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考志愿填报要合理 家长陷入三个误区 孩子上了大学会后悔

 悟道谈风水 2023-07-06 发布于广东

一年一度的高考结束后,各地也陆续公布了高校的录取分数线,填报志愿,很多家长还是需要参与其中的,但家长们在帮助孩子填志愿时经常陷入一些误区,让孩子没有真正选择好自己满意的学校,导致上大学后学习生活影响很大。


高分一定选择外地大学。很多家长觉得孩子考了高分,就一定要选择北上广的大学,尤其是中西部欠发达地区都不愿在本地上大学。

小琳是个胆小的乖乖女,外语成绩很棒,当年高考英语148分,当时小琳高考总成绩也不错,小琳恋家,希望在本省的一所211大学读外语系,她不愿去太远的地方读大学,但家长却觉得小琳在本省读大学分数太亏了,强迫让女儿去了北京一所非常小众的大学。

小琳来到这所大学就不习惯,学校在北京的郊区大学城,环境还不如自己的高中,这所大学的人数很少,大城市尤其是北京以及周边省市同学多,小琳很难融入同学的氛围,最让小琳父母头疼的是,如今已是大三了,孩子依然很恋家,每逢节假日都要求回家。

小琳父母是工薪阶层,女儿这几年的路费真是一大笔开销,女儿在学校对自己的专业也不感兴趣,说自己除了睡觉就发呆,感到精神恍惚,前途迷茫,父母现在很后悔当初逼女儿去北京上大学。


外地的同等次院校不一定比本地大学好。小徐同学是山东考生,当年高考能上本地的二本院校,但父母觉得儿子没考上一本院校没有面子,希望儿子能到外地的二本院校读书,为儿子选择了位于湖南省南部的一所二本院校,事实上湖南的这所二本院校排名和实力还不如山东本地的二本院校,二本院校一般招生都以本地生源为主,外省考生填报的不多。

小徐同学来到学校就水土不服,加上同学老乡小,让小徐很后悔选择这里上学,毕业后大多数同学选择在当地就业,因为很多人家就在湖南,人际关系也更多,小徐毕业了还是希望回山东就业,但发现自己没有太多优势,自己的学校在当地很多人都不知道,而当年选择在家乡上大学的同学就业更方便。


提前录取未必比正常录取占优势。高考录取有很多地方性照顾政策,如贫困县专项计划,录取有降20分的优惠。小章是安徽一贫困县的考生,当年超出一本线100分,上个211大学的好专业没有问题,当年小章希望上南师大,将来当老师,但小章当年可以享受贫困乡县专项政策,填报一所985大学也可以,家长决定让小张去了山东一所专业性很强的985大学,专业是海上勘探,小章对这个专业非常不喜欢,觉得和自己理想差距很大,曾萌发了退学重考大学的想法,在家长的压制下继续郁闷苦读,但小章表示要考研师范大学,实现自己的老师梦。

家长在帮助孩子填报志愿时,一定要尊重孩子兴趣,不可盲目追求名校,更不能将自己的错误观念强加给孩子,路终究还是要孩子自己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