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选择高考志愿(包括如何规划大学四年)

 读写侠 2023-07-05 发布于广西

毫无疑问,对于几乎所有高考生,高考志愿是人生一次的重要抉择。

毫不夸张,对于绝大多数高考生,高考志愿是人生一次的最重要抉择(没有之一)。

毫不遮掩,对于绝大多数高考生,你们都将过普通而平凡的一生,可以努力追求那5%的社会金字塔尖,但也要接受极大可能会变得普通而平凡的现实。正如毛姆在《月亮与六便士》写的:“我拼尽全力,过着平凡的一生。”毛主席最智慧之处,就是永远追求那极致的理想主义、浪漫主义(追求最极致的美好),同时又最善于与现实妥协(政治的本质就是妥协和平衡)。

绝大多数高考生志愿填报的目标,是以后能幸福而平凡地过一生。因此,考虑的因素主要包括专业(兴趣)、城市、学校三个因素。

第一种情况

如果你现在有很明确的兴趣,那就优先考虑专业,重点考虑因素就是专业和学校,即选择自己兴趣的专业和这方面比较强的学校,首要考虑因素是专业。在今天这个社会,只要在某个极小的专业领域能做到很精通、专长,都足以给你带来富裕的物质收入。做自己精通(收入高)而喜欢的工作,这样的人生将是幸福的。

如果你没有很明确的兴趣,但是将来想考研、考博,往专家型方向发展,重点考虑因素也是专业和学校,首要考虑因素是专业。专业选择其实是最难的如果想大赢,就要大赌,赌未来行业发展大势,比如人工智能、芯片制造、大数据等,这些行业入职的门槛比较高,同时收入也很高。如果只学到本科几乎是没有用的,从学科角度,如果只是读完本科,可能连门都入不了。通常需要读到研究生以上,甚至博士以上才能显现效果,达到专长水平。记住,你的目标是往专家型方向发展,因此,在大学课程中也要放弃多数课程(前提是保证学分要够),而选择一两个课程进行集中钻研(仅靠正常上课的内容是远远不够的,要自己去图书馆、去相关公司找相关内容自学自钻研和实习体验)。比如,雷军大学期间就对编程狂热爱好;我上大学时一位同学也对编程狂热,整个大学四年全都自学编程,其他课程都是一团糟,还未毕业就达到了很高水平,被公司相中。如果想稳妥,就选择传统行业,如医生、律师、金融,这些行业仍然有个特点,就是要精深才能挣大钱,研究生只能入门,博士以上才吃香。真的上了博士,成了专业人才,去哪个城市都不是问题。

大学四年时间是很短的,要找准一个专业集中攻关钻研,掌握一技之长、成为入门级专业人才。现在很多大学生的问题就是,大学四年完全没有明确的目标,仍然按照高中、初中的学习思路,跟着课程走,结果就是顺利毕业了,但是什么都不会,没有一技之长,没有专业特长,最终找不到好工作甚至找不到工作(很扎心,但却是多数大学毕业生的结局)。

上了大学,就不能再只是跟着正常课程盲目走,而是要开始主导自己的人生、规划自己的大学四年,集中钻研一个方向的相关课程,果断放弃其他课程(这里的说放弃,不是说完全不学,而是其他课程能及格即可,保证大学学分修满,能顺利毕业)。因此,建议同学们进入大学后,首先要做的事,是分析梳理清楚自己大学四年的课程有哪些,要怎么样(修满多少学分)才能顺利毕业,在保证顺利毕业的最低要求下,再结合自己的兴趣或想攻关的方向,选择重点学习的课程自学自研自提高,还是前面那句话,“仅靠正常上课的内容是远远不够的”。

第二种情况

如果你在某地人脉关系多,重点考虑因素就是专业和城市。即选择你的人脉能用得上的专业和城市,两者同时考虑。比如,你某个亲戚在A省当大律师,以后能帮你就业,那就去这个城市学律师。不需要学校品牌为你加分。

