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老婆学摄影 | 第十五课:换相机就行了?不清晰不通透的10个因素

 天下小粮仓 2023-07-05 发布于福建

原创2023-06-01 11:09·皮蛋影像

本系列教程已经进入第二阶段,每周探讨一个摄影话题,以传递摄影的本质和意义为宗旨。欢迎收藏、加关注。

老婆:上节课你成功劝退我升级相机了,所以你得教我提升现有设备的清晰度。

我:没问题,我给你总结了10个影响清晰度的因素和相应的解决办法。

如果各位看官和我老婆一样,对现有照片的清晰度不满意,先别着急换机器,看看下面的10条也不迟。

1、传感器品质低

相机或手机的图像传感器尺寸太小、像素过低、高感不好(弱光环境稍微提高ISO就导致噪点过多)或宽容度、动态范围偏低,都可能会影响清晰度。

我的第一台无反相机松下GX85(左)和第二台索尼a7C

通常的观点认为,提高清晰度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升级相机,但如果不知道还有下面这些原因,那么可能会事倍功半,甚至白花钱。

2、镜头品质低

高品质的镜头,从画面中心到边角的清晰度衰减幅度较小,低品质的镜头边角清晰度较差。

定焦镜头的清晰度一般明显好于同价位的变焦镜头,所以大家常说:要画质清晰买定焦头,要方便省事买变焦头。

另外,商家赠送的廉价低质UV滤镜宁可不要(容易产生奇怪眩光)。

镜头好比人的眼睛,相机(主机)好比大脑。一个人近视、散光,那么传递给大脑的视觉信号就是模糊的,大脑再强也无法将模糊的信号转化为清晰的影像。相机也一样。

整体素质很高的索尼FE 20mm F1.8 G镜头,我更多用它来拍夜景风光和建筑。

对大多数人来说,想通过设备升级改善清晰度,首先可以考虑升级更高品质的镜头。如果镜头已经很好却仍然不满意,那么也别急着换相机,往下看,对照自己的情况做做“排除法”吧,如果都排除了,恭喜你!可以果断升级相机了。

3、一味使用“大光圈”

镜头在最大光圈档位时,整体清晰度最差,所以非必要时,可以使用镜头的最佳画质光圈档位(一般是F8)。

另外,大光圈的景深更浅,意味着画面中的“清晰范围”更小,容易出现对焦失误的情况,导致主体模糊。

光圈f8最佳画质下拍摄的杭州亚运会曲棍球场

在第十二节课中,我介绍过一种适合“街头抓拍”的参数设定,不仅可以保证充分发挥镜头的最高清晰度,还能提高对焦准确度。对街拍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

4、“快门速度”太慢

光圈缩小清晰度上来了,但快门可能会慢下来。

光圈优先模式下光圈缩小到f8,此时如果环境光线弱,且又设定了较低的ISO(如100),就很容易出现快门速度低于安全快门速度(详见第二节课)的情况,导致手持拍摄极易糊片。如果是长焦镜头,那糊片的几率就更高了。

光圈太慢导致糊片(不过此图有另一番韵味)

这个问题好解决。以索尼微单为例,在相机设置中找到“ISO AUTO最小速度”这个选项,它的意思是:当ISO设为AUTO时,让“快门速度”不低于设置的数值。例如,我在使用等效20mm焦段镜头并开启机内防抖时,一般将它设置为“1/30”或“1/60”,在使用长焦镜头时,一般设置为“1/125”。

自定义ISO为AUTO时快门的最低速度

如果你担心ISO设为AUTO时它会飙的太高,那么可以再手动设置一下ISO的上限(如1600)。

自定义ISO的范围限制,优先保证画质清晰。

友情提醒:不要照抄别人的设置!而是根据现场环境和自己的手持稳定性试试不同的数值,比如“ISO AUTO最小速度”的数值越大,弱光环境下清晰度越差,但数值过低又可能因为手抖而出现糊片。

另外,有些相机的电子快门比机械快门的清晰度略低;使用扩展ISO50比ISO100的清晰度和动态范围略低。不过差异都不明显,知道就行,拍摄时该用啥就用啥。

5、镜头保养不到位

镜头镜片(以及镜头前的滤镜)如果沾上大面积的指印、污渍,或者起雾、发霉、镀膜老化等,都会影响清晰度。如果镜头表面或内部仅仅是有几颗细微的灰尘,那么完全不必在意,它们会被虚化掉。不要多此一举用手擦、用嘴吹,很容易沾上油脂或口水。

每次拍片回来我都要清理相机和镜头,摄影包里不仅配有品质好、安全可靠的气吹,还有镜头专用的一次性湿纸巾。

我的部分日常保养工具

我还用食品密封箱和除湿盒自制了一个相机防潮箱,扔掉了商家送的容易发霉的相机包。

自制相机防潮箱,便宜又管用。

保养器材是玩摄影的基本态度,就像士兵爱惜自己的枪一样,何况相机和镜头还属于“精密仪器”。

以上都是“硬件”和“操作”层面的问题,属于按下快门之前的“前期”,接下来和“后期”有关。

6、JPG格式设置和预设

JPG文件并非原始图片文件,它是相机或手机帮你轻度“修图”和“压缩”后导出的“成品”,而RAW文件可以理解为需要再加工的半成品。

一个不太贴切的比喻

一般相机和手机都能对JPG格式进行设置,比如:尺寸越大,且压缩比率越低,JPG图片就越清晰。

而且还会有一些色彩风格之类的“预设”。假如你拍风景,却选了“人像”的预设,那么画面的锐度/清晰度很可能会降低。很多相机还支持对JPG成品的“锐度/清晰度”、“对比度”、“噪点”、“饱和度”等参数进行单独的设置,以便生成自己独特的“配方”。

