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先是学做钳工

 新用户7011Snfr 2023-07-06 发布于山东

我先是学做钳工

吕铭康

(刊于:《青岛早报》2012、9、10—22版)

1958年夏初中毕业,两年前生母病逝后,父亲再婚,继母对我苛刻,经常连吃饭都成问题。尽管已考上了高中,但为了及早脱离家庭自食其力,就到街道办事处报名就业,被分配到一家国营大厂学徒,厂里安排我学做钳工,每月工资14元。那时,我还不到15周岁(按现在的标准,不满16周岁是童工)在胸前别上圆圆的厂徽,不断地照镜子,感到非常自豪。因为我正式参加了工作,从此就是光荣的工人阶级一员了。

之前,我对工厂完全是一无所知。第一次进入工厂的机械车间,恍如刘姥姥进大观园。那各式各样的机床,令我耳目一新,且目不暇接,急切的好奇心促使我真想亲自操作一番。而我学的是钳工,根本就无缘与这些机床接触,眼前就是一台虎钳。我恍然大悟:大概就是因为这个工种主要使用的是虎钳,所以叫“钳工”。那时,看到同进车间学徒的有车工、铣工、刨工,整天拨弄着旋转的机器,还真点羡慕嫉妒恨呢!

我师傅姓王,长得精瘦,中等身材,虽仅年近半百,却有点老态龙钟。他是解放前进厂,是个相当本份善良的老工人。有两件事至今还记忆犹新。

王师傅先是让我学六方螺丝帽,说这是钳工考级的基础。他先给我来亲自垂范,把一股节圆钢夹在虎钳上,也没在上面画出任何标志,完全用锉刀,右手掌顶住刀把,左手掐紧刀头,左脚前,右脚后,端平锉刀,一个面一个面地挫平,一个非常整齐的六角形终于出现了。随后,在摇臂钻床居中钻眼,再夹在虎钳用螺丝攻攻丝。不长的时间,一枚光亮的六方螺丝帽就展现在我面前。我感到神奇极了。于是就迫不及待地邯郸学步,这一实际操作就累得我汗流浃背气喘吁吁,挫来挫去,不是平面大小不一,就是凸凹不平。王师傅见我非常沮丧,就耐心劝我:“谁开始干都是这样,但技不压身啊!”这“技不压身”四个字顿时如醍醐灌顶,还成了我终生的座右铭,矢志不渝。

还有一次是厂里开罢“忆苦思甜”会,王师傅回到车间就对我窃窃私语:“刚才那个当年曾被除名的小子,还敢上台一把鼻涕一把泪地诉苦?他本就是个二流子,是因为烟瘾太大就经常偷厂里生产的烟卷,曾被多次发现。这样的人现在就知道搞运动整人,踩着别人的肩膀往上爬。”无独有偶,我在1986年看谢晋导演的电影《芙蓉镇》,片中有个懒汉王秋赦就是专门靠着搞“运动” 往上爬。“文革”结束后,已经疯了的王秋赦还打着破锣声嘶力竭地吆喝:“运动啦,运动啦!”王师傅还告诉我:“我与你周围的这几位师傅都不抽烟,一是在咱厂遍地是香烟,你有烟瘾又没钱,那就极有可能偷烟;再就是抽烟影响健康。”我父母都吸烟,家里老是烟雾缭绕很不舒服,而王师傅的“抽烟影响健康”又正中下怀,于是我始终与香烟绝缘。

1958年下半年大炼钢铁

不久,“大跃进”开始全民大炼钢铁,我所在的工厂自然是一马当先。我们这些学徒工就被抽调出来,参加炼钢。我为此兴奋不已,能当上钢铁工人在当时是很“潮”的。令我记忆犹新的是,一说我们的钢铁产量要立即赶超英国,许多人家门前的大铁门,甚至家里炒菜的铁锅,全都砸碎大炼钢铁。家里都不开伙了,一家老小到街道新建的公共食堂,吃大锅饭。为了多快好省,许多工厂、街道、农村炼钢都是“土法上马”,本来炼钢“小、土、群”高炉炼不出钢铁,就成了平炉,与家里的大锅底相似,没有耐火砖就用普通红砖或废砖取代,把自行车改造成脚踩人工鼓风机。炼钢改成炒钢,就是把一些废铁片投入火红的平炉内,烧得即将化开时,就忙用大铁钳夹出放在铁砧上,急忙用大铁锤砸成比较方方正正的大铁块,便赶快秤出重量,目的是打破纪录,名曰“放卫星”真是无奇不有然而炼钢高潮过后,这些非常沉重的大铁块就七零八碎堆在墙角,风吹雨打,很快就锈迹斑斑,院子里铁锈水四处横流,因那时还缺乏铲车吊车,后来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这些炼钢“成果”乔迁。一次,在连续上了16小时的连班后,已是晚上10点,又接到到双山一带拉一些废砖建高炉的紧急任务。连夜,我就跟着大车拉边绳,不料拉着拉着我竟能模模糊糊地睡着。车一停,我才惊醒。在炒钢时,我前边的工人用铁杆捅炉内的原料,我又在他后面看,他的铁杆猛地往后一收,恰恰捅在我的右眼上,幸亏我有近视眼镜一挡,只是伤了上眼皮,留下了个极小的伤疤,但也确实后怕啊!那时的浮夸风已经与日俱增,最流行的口号是:“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说是某公社都亩产粮食一千斤,而这边话音一落,那边就是亩产双千斤。并且说我们的粮食吃不了怎么办?尤其说是地瓜大丰收,就动员大家使劲吃地瓜,还腌地瓜咸菜,又甜又咸,根本没法享有。可是由于那时的粮食产量都是虚报浮夸,纸包不住火,真相大白时,大家都已经是饥肠辘辘,连地瓜叶、榆树皮、蚂蚱菜、槐树叶等都成了果腹充饥的食物……

一年的工厂生活,这是我很好的社会实践,确实开阔了眼界。但总感自己15周岁,体质较弱,力不从心,又没机会正儿八经学做钳工,遂决定辞职,去读高中了……

            2012-8-152019-3-7修改于青岛“夹缝斋”

作者简介:吕铭康,作家、文艺评论家。中国戏剧家协会、山东省作家协会、山东省电影家协会会员,青岛市相声艺术研究会总顾问等。著有《青岛与京剧》《青岛与曲艺》《青岛艺海》《青岛京剧艺术》,出版散文集《缘分》《求乐》,主编《2000青岛儿童文学选》(获团中央“五个一工程”奖)、《新世纪艺术散文选萃》2003青岛儿童文学选萃》《青岛新童谣选》《行走在市北》(一、二集)等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