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毛氏彝铭档案之叔牝方彝:器主极可能是文王王姒圣孙隥(中旄父,盩伯毛,顾命毛公)

 毛天哲 2023-07-05 发布于浙江
前言
过去,哲辨析了毛叔郑就是文王太姒幼子冉季载;老子就是毛伯得;老子祖父就是《左传》中与周公楚、王叔陈生先后争政的(毛)伯舆;奉周之典籍随王子朝奔楚的毛伯得、尹氏固、南宫嚚,这三人都是毛氏族人;宣幽王时的尹吉甫(兮甲)、皇父(毛公函)也是老子的先祖,所据者皆是出土铜器铭文并系联传世文献以考。唯目力所及,感慨有太多毛氏族彝器未被古史研究者确认族属,有意纲罗散失,逐一辩考,将毛氏相关宝器一一归档,以备后人参考。

又,听取了一些宗亲的意见,《毛氏族青铜器档案资料库》系列不再作付费阅读处理,皆免费向公众开放。唯一些新发掘的毛氏族属青铜器辨析鉴定,依据的都是本人多年以来对出土铜铭的研究结论,以及对毛氏先秦历史的更新认知,很多是一家之言。对此,肯定会有争议。有持不同观点的,欢迎共同辨析,通过争辩出真理。

铜 器 资 料


叔牝方彝 【青全】5:132


叔牝方彝 【中國出土青銅器】10:314


【中國出土青銅器】10:314 叔牝方彝

器名
叔牝方彝(叔旄方彝)
銅器時代
西周早期(成王初年)
出土年代
1947年(传),1948年文管會征集,1960年入藏洛博
出土地點
河南省洛陽市馬坡, 一说洛阳郊区小李村出土
現藏
河南洛陽博物館
流傳

尺寸
 通高33、口縱16、口橫21cm 
铭 文 资 料

叔牝方彝 铭文1

叔牝方彝 铭文2

資料出處
台湾史语所
銘文位置
器內底
銘文字數
12

通行釋文

毛天哲釋文
弔(叔)牝(旄)易(賜)貝于王(姒),用乍(作)寶尊(尊)彝。

著錄

【文物】1962年1期56頁,【文叢】3輯45頁圖18,【青全】5:132,【洛陽青銅器】166,【中國出土青銅器】10:314,【洛陽古代青銅器】頁117
備註

叔牝(旄)方彝跋文


器主名旄

传世文献没有记载王姒,据班簋铭可知乃是指文王后妃太姒。金文中,王姒还见于《保侃母壶》《王姒方鼎》《寓鼎》《叔牝方彝》《叔牝尊》这几件西周早期器。另有一件《昔雞簋》為新出,出土于岐山賀家村北墓地,專家定西周中期器,哲以为,从铭文字体上看,或亦在西周早期。叔牝方彝传1947年出土于洛阳小李村,48年文管会收集,1960年入藏洛阳博物馆。郭沫若1958年在文管会见到了此器并做了考证,认为叔牝应是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叔武,是封在成(今洛阳东)地的候伯。郭先生此断还是值得商榷的,且不说牝与成叔名讳武没半毛关系,郕的封國亦不在洛陽東。单就字形看,器主名释为旄更为合理。从仅见的王姒相关器中,可以看出称王姒者皆是孙辈,如《保侃母壶》中的保是周公次子明保。毛叔鄭次子中旄父,初名為毳(毳卣中寫作毛),師遽方彝中器主稱其父考為旄叔,可見古文旄毛同。毛之受氏来历是叔鄭次子中旄父以名為氏。平定三監之亂後周公旦俾中旄父宇于柬,代管叔,正是駐軍于洛陽東成皋偃師這一帶。故叔牝方彝器主极可能是文王王姒圣孙隥(中旄父,盩伯毛,顾命毛公)。
——毛家小子天哲识于2023年7月5日

彝銘釋考
  • 年代考證
    叔牝方彝雖然沒有曆日,但要判讀它的年代還是沒有問題的。西周各代周王娶姒姓女子为妃者仅有两人,分别为文王之妃太姒和幽王之妃褒姒。班簋銘文可以佐證,文王后妃太姒在金文中稱“王姒”,這是史記左傳等文獻闕載的。叔牝方彝中“于”的寫法和“周公東征方鼎”同,且“王”字的寫法是显著的波磔体风格,“姒”的写法比康王末期制作的班簋中的姒字写法更具象形化,是典型的成王年间书写风貌。
    周文王娶太姒在帝乙十一年(前1103年),以《保侃母壶》中保为周公次子明保看,太姒年寿的下限大致是和周公旦去世时间差不多,大致高寿90有余。这样的话,叔牝方彝为成王初年器大致是可以判定无误的。
  • 器主名考证
    据洛陽博物館介绍,叔牝方彝传于1947年出土,1948年文物普查时搜集,后归文管会收藏。1958年9月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到洛阳参观了洛阳博物馆,并研究了馆藏青铜器叔牝方彝。郭沫若先生据器形和铭文认为“当是武王或成王时之器”,铭文“王姒”是“文王之妃太姒”,“叔牝”当是文王之子,武王、周公之弟成叔武。研究过后书写了“洛阳博物馆”馆名,并赋诗六首。
    这样看来,器主名的释读可能是出自郭老的命名。郭老此断还是值得商榷的,且不说“牝”与成叔名讳“武”没半毛关系,郕的封國亦不在洛陽東。单就字形看,器主名释为旄更为合理。
    就文献来说,太姒之子有十,以叔称的后面一字皆是名讳,如周公是叔旦,管叔是叔鲜,康叔是叔封等。太姒十子中无一人名讳与器主吻合。从仅见的王姒相关器中,可以看出称王姒者皆是孙辈,如《保侃母壶》中的保是周公次子明保,所以叔牝方彝器主未必是太姒之子。
    就算是太姒之子,也是毛叔鄭比郕叔武的可能性更大。毛叔鄭次子中旄父,初名為毳(毳卣中寫作毛),師遽方彝中器主稱其父考為旄叔,可見古文旄毛同。毛之受氏来历是叔鄭次子中旄父以名為氏。平定三監之亂後周公旦俾中旄父宇于柬,代管叔,正是駐軍于洛陽東成皋偃師這一帶。故叔牝方彝器主极可能是文王王姒圣孙隥(中旄父,盩伯毛,顾命毛公)。

旄是旌旗之名,以犛牛尾注旗竿,故謂此旗爲旄。《书·牧誓》:“王(指周武王)·左杖黄钺,右秉白旄以麾。” 但字书中找不到周初的旄字写法,引用的多是师遽方彝中的旄字。如图示:

从叔牝方彝器主名字形结构看,右边半部显然是头顶有角的牦牛形象,而左边半部是一根毛的象形,取义为旄。这应该是周初旄字的写法
故哲命名作:叔旄方彝
更多论说,可参看哲相关文章:
毛氏二世祖名讳考
END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