇二人是在张伯驹先生座上认识的溥雪斋先生。这大约是张伯驹先生寓所举办的古琴雅集上认识的。1947年,管平湖、汪孟舒、溥雪斋、张伯驹、杨褒之等琴家发起组织“北平琴学社”,定期雅集,地址是张伯驹先生的寓所。后来雅集也时常在王世襄先生夫妇的芳嘉园举行。

溥雪斋先生当时所住的无量大人胡同,离芳嘉园不远,相互熟悉后,有时溥先生徒步去芳嘉园,入门坐临大案,拈笔作书画。

出版:

王世襄著,《自珍集:俪松居长物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第169页。

文章图片56

出版书影

文章图片57

Lot 4587

王世襄(1914-2009)、袁荃猷(1920-2003)

书画合璧

手卷 水墨纸本

已未(1955年)作

98.5×32.5 cm.

题识:

(一)已未春妹荃识。

(二)俚句书奉桓猷、宝玉双荃,世襄。

钤印:袁荃猷印、云间女史、俪松居、鬯安松蕤合作

释文:

(一)桓哥二十岁生日曾画松相赠,忽忽四十一年矣。今喜哥嫂挈女归国,快聚旬日,得叙阔别之情,何乐如之。爰作黄山松石小景,倩世襄题句補祝六十双寿,并订来年游山之约也。

(二)双松并肩生,亲昵似兄嫂。三女如小松,亭亭竞窈窕。久思作此图,难致从懊恼。欣逢海禁开,把晤人未老。卌载离别情,倾诉恨不早。挥毫忘工拙,只堪博欢笑。他年兄再来,共跻黄山峤。指松请试看,可似兄家照。

说明:袁荃猷先生自小在祖父母身边长大。祖父袁大放曾任东北奉天中国银行行长,外公是北洋军阀徐世昌的五弟。父亲袁表森,母徐序云,其祖籍属江苏松江(今属上海)。兄名桓猷,1939年燕京大学毕业,后留学美国,定居纽约。

文章图片58

Lot 4588

王世襄(1914-2009)

行书七绝四首

镜心 水墨纸本

甲子(1984年)作

54.5×25.5 cm.

题识:甲子除夕瑞雪初霁,畅安王世襄书于爆竹声中。

钤印:王世襄、鬯安。

释文:金云臻先生世居北京,甫及中年任职上海,近撰《饾饤琐忆》,记数十年前故都大众食品逾二百种,味形之外,并及吆喝叫卖,绘色绘声,引人入胜,使久居北京者有旧梦重温之感。值兹全国名产引入北京,而北京食品又亟待提高之际,获读斯篇,为之惊喜,对发扬祖国饮食文明大有裨益。不辞鄙俚,奉题四绝句,用以代序。不谱丰肴供御筵,寻常百姓食为天,《饾饤琐忆》何谦甚?鸿制堪称《皕味篇》!京华知味旧王孙,巷贩街摊仔细论。我亦频年縈苦忆,今朝展读梦重温。萨其马硬能伤颚,名锡桃酥竟不酥。寄语诸公齐着力,莫教今昔太悬殊!见说名珍萃国都,国都风味又何如?会看色色皆精美,盛世文明旷古无。

说明:王世襄先生家境殷实,久居京华,曾品尝过许多美味佳肴。他在几十年大起大落的人生旅程中,到过海内外的许多地方。由于他喜好交游,善于观察,刨根问底,故而在厨艺上形成了“善吃、善做、善品评”的特点,在京城文化圈内享有盛誉。他为饭馆题联,关自参加烹饪鉴定会,为菜谱写序,整理有关烹饪的古文献和他人的旧著等。金琪,号云臻,清宗室,工诗文,著书专记本世纪前期北京各种小吃,题名《饾饤琐忆》。按方以智《通雅·饮食》:“食经言五色小饼盛食盒累积日斗饤。”“斗饤”亦写作“饾饤”。又世谓文辞琐碎堆砌,不切合实际曰饾饤。故作者题名有自谦之意。1984年王世襄先生将书稿推荐给博文书社,到1989年5月出版,书首刊有王世襄题写的七绝四首。

著录:王世襄著,《京华忆往》,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0年,316-317页。

文章图片59

Lot 4589

王世襄(1914-2009)

行书望江南

‍镜心 水墨纸本

甲子(1984年)作

54×25.5 cm.

题识:甲子除夕瑞雪初霁,畅安王世襄书于芳嘉园灯下,时爆竹正喧也。

钤印:王世襄、鬯安

释文:望江南,漳州古名芗城,近随政协参观团至此,喜作小词。芗城好,何事誉瀛寰,仙子化身千百亿,翠衣玉靥绾金鬟,春色满人间。芗城好,此地是摇篮,固守金汤攻霹雳,中华巾帼胜奇男,夺得冠联三。芗城好,五里百花村,盎钵成行红上屋,枝柯交亚绿盈门,一路赏花人。芗城好,古寺说南山,石佛庄严垂宝络,铜钟斑驳隐钗钱,相对两悠然,寺以石佛铜钟闻,名相传钟楼铸石,成投入贫妇乞儿所献钗钱乃合今尚有迹可寻佛殿明人联有亘天亘地悠然句。芗城好布袋木头人粉墨笙歌声色丽悲欢离合意情真一手弄乾坤。芗城好嘉馔爱南闽胶汁沃蟳红胜炽柿霜蒸芋白于银谁复忆鲈莼。

文章图片60

Lot 4590

王世襄(1914-2009)、袁荃猷(1920-2003)

书画合璧

镜心 水墨纸本

辛酉(1981年)

65×34.5 cm.

题识:漫道是花中富贵有续冰雪精神,辛酉五月,荃猷为天山雪莲写照,世襄题。

钤印:鬯安松蕤合作

文章图片61

Lot 4593

王世襄(1914-2009)

行书贺中国美术年刊创刊

镜心 水墨纸本

2008年

30×19.6 cm.

题识:二千又八年春日,俚句祝贺中国美术年刊创刊,九十四叟畅安王世襄。

释文:恪守汤盘日日新,中西诸艺各通神。迎来奥运诚机遇,美术年刊别可珍。

文章图片62

Lot 4595

王世襄(1914-2009)

行书

镜心 水墨纸本

癸未(2003年)作

48.5×19 cm.

题识:伯屏尊兄大人索书拙作,敬录小词奉呈希校正。癸未四月鬯安弟王世襄。

钤印:王世襄、畅安

释文:溪水层冰冻未凘,猩红先著小梅枝。东风来了不多时,几瓣暗香微入梦。半围晴網静添丝,游蜂落蕊总相思。(涴溪纱·题画)高柯霜后辞黄叶,著地闻相答谁人。做弄这般秋长是,一檠寒树两看愁。寻常独里听应惯,幽枕孤衾畔遍教,风定静空階怎奈,潇潇还入梦中来。(虞美人)蓦见君来簾幙动,一霎惊欢醒賸愁。多种欢去知惟愁,与共宵宵还自贪。寻梦密字斜行和,泪送莫厌笺轻泪。比词笺重,我有莹莹千万,捧誓都留作相思用。(蝶恋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