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写给弃婴的一封信:放过自己

 纪慈恩工作室 2023-07-06 发布于陕西

写给被父母遗弃的你

from纪慈恩

亲爱的孩子:

我想和你说说心里话。
无论你在被遗弃这件事上有着怎样的感受,它都是对的。
无论谁说了什么,你都可以无视。

一个人站在了“理解”和“包容”的轨道上,就已经说明你是一个强者了,你在捍卫自己的前提下,还有余力理解别人,这当然很了不起,但是作为弃婴的他们要走过完成对于自己的捍卫,是一件非常艰辛的道路。

大多数弃婴都是在一出生就被遗弃了,他们在毫无生存能力、对于眼下的世界没有丝毫经验、眼前的世界与他而言都是陌生而奇怪的、视力模糊、吃奶都需要耗尽全力的身体里,再去经历和承接“被遗弃”,被那个你们已经合二为一一起生存了10个月的人遗弃,那是一种根与根的割断,那是你我从未有过的人生体验,那是与我们成人之后具备与自己的身体和心灵有相处的经验、对于人世间有基本的把控、对于自身防御有起码的保障,完全不同的感觉和体验,站在与弃婴完全不同的条件和基础之上去谈论着什么,是第二次至深的遗弃。

写这封信,只是为了在一生注定必须背负着“被遗弃”这件事,有机会能够放过自己。


在我的人生中经历过多次“苦难”,有人说这是“使命”,对此说法,我选择了默认,为什么?
不然呢?也许真相是:你就是命不好、或老天看你不顺眼故意要整你、或你上辈子干了太多缺德事……你知道了真相是这样的,对你有什么好处?

活得快乐的人有几个是探知了人生的真相,真相很美好?都是骗自己骗的自己坚信不疑罢了。

“老天要整你”和“你有造福于人类的使命”,哪一个会更让你更好的活着?
当然是后者!反正已经这样了,也退不回去了,不如找个高大上的理由让自己有尊严的活着,让痛苦有其意义,也算是给自己一种交代。

伤已经伤过了,再申诉是别人的混蛋也无法弥补那伤口伫立在那里的事实,日子还得过,不如编个能骗得了自己且不容易被毁灭的理由,内心舒坦点好好过日子强。

是的,我所说的“放过自己”,不过如此。


比起苦难,“被遗弃”是更不容易释怀的事情,把埋怨推给“老天”,反正山高皇帝远,你也不知道它是谁,在哪住,但是埋怨的对象是具体的人,你知道她和你一样是一个凡人,她与你生活在一个国家,此刻过着你可以想象到的生活。

就像是敦煌文物,斯坦因从王圆箓道士手上轻轻松松骗走,后人的愤怒目标非常固定,就是你!你是卖国贼!可是,现实地讲,那个腐败、堕落的晚清,王圆箓发现藏经洞后2个月八国联军占领北京,故宫的文物都要军队保护才能勉强保全,就算当时即使上报到了紫禁城,北京城都自身难保,又有什么能力保护远在边疆的河西走廊呢?
如果英法没有如此轻松的骗走,也会使用武力掠夺,也许他们会将整个敦煌霸凌然后偷走敦煌文物,如果是这样,后人的愤怒就无法有一个具体的人了,就只是一种情绪。
苛责命运是我们实在找不到一个实体的人可埋怨,然而命运也有命运的使命。



我亲手捡到过4个弃婴、陪伴过近百个被父母遗弃的孩子,我的“工作”之一是告诉他们被遗弃的真相。我通常是这样告诉他们的:

你的妈妈她有“病”,就像你心脏上的缺口一样,她的灵魂也有缺口,只是不知道是生来带有的,就像你一样,还是后来在她经历这个社会的种种使自己的灵魂有缺陷,就像很多人一样,anyway,她变得不健全。
不健全的她和没有完整心脏的你,太沉了,她懦弱了,她选择了一条更容易的路:把你交付更有能力、更有责任、更有可能有好的未来的地方:福利院。


孩子啊,人性是很立体的,它有时是这样的,有时又是那样的,但我们都有共同的一个人性:我们都不想承担过重的胆子。

我曾经照顾的一个孩子,她前后四年仅仅是住院的费用,我亲自去交的费用已经近200万了,我当时有问过自己,“如果你有一个需要花200万才能得以活着的孩子,你是否一定不会放弃她?”

我沉默了!我沉默的原因是我根本不需要作出选择,不代表我的选择会更高尚。只是因为幸运,没有机会看到自己人性的底线。

就像死亡一样,健康的、自由的、在一帆风顺时的我们当然可以随意说“我要有尊严的死亡”“我不在意活多久”,那是因为在此前的人生中,我们从未有过一种经验是:剥夺生命权为代价的选择。而临终的痛苦是以失去生命为前提,我们对于它的包容能力和一帆风顺的此刻,那是截然不同的,至少是此刻的我们从未有过的人生体验,此刻的你说了什么,都只是随便说说。

身为母亲对于孩子的捍卫的懦弱,是可耻的,但也是不幸的——这是一次人性对她的考验,世间那么多人,一生中,在人性的考验中,都可以混过去:如果我们都曾经历考验,恐怕不及格为多数,然而我们幸运,我们不需要被考验。

她的不幸在于她必须被考验,而她失败了,她混不过去,在她的心里,在她可能一辈子都不会见面的孩子的心里,恶狠狠地有一个事实永远伫立:她清清楚楚知道自己人性的边缘,她知道,大概就是惩罚了。


但是“遗弃”它真的是一种刺骨的、直穿心脏的、可能会击溃所有相信的一把利剑,它在我们最初建立对这个世界认知的时候就狠狠地击溃了我们本身脆弱的根基,这是残忍的,也同时缔造了了不起的你,无论此刻的你活成了怎样的样子,我都由衷的为你敬畏,在这样摇晃不安的根基建立中,成长到今天,真的不容易,也真的了不起。

就放弃吧,放弃去追问“为什么”。

为什么?
就当点豆豆点到的,这一天临产的母亲有100个需要被考验,其中只有1个人过关,你不是那一个,百分之一的概率,你没有遇上,也是合理的。

人性的光辉本身就是罕见的,我们大部分人都不是,那就认吧,认我们的平凡,认平凡之后也要努力的,好好的活着。

放过自己终归比追问始末要容易得多,纵使有一天,你站在她的面前质问她“为什么”,她或许也不知道,那10个月里她也无数次给自己力量“无论多苦多难我都要守护我的孩子”,但当“苦”和“难”从理论到达现实,她还是成为了她原本以为自己最不该成为的样子。

你问她,她又能给你什么答案呢?如果她真的告诉你,“是的,我就是不爱你”,你又要如何活下去?带着这种答案的人生又如何重燃希望?不如一切归结于“人的无力”更容易放过自己吧。

爱本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有时候“爱”给人带来的伤痕远比“不爱”还要深,或许终其一生我们每个人不是在“爱”的疲惫中挣扎,就是在“不爱”的悲哀中自悯,算来算去,其实都差不多。

朋友圈里未必都是朋友,但黑名单里总有故人。

而我,也不曾更好,所有表面的“伟大”,只是“不费力”罢了,我没有你以为的那样光辉,在需要被考验的时候,也是一个差等生。

无论怎样,我们都是要自己成长的。那就算了吧,放过自己,不追溯,就开始。

世界那么大,再黑暗,也终会有光的地方。就像绝望自有绝望的力量,就像希望也有希望的无能。

安好。

End

感谢阅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