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陈洋:中日韩三国能否重整行装再出发?

 昵称55301288 2023-07-06 发布于江苏

  香港中通社7月4日电 (记者 王丰铃)在中日、中韩关系低迷之际,中日韩合作国际论坛3日在中国青岛举行,从而引起舆论关注。三国能否重整行装再出发?受访学者认为,三国经贸密不可分,合作断不了,若以务实态度,从长远眼光看问题,一定能探索出一条共生共赢、长治久安之道。


  3日在青岛举行的中日韩合作国际论坛,以“重振后疫情时代的中日韩合作:战略沟通 经贸联通 民心相通”为主题。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办主任王毅出席开幕式幷致辞,强调要通过此次论坛,在青岛发出“中日韩合作重整行装再出发”的明确信号。


  王毅强调,站在时代的十字路口,中日韩三方应当把握潮流大势,汲取历史智慧,坚定维护三国合作的正确方向。要坚持相互尊重,和睦相处;坚持开放包容,彼此成就;坚持独立自主,团结自强。


  “预计接下来中日韩三国不同层级政府、不同领域的合作将会逐渐增多。”辽宁大学日本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陈洋4日向香港中通社记者解析,此次中日韩国际合作论坛是2020年以来首次线下举办,也是时隔4年再次在中国举办。这意味着后疫情时代,中日韩相互间的各项交往互动逐渐恢复,中日韩合作逐步走上正轨。王毅的出席和致辞,凸显中方对此次论坛、对中日韩合作的重视。中方为三国合作,以及三国如何促进亚洲繁荣发展指明了方向。


  “中日韩有巨大的合作空间”。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中心副主任于潇教授同日接受香港中通社采访时表示,中日韩经济合作紧密,尤其是在高新技术领域,在美国要求日韩一致对华“脱钩断链”的情况下,中国仍积极沟通协商,力所能及从各个渠道维护三国共同利益。在贸易上,中日韩企业之间、产业之间、产业链之间早已形成紧密关系,中韩签署了《中韩自贸协定》(FTA),中日尽管尚未签署,但在RCEP等其他框架下已实现间接的自由贸易。此外,在文化交流上、科技、学术、民间交往上,也可以扩大合作空间。


  陈洋指出,宏观层面而言,战后中日韩三国的发展都受益于经济全球化和多边主义,但当前有国家大搞单边主义,破坏全球产业供应链稳定,三国有必要携手共同维护经济全球化和多边主义,借RCEP推进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推进疫后全球经济复苏。微观层面而言,三国可以携手解决诸多具体现实问题。如日韩在解决老龄化问题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可供中国参考,而中国在数字化、人工智能、大数据、航空航天等领域拥有较为先进的技术和经验,日韩可强化与中国在这些领域的合作。


  不过,在美国的推动下,日韩逐渐走近,与中国却渐行渐远。而美日韩构筑“铁三角”也形成与中国对抗之势。重重阻力之下,中日韩能否重整行装再出发,谋求互惠互利合作?


  于潇认为,中日韩合作断不了,无论如何都不可能完全脱离,只是在哪个层面、什么程度、多大范围内合作的问题。尽管当前剥离的力量大于促成三国合作的力量,但经济互惠互利涉及三国企业切身利益,民间并不完全赞同分离。关键在于要以务实态度,理直气壮维护、扩大合作的共识,发挥民间友好交往及民间话语权。与越南、印度相比,中国产业链完整、技术水平高,从长远眼光看,经过一个周期以后,相信大家会对整个产业链重构和周边市场、对中国有新的认识。


  陈洋认为,中日韩合作面临的阻力主要是历史成因和领土纷争,以及美国因素的影响。尽管存有阻力,但这幷不意味着中日韩合作就难以重启。只要中日韩三国立足当前,着眼未来,坚持合作信念、秉持睦邻友好,就一定能探索出一条共生共赢、长治久安之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