索尼a7C内置多种色彩风格,以上是其中三种JPG直出的效果对比。

如果追求最佳清晰度,那么一定要使用RAW格式进行拍摄,这样相机基本不会对文件数据进行过度压缩(即使是RAW格式也依然可能会有压缩,但比JPG好得多)或调整,但你必须手工后期处理和导出成JPG,因为任何社交媒体平台都不支持显示RAW图像。

7、RAW后期处理不到位

相机一般不会对RAW格式文件(原始文件)做锐化处理,所以在电脑上观看时,可能不如JPG直出清晰(如果一样清晰,应该是后期软件或浏览软件已经自动完成锐化、降噪和校正了)。

通常来说,通过后期软件适当调高“锐化”、“清晰度”、“结构”、“对比度”等选项,可以增加照片清晰度。而过度“减少噪点”会损失清晰度(尤其是噪点多的情况下),所以“降噪”要适可而止。

对于新手来说,可以让相机同时输出RAW和JPG两种格式,因为二者不只是有宽容度的差别,色彩、清晰度甚至画面大小和畸变都可能有差别,有时直出的效果会更好。而一旦拍摄失误(比如曝光不足),还能用RAW格式来纠正错误(RAW的宽容度比JPG高得多)。

RAW文件未调色(为了保留天空云层细节故意降低曝光补偿)

RAW文件确保可以还原尽可能多的暗部细节

8、平台强制压缩

朋友圈、某音等社交媒体平台,一般都会强制压缩用户上传的图片,清晰度损失非常多。所以不要以网上看到的照片清晰度为准(本文中的图片均被无情地压缩了),应以原始文件的清晰度为准。

如果要给别人发送清晰的照片,以微信为例,应在“添加照片”时勾选“原图”选项,并提醒对方打开图片后点击“查看原图”,否则对方看到的是“被压缩过”的照片。更保险的方式是直接以“文件”的方式发送照片。

用微信发图时,勾选“原图”或直接以“文件”形式传图才能保证图片的清晰度。

9、屏幕

不同手机/电脑或相机的屏幕,在尺寸、色彩显示范围、亮度等方面差别很大。一块优秀的屏幕才能准确还原图像的清晰度。另外,大尺寸,且像素密度高的屏幕,会比小尺寸,或像素密度低的屏幕清晰得多。

2019款iMac与2013款MacBook Air的显示效果对比

同一张照片,iMac上看无论是色彩准确度还是画质清晰度都完胜老MacBook Air。

如果你追求极致清晰与画质,那么高性能电脑和专业显示器必不可少。

10、环境光线不佳

这一点绝对不是为了“凑整”,而是最关键,却又容易被忽视的。

假如上面九点你都没问题,但依然觉得照片不清晰、不通透,那么问题可能就在这儿了——出门没看黄历……咳咳……是没看天气和光线。

新手没有养成观察光源属性的习惯前,经常会对“光线”视而不见。比如是硬光还是柔光?光的强度和方向等等。不是真的看不见,而是因为大脑“太熟悉”光线了,所以自动执行了“忽略”程序。所以我们才在前面的课程中反复强调要刻意训观察光线的这些属性。

比如逆光拍摄(很容易产生炫光)的清晰度远不如顺光好,镜头品质越差,抗炫光能力就越差,清晰度自然也越差。解决方法在第六节课中提到过——可以通过补光来加强主体的光线,便可提升清晰度。

雾天本身能见度差,越远的景物清晰度越差,一般需要后期软件来“除雾”,但不会有质的飞跃。或者像上节课的第一张图例一样,干脆拍它个朦胧美。

拍摄雾都重庆,直出效果未除雾。

经过“除雾”后的效果,清晰通透得多,但更远处实在没辙了(雾量太大)。

傍晚、夜景等弱光环境,即便相机对光线的捕获能力很强(高感强),也会受到城市光污染、大光比(灯光太亮天空太暗)、快门速度过慢等因素降低清晰度。

相机要解决这些问题通常比较复杂,比如需要三脚架来固定相机,以便实现长曝光。

拍摄洪崖洞夜景时,我用马小路的大力夹牢牢夹住大桥护栏,最终得到下图。

这张是腾龙28-200mm大变焦镜头拍摄的洪崖洞夜景,清晰度不如索尼20G定焦镜头。

索尼20G定焦镜头拍摄渝中南岸,清晰度和大变焦相比有明显优势。

相对来说,旗舰手机拍夜景更方便,通过“计算光学”也有不错的效果。这并不是手机的小摄像头有多强,而是图像处理器悄悄地帮你做了很多后期工作,相机则需要自己动手处理。

即便如此,手机在夜景这种极限环境下,清晰度依旧无法与相机相比,这是由传感器的“进光量”决定的。单从“进光量”来说,“大底”传感器的优势确实更大。

以上如有遗漏欢迎在评论区补充。

总结

摄影是一套系统性工程,照片的清晰度取决于各个因素的“短板”,所以不要轻易把锅甩给相机,基本的摄影常识是必要的。

如果觉得学摄影太枯燥,可以关注我的课程,和我老婆一起学,她也不喜欢刻板的摄影教程。让我们一起,重新认识摄影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