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再读《论语》开篇,我悟了...

 阿浩读书 2023-07-05 发布于湖北

作者丨阿浩

要做一个“可怕”的人,可怕到让困难都怕你。

距离上一次看《论语》,有一段时间了,对于《论语》是知之甚少,今天再读论语,又有了许多新的感悟。
我想《论语》的智慧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曾经有一个说法,叫作“半部《论语》治天下”。这句话源于宋朝一个叫林駧的学者所写的著作。
书中说宋朝的丞相赵普一生建功立业,是一代勋丞。但他的所学,全靠《论语》,别无其他。 
其次《论语》流传了千年,其中的智慧更是熏陶了无数人。
由此可见《论语》是一本人生必读之书。

樊登读书创始人樊登老师在刚毕业之际,遇到了许多问题,房租交不起、工资低、失业等,为此焦虑不已。

在人生低谷期,他拿起了《论语》,读完后,心中所有的忧虑也就烟消云散了。

为什么呢?

《论语》中说:“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以及“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我们生活中的痛苦和担忧,在千年以前,孔子也有过。

这并不是一人独有的痛苦,而是千百年来每个人都会有的痛苦。

所以,樊登老师在读完了《论语》,所有的伤痛,也随之而去了。

孔子还说:“朝闻道,夕死可矣”、“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所以,樊登老师在后来离职、创业和办读书会时,再也没有过焦虑了。

很多时候,我们遇到一些人、一些事,打乱了自己的计划,导致很多努力都白费了,这个时候难免会沮丧。

但不要沮丧,因为孔子说:“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一个人所能够支配的、使得上劲的范围,应该是在他的影响圈中。

只有小人,才总是责怪别人有错、埋怨上天不公、抱怨世界不靠谱。而我们应该做的是:无论外在的世界如何变化,只要努力做好自己能够掌控的部分就够了。 

每个人都会有属于自己的好运,在好运来临之前,我们要做的就是不断积累,不断成长,如此,才能抓住好运。

在解决困难的过程中,找到快乐,也是《终身成长》所提出的核心理念。终身成长的心态就是在错误和挫折中学习,并体会其中的乐趣。 

古人写书时,整本书的第一句往往是点题的部分。
而《论语》开篇中——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这句看似平淡的话,却非常的重要。
讲到了三个重点:
0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讲述的是,我们要从学习中寻找答案。
02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这句话传达的是和朋友之间的合作和变化,如何看待他人的影响所带来的变化。
03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意思是别人不了解自己,自己也不会生气,这难道不是君子所为吗?可以理解为一个人的度量,也就是修为。

三句话串联起来,可以理解为——
遇到事情不知道怎么办?
学而时习之。
自己与外界合作的时候很痛苦怎么办?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一个人如果做得足够好了,却不被人理解怎么办?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做到这三点后,那么生活中还会有什么困难呢?
所以,不要着急追求结果。
《论语》中还有许许多多的故事和知识,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
对我来说,每一次的阅读,都是一次成长。其中表现的智慧是:以前不理解,学不懂,现在能理解,却学不完。
但我知道人生路漫漫,还有很多时间、很多机会,去践行这些智慧。
嗯,人生不易,遇到疑难,就去读读《论语》吧,其中一定能找到你想要的答案。

点亮【在看】,与君共勉。
大家好,我是爱读书、写作的阿浩,每一次的翻阅,都是一场久别重逢。关注【阿浩的好奇心】(ID:716223201),让我们的灵魂在这里相遇,不见不散!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