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宰相也是职业

 听雨之韵 2023-07-06

前面的话。

十年前,我得知家乡闻喜县有个“宰相村”叫裴柏村,阜底村还有一个宋朝宰相赵鼎,利用回故乡去了两次宰相村,想写一些感想,但一直拿不准,准备了一些资料也就放下了。最近整理思绪后,写了这篇《宰相也是职业》,包括三部分内容:

一、“宰相村”印证

二、谁能做宰相?

三、宰相是高危职业

内容复杂,免不了有错、误、漏等问题。欢迎斧正。


宰相也是职业

王满师

一、“宰相村”印证

提起宰相,人们都会有几分崇敬,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皇帝的红人,朝廷的核心,运筹帷幄,日理万机,可调动千军万马,能呼风唤雨。我原来对宰相的认识,就像月亮中的嫦娥,神秘而高不可视,所以很少关注。

2015年去海南天涯海角去旅游,看到赵鼎的塑像,那是山西闻喜县阜底村的人,宋朝的宰相。我作为同乡,很有几分骄傲。更没想到,在赵鼎的阜底村对面,有一个“宰相村”,一个裴姓家族竟然出了59个宰相,更是感到惊讶。



一个家族,自汉魏、南北朝,至隋唐、五代达到最兴盛时期,绵延两千年,簪缨世胄,英才辈出,正史立传者600余人,成就59个宰相,59个大将军,公侯伯子男、攀上皇亲国戚的后妃驸马和大小官员等以数千计。对此,我心里有一个不小的问号
过去无论官方还是民间没有听说过这个“宰相村”,在各地建名胜、争名人,发展旅游业的年代,出了这么惊人的家族,是否有虚假?出于好奇,我花一些时间利用网络做了印证查询。


作为普通人,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印证,很难有权威的历史资料。但有网络资源可以利用。网络上内容庞杂,虚假不实信息很多,能否有效利用,关键是筛选渠道和印证方法。所以,我主要查询有关专业网站和“百度百科”的相关资料。因为这些网站提供的资料,是通过专业机构对词条进行专业认证,可以保证词条内容的真实性和权威性。我印证的方法是,找到某人的资料,再查阅某人与之相交集的人员或经历的历史事件,从而得到结论。
裴度是较有名声的唐朝宰相,裴度资料显示,其“为相二十余年,辅佐唐宪宗实现“元和中兴”……保护刘禹锡等人。”据其内容可以做三点印证,元和中兴、唐宪宗、前任宰相武元衡、刘禹锡等。


查“元和中兴”介绍,唐宪宗征伐不服之藩镇。“元和九年(814年),淮西节度使吴少阳死,其子吴元济割据申、光、蔡三州,宪宗发兵近九万人进讨,久战无功。元和十二年(817年),任命宰相裴度为淮西宣慰处置使,负责统帅全军。”唐宪宗李纯资料,“宰相裴度,坚决支持宪宗讨淮西,亲自挂帅督战平淮西。废除监军制,兵权归将帅,取得胜利。”裴度的前任宰相武元衡资料显示,“元和十年815年)六月三日,宰相武元衡一早赴大明宫上朝时,被躲在暗处的刺客射灭灯笼遇刺身亡,同时上朝的副手裴度遇刺受重伤。
刘禹锡资料显示,刘禹锡参加王叔文政治革新失败后,贬离长安为连州(今广东连州市)刺史,半途又贬为朗州(今湖南常德)司马。近十年后被召回京,次年春创作了《元和十年自朗州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一诗,得罪当权者,又被贬谪到更远的播州(今贵州遵义)去当刺史,幸有裴度、柳宗元诸人帮助,改为连州刺史。

裴秀资料,泰始元年(266年),晋武帝司马炎建立西晋,裴秀被加任左光禄大夫,被封为钜鹿郡公,食邑三千户。晋武帝资料记载,司马炎即帝位后,改革分封制度,为司马氏创业的勋臣贵戚均加封晋爵,为公为侯,尚书令裴秀名列其中。《晋国列传》第五章记录了裴秀的一生,秀“字季彦,河东闻喜人也。祖茂,汉尚书令。父潜,魏尚书令。”曾有人上书弹劾裴秀,司马炎下诏予以保护:“尚书令、左光禄大夫裴秀,雅量弘博,思心通远,先帝登庸,赞事前朝。朕受明命,光佐大业,勋德茂著,配踪元凯。宜正位居体,以康庶绩。其以秀为司空。”
大将军裴旻不仅史册有记载,而且诗人王维的《赠裴旻将军》诗,颜真卿的诗并书法《裴将军》诗贴,流传千古,做了最好的明证。

如此做了二十几位的印证查询,没有虚假。后又找到了明末思想家顾炎武写过一篇《裴村记》,文中说:“余至闻喜县之裴村,拜于晋公之祠。问其苗裔,尚一二百人”。“出至官道旁,读唐时碑,载其谱牒世系。登陇而望,十里之内,丘墓相连。其名字官爵可考者,尚百数十人。”他说:“盖近古氏族之盛,莫过于唐。而河中为唐近畿地,其地重而族厚。若解之柳、闻喜之裴,皆历任数百年,冠裳不绝”。
主干确认无疑,细节不必多纠。只是五代后裴氏家族式微。在连年的战乱中必然渐渐失去光芒。百年战乱之后的新中国,在没有解决吃饭问题的情况下,文化需求提不到日常上来,历史文化的修复更是不可能的,这大概就是我“孤陋寡闻”的客观原因吧。
202373
注释:
① 刘禹锡《元和十年自朗州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诗
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
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② 顾炎武文中提到了古河东“五大家族”。
1.闻喜之裴(略)。
2.解之柳。即解县柳氏家族。古河东解县,即今运城市解州镇和永济市虞乡镇一带。柳氏家族兴起于东汉末年,唐代达到鼎盛时期,唐末逐渐衰落。约500年,共有70余人见著史册。代表人物“柳宗元”。
3.夏县司马家族。代表人物司马光,突出成就,主持编纂的《资治通鉴》。
4.龙门王氏家族。故居在龙门通化镇,今属万荣县。代表人物隋末大儒王通,唐初功臣房玄龄、杜如晦、魏徵、李靖、薛收等皆出其门,时称“河汾门下”。孙王勃著《滕王阁序》。
5.汾阴薛氏家族。居住河东道绛州龙门县,今河津市。代表人物薛仁贵,辉映史册的文臣武将者达46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