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有大唐、古诗和李白的《长安三万里》,可以说是“追光动画”的巅峰之作

 楷威映画记 2023-07-05 发布于北京

对于古代历史来说,文艺作品总要有一些戏说和主创人员的愿景与寄托在其中。《长安三万里》以唐朝著名诗人李白高适的友谊为主线展开叙事。但在有限的历史资料里,关于他们之间的恩怨却是冰冷的一两行句子。且在真实历史的记载中,其两人最终的关系也并没有这部动画作品里说的那样美好。

但,这也正是《长安三万里》的优点。离现在越久远的历史真相,其实越难确定其真实性。更何况,他们留给后人更多层面的无非就是一段故事而已。历史能够提供给我们的,往往就是一个好的创作素材。有想法的内容创作者们正试图“借题发挥”,利用有效的高科技手段打造出他们眼中的新故事。他们在动画影像里的寄托,也正如诗人在诗歌里的寄托。

01 李白与高适


电影里的李白可以说是综合了世人对其性格揣测的总和,放荡不羁、性情乖戾、活跃癫狂。而这样一个性格如此奔放之人,自然也要找一个和他性格具有巨大反差的人物来匹配和反衬。于是我们看到的高适则是一个相对木讷和谨慎的老实人,甚至初期还有口吃的角色特征。

所以在创作这两个主角时,基本上就是通过对比的方式来塑造。高适呈现出来的是某种隐忍和不得志的失落感;而李白总是自信满满,特别是在作诗这件事上,更是经常口出狂言,但他在那个时代也的确属于实力派的诗人。而高适相对来说,则是慢慢习练直到精进的一类诗人。

由于故事的叙述方式是听高适讲述往事,所以其中也可以听到一些对李白性格的评判,言语之间表达的是某种羡慕和敬意,虽然有些事情高适也看不过去,毕竟在他眼里,李白单纯如孩童地方很多,但总体上来说,高适对是李白充满好感的。

另一方面,高适很有原则也极容易当真。比如答应李白赴一年之约,无论自己处境如何也跑去见了李白;另一次则是收到李白的急信后,赶去长安会面。而李白在这些事情上却相当随意,一年赴约忘了还情有可原,但急信一事竟然也忘得如此之快。当然,他总是正纵情诗乐与美酒之中,难得一见他清醒的状态。

李白其实也是在用浮华之事和酒醉迷情来麻痹自己,来掩藏他内心的伤痛,只是他在高适面前少有表现内心悲痛之时。但大病一场、赘婿和入道等人生经历也都能看出李白心绪不宁和放荡随性之外的某些隐情可以说,李白之所以诗好,全是因为借此手段抚慰和发泄内心的不安,诗解决不了实际问题,但多少可以抒发情志,甚至能让自己成为世人瞩目的明星。

02 长安旧梦

长安正是见证李白诗才和不羁生活的地方,也是他人生的鼎盛时期,由于献诗玉真公主而有机会得到赏识,与上层高官名流多有交往。那场多位同代诗人作诗比赛的宏大场面,可以是说影片中引人入胜的几大场景之一。高适正是收到李白要他速来的信,才及时赶去见他的。

高适本来在李白住处的大门口外等候,但同样等候多时的杜甫说,不如直接去那饮酒赛诗之地。果然,这里不光有李白,高适在如此喧哗热闹之地看到了贺知章、张旭、王昌龄、崔宗之、王维等诗人墨客(下图为杜甫)。

高适在这种环境下,也和王维一样,多少有些距离感。但与性格孤高清冷的王维不同,没有生活在长安的高适,其被人提及最多也是边塞诗人的身份。而电影中表现的高适,总是和此番热闹场景有距离之人。所以在李白狂放作诗,其他人纵情歌舞饮酒之时,他却要悄悄地溜走。

而其中几次李白与高适的相聚,都是以高适默默离去收场。在长安之前,高适为了赴一年之约来到扬州,见到的也是为了舞女歌姬随性撒钱的李白,他更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爬上院墙帮助李白等一行人绑架歌姬到船上。

有惊无险的河上争夺之后,李白还想带着高适去别的地方潇洒,但对此看不惯的高适停在原地不走,表达出自己不想在大好年纪消耗在这些纸醉金迷之中,而是要报效祖国。没等李白解释应对,他身旁女扮男装的裴旻之女就拔剑与高适比武,几个回合下来,高家枪法还是输给了裴式剑法。

而此处,其实是要借裴旻女儿之口表达,即使空有一身本领,无人赏识,也只能像父亲那样在宴会上舞剑,并无实际用处。而高适则觉得自己技艺不精,败给对方,决定返回老家梁园重新巩固枪法,学习诗词,精进才能。

其实人生总有不顺,只是李白掩藏得好一些,或者说是借诗歌宣泄出来,达到一种情感和思想上的满足,加之饮酒作乐,也是忘记伤痛的有效手段而高适则都体现在表面情绪上,虽然相对李白来说,他是内敛和隐忍的,但郁闷和下定决心的那股劲儿都写在了脸上

而长安在这部作品中,还有一个对比映照的作用。特别是在安史之乱的战乱时期,一片狼烟四起和大火中的亭台楼阁,与之前繁花似锦的长安城形成鲜明对比,作为贯穿故事主角几十年的历史名胜,此处不但是见证李白、高适、杜甫等人的友谊之地,更是见证大唐辉煌岁月之地。

03 结构与反转

影片开头是老年高适与吐蕃对战之时,形势危急,而此刻却有程监军前来问话,想知道他和李白是怎么认识的,从话语间透露着防与不信任。高适非常配合地讲述他与李白这几十年的交情。

于是故事就此以倒叙及插叙的方式展开,同时也留下一个悬念,当故事讲完,高适的命运又会如何?而对高适和李白历史过往不太熟悉的观众,最初也不明白监军问话的意图。

而故事讲到最后,也都清楚了,就是开篇提到的那样。安史之乱爆发后,李白是投向谋反叛军一方的永王门下成为幕僚,还写给永王很多首诗。高适则是淮南节度使,是奉命讨伐永王的一方站在政治对立面的两个人,在这种局势下,自然是非常考验友情的

在与监军聊李白的过程中,时间也一点一点靠近,吐蕃大军的行进也从最初的三个时辰,渐渐离高适军队还有一个半时辰,给观众制造紧迫感,同时也是在误导观众。比如高适的低落情绪,最初还制造了用枪自刎的假象。看到最后发现主创们是想在最后来一个反转。

脖子上的伤口其实是洒上去的红酒。而看起来放弃一切的高适,其实胸有成竹,早就做好了如何围剿吐蕃的计划,后援部队也及时赶到。战事反转之后,为了让结局积极且圆满,主创们多少篡改”了历史或者“添油加醋,特别是在最关键的高适是否解救李白的态度上。

而结尾处的意是美好的,监军大胆猜测高适暗中救李白的手段,并告诉高适,李白已被大赦,并朗诵其创作的一首新诗。于是画面里出现了在山间划船,畅快吟诗的李白,之后是高适和书僮在乡间聊到诗歌的惬意宁静,这就与片尾呈现的那些古诗很好的连接起来。

整个影片,很多层面都是主创对那个美好年代和经典人物的想象古时没有摄影和录像的技术,我们能看到顶多也是后人描摹的古人画像,而在这个时代,我们则有幸可以在另一个次元和维度里,体会古人的世界与情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