第三种情况

如果你没有明确的兴趣,又不想学习那么苦(大学四年要掌握一技之长,成为入门级专业人才,是需要付出很大辛苦的),或者说你的家庭条件不支持你读到研究生、博士生,又没什么人脉关系,可能这是多数学生的情况,重点考虑因素就是城市和学校。这时,城市是首要考虑因素,道理很简单,上大学的城市最好成为你以后工作的城市,因为这样的话,在上大学期间你就可以开始积累这里的人脉、熟悉这个城市,毕业后找工作也可能更容易。选择什么样的城市呢?建议选择发展潜力大、发展机会多的城市。一个城市如果未来几乎没有发展空间,现有的资源几乎已经被人占据,一个新毕业、又没有人脉的毕业生,你将很难获得资源。发展空间大的城市,增量蛋糕多,你才更容易从增量蛋糕中分一杯羹,比如北上广深,比如新一线城市(个人预判,未来20年,只有新一线城市、强二线城市会得到大发展,其他城市要么保持微发展,更大可能保持现状,甚至衰退)。第二考虑因素是学校,因为你没有人脉、没有想钻研的专业,未来变数太大,就只能随机应变,有什么好工作就做工作,这时,学校的品牌能够给你的应聘加分。同时,好学校各种都学一点,也方便你转行。

如果你不想去大城市打拼,那就选择家庭所在城市(农村和小城镇孩子,选择离家近的大一点的城市),因为你没有明确的兴趣,没有成为专家的志向,没有人脉,又不想在大城市打拼,极大可能最终你大学毕业还是要回到你所在的城市。

70%的大学毕业生都属于第三种情况,因为据统计,近70%的人从事的行业都不是大学所学的专业。也就是说,在这种情况下,你选什么专业其实并没有那么重要,反正也学不精(说句扎心的话,可能连门都入不了),反正很大可能不会从事你所学的专业。因为不像第一种情况掌握一技之长、成为专业人才,你大学四年将按部就班顺利毕业(因为你没有主导、规划自己的大学四年时光),但什么都不会,只能是毕业后“有什么好工作就做工作”,在工作中学习技能。正如在《语文一本通》序言中讲的:“绝大多数大学生以及多数文学专业大学生,甚至连一个像模像样的文案或一篇逻辑清晰的文章都写不出来(学了文学专业四年,连门都没有入)”。这样说,很扎心,但却是事实,近70%的大学毕业生就属于这种情况还是那句话,“仅靠正常上课的内容是远远不够的”。

显然,我希望同学们走第一种情况的路,再辛苦大学四年成为入门级专业人才,毕业后进入好公司,而不是成为第三种情况的牺牲品。

针对这第三种情况,以个人经历和认识来看,城市选择比学校选择、专业选择更重要。选择的城市将是你以后生活的城市,将是你下一代生活的城市。如果你去研究日本的历史,就会知道,在当前形势下,选择城市是多么重要(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除了东京都市圈仍在发展,日本其他90%以上城市都是走下坡路)

第四种情况

如果专业(兴趣)、城市、学校三个因素你都想考虑,那么最好你有兴趣方向或是学霸想成为专家,同时你在某个城市有人脉关系。这种学生是极少的。

同学们,高中毕业,就是成年人了。成年人要学会选择,也就是要学会放弃,学会主导和规划自己的人生,专业(兴趣)、城市、学校三个方面,你总得至少放弃一个。

选择、放弃和主导、规划,需要决心、需要勇气。因为选择就得放弃别的东西,已经放弃的东西再好,也不要轻易改变自己的选择;因为主导和规划,需要持之以恒地朝自己的目标去努力。

即使高考不够理想,选对高考志愿,也能补齐考不好的问题,因为人生不是短跑,是一次长跑,不在乎跑得快,而在乎跑得远。高考不错的同学,也要好好选择志愿,未来方向选错,即使起点高,也将是原地徘徊,或走下破路,别人慢慢爬也将超过你。

古话讲得好,“行百里者半九十”。从学生生涯看,大学四年就是那最后的十里,希望同学们好好走好这最后十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