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雨后植物快速生长的机制

 傻鱼鱼肥 2023-07-05 发布于山东


花卉和农作物在淋几天雨后,可观察到明显的加速生长,有一种说法认为这是因为雨水中含氮肥,云中的电荷把空气中超稳定的氮气变成含氮化合物。但有人对雨水测得氮含量( NH4)0.002322g/L,与尿素溶液的含氮量(1*46%)/(1000+1)=0.46g/L比起来可以忽略不计。


受早晨阳光照射人眼会使人体井喷式产生褪黑素这一发现启发,我推测是一定时长的降雨触发了植物的快速生长机制。


最近有科学研究揭示植物是有感觉的,因此植物能感知一定时长的下雨,然后开启快速生长机制。


那么,支持这种快速生长的养份从哪里来?不是雨水中可忽略的氮成份,而是无雨期间植物根系吸收的、光合作用制造的、存储在根茎枝杆中的养份。


无雨期间植物如果快速生长,植物量增加会提高对水的需求(特别是嫩芽、嫩枝、嫩叶对水的消耗特别大),这时如果根系吸收不到足够的水就会造成损伤。因此无雨期间植物就放慢生长速度,把一部分养份存储走来,等待足够的降雨后再启动快速生长机制。我把这叫作植物的生长战略。


人工浇水与植物在自然界中长期形成的对下雨的感知不同,不能使植物认为是下了一场雨,所以不能触发快速生长机制。


进一步猜想植物体内有一种发出雨后快速生长指令的机制,也许是指令传递物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