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苗茵葆:广播匣子

 作家荟 2023-07-06 发布于四川

作者:苗茵葆

母亲有一个大的针线簸箩,一有空,她就坐在炕沿缝补冷暖,一边听广播匣子。

过去家家户户都有一个广播匣子,也叫洋戏匣子。有线连接,外加一根地线。别看广播匣子构造很简单,仅一个四方边框,中间一个小喇叭连着一个蓝黑色的纸壳。父亲和母亲都喜欢听广播匣子,父亲喜欢听新闻,母亲则爱听戏曲。

家乡戏莱芜梆子,以及山东吕剧,河南豫剧和黄梅戏,母亲尤为喜欢。“忽听见俺婆婆又骂俺,天不明去推碾,哪有心胡串串。”有时,母亲一边听着,一边哼哼唱起来。“这是吕剧《李二嫂改嫁》中李二嫂唱的。”母亲说。那时我小,不懂啥,只知道母亲唱的很好听。

广播匣子每天早上六点开始广播。开始前,先播放“东方红”乐曲。我们一家七口人挤在一个土炕上,有时我们小孩子还没睡醒,就被广播匣子吵醒。父亲早早起来用行灶子烧水,行灶子即用泥巴和麦糠泥成的三脚灶。可以随处移动,故名“行灶子”。

父亲总是把过了夜的暖瓶的水,倒进水壶重烧一遍,这样做的目的,我想可能有两个,一是暖瓶的水还热,烧起来节省柴火和时间,再就是父母爱喝茶,暖瓶的水一旦过夜,就不很热,泡茶效果欠缺。父亲再次烧开,利于泡茶。广播匣子开始广播“转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各地人民广播电台联播节目。”还有“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父亲把板凳往后挪了挪,开始洗耳恭听。他担心噼里啪啦燃着的柴草影响听觉。毕竟广播匣子不像喇叭头子声音那么大。

“小官庄大队也造广播匣子了。”小伙伴们奔走相告。有的还拿着一摞广播匣子圆圆的纸壳。其实小官庄只造广播匣子连接的那个纸壳,没有小喇叭和边框,这个得另外组装。不仅如此,小官庄还造鞭炮。那年月村里搞点副业,有时也不太容易。

我们村除了砖瓦厂,也没有别的副业,村里便安排我父亲,和一姓魏的村民去青岛学造肥皂。技术学来了,肥皂也造出来了,可就是没有销路,好歹大队的民兵连长,有个熟人在东北,联系了一下,订了几百箱,谁知用火车发去又退了回来,理由是产品不合格,就这样刚建的肥皂厂夭折了。

那时的广播匣子,广播内容很纯正,没有杂七杂八的广告。

我最喜欢听“公社是棵常青藤”和“我是公社小社员”,还有“赤脚医生向阳花”等,这些是我在学校里学过的会唱的歌曲。那个时期我们学的歌特别多,有红歌,有学大寨的歌。有时家里的广播匣子响,大队的喇叭头子也响,而且是播放的是同一内容。不知是时空的原因,还是时差,听起来语音有点儿不同步,我便有意识地把广播匣子关掉。

广播匣子旁边接了个拉盒,可开关自如。喇叭头子总是在响一阵广播或者播放一段留声机唱片后,大队书记便开始咋呼,对于村里的一些生产情况和公粮缴纳进度等,给予安排和强调落实 。那时的县里都有广播站,还称不上广播电台。我们莱芜就冠名为“莱芜人民广播站”。

我参加工作去了山西省安泽县和川供销社,这里也有广播匣子,只不过这里的广播匣子显得高档,小喇叭也确实在一个四方的匣子里面,不像老家的那种很简单。每天最熟悉的声音便是:“安泽人民广播站,现在开始第一次播音,下面预告本次播音时间的节目内容,6点,开始曲预告节目……”这开始曲实际就是东方红乐曲。

老家的播音不这样说,他们和省电台说法一致:“乐曲东方红预告节目。”山西的广播匣子播放的内容自然具有山西特色,比如“人说山西好风光”,这首民歌在全天的节目里,时不时的就出现。山西人爱听晋剧、蒲剧、秦腔和上党落子,广播匣子就专门播放这方面的内容。那时,各公社也有广播站,除了转播县广播站内容外,有时也传达公社信息和其它。

和川公社广播站的工作人员小段和我是老乡,有一次他要我在广播里下个通知,就让我充当了一回“播音员”。“紧急通知,紧急通知,据县气象站发布的信息,今天下午我们公社范围内,将有中到大雨,请大家注意防范!”

中午吃饭时播报了,结果下午就被同事问了个究竟。“英宝”,山西口音,她们把茵葆的茵,喊作英,“广播里那个下通知的是不是你。好家伙,你上广播了。”

我脸一红,纳闷,她们居然能听出来,看来我的山东口音也很重。玩笑开过之后,广播匣子又开始正点播音。

广播匣子就这样响亮了那个时代,而今,又在我的脑海中回响。

作者简介:苗茵葆,原名苗因葆,男,1964年生,山东莱芜人,济南市作家协会会员,莱芜区作协会员,北京哲理诗学会会员。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