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忆起当年搞“基建”

 新用户7011Snfr 2023-07-06 发布于山东

忆起当年搞“基建”

吕铭康

(刊于:《青岛早报》2012、10、27—23版)

我曾于上世纪70年代中期在一家小厂搞过“基建”。那时的所谓“基建”,主要就是土建,给企业盖房子(厂房和宿舍)。这个活,是我向厂领导毛遂自荐,好不容易争取到的。因为他们总觉得我书生气十足,又是单枪匹马,根本干不了这跑跑颠颠的活。对此,我倒是自我感觉良好。

因为我得知一家刚刚并入的厂子,曾获得省里6万元的投资兴建厂房,然而却因建材不足等等原因搁浅。我的首项基建任务就是重新请求省里下拨这6万元。于是,从未从事过基建的我,就先后跑市里的重工局和市经委、市计委,再就到省城的机械厅、省经委、省计委,尽管是完全的人生地不熟,但靠自己的努力,终于解决了投资。但直到此时,才得知已经在1968年就从市区乔迁于此的地皮还没办任何手续。为此,就得立马与当地公社、大队协调。经过几个反复,获悉他们大队的工厂当时最需要的是我们旧车床、摇臂钻。结果彼此一兑换,皆大欢喜,地皮终于到手。现在,这里已成为青岛东部繁华的街,时至今日目睹此情此景,我自然是感慨万千

在获得规划部门核准后,下一步就是厂房设计。那时建筑设计部门完全是免费的,这难度其实比花钱还大,幸亏家兄就在那里工作是“近水楼台”。

要施工,就得找建筑队。因为这是个小工程,那些大建筑公司根本就不接。于是,就只好到附近农村找临时拼凑的农民建筑队。那时的胶南还不属青岛,我就多次骑着自行车到小港坐船到黄岛,下船后径直骑车当时的胶南县城。因为是计划经济,我此同时还要备好当时最为奇缺的建筑“三大材”——钢材、木材和水泥。功夫不负有心人,我因多次到省城以至于国家某部委请示汇报,与不少有关人员甚至领导都非常谙熟,还主动帮着他们抄抄写写,打个零杂,天长日久有了感情,关系自然越来越好。他们顺利给批了一些角钢,却没有我们工程急需的钢筋。后来与外地一家客户将这些角钢换成了钢筋。水泥更是大问题,除了通过正规渠道求助于水泥办给解决少量散装水泥外,其他则是千方百计挖空心思,主要是依靠附近农村的几家民办水泥厂。木材以及砖瓦砂石,则是到处对付。待到两层的厂房拔地而起,大家就不再质疑我的基建能力了。因此,后来的有关立项、拨款和一些土建材料的调拨,也就不太困难了。

1980年,在国家的鼎力支持下,同意我厂引进某国的设备和技术,据说这是当时青岛市的第一个引进项目也属于厂里的基建工作。于是,我就从本市的一些主管部门,跑到省里的这些主管部门,最后是到北京的某部。为了一个文件的报批或批转,那就得环环紧扣地去当面请示汇报。那时,坐火车到济南是8个小时,硬座票价8块钱;到北京是16小时,硬座15·8。我经常是坐硬座,晚上就倒卧在没有暖气管的长椅底下,根本不在乎那些不佳气味,为的是省下卧铺钱归己(这都是1966年年底,我作为教师也参加“大串联”学会的我曾经一周之内到过3次济南,或是一周两次北京。有时,我干脆带着8岁的儿子出差,到了某部委,就先把他安排在传达室看着小人书等着我。回到青岛往往是早上8点,就立即到就近的市局有关科室及时汇报。此时,我还利用出差忙里偷闲采访文化名人,写了许多名人专访在报刊上发表。当时,也可能是我还惑之年,虽是生活相当坎坷,经济非常拮据,还得独自抚育童年的儿子,但总没感到多么劳累,还是终日乐呵呵的。我若干年来就是这样“夹缝中求生存”,苦中求乐,乐在其中,随遇而安,习以为常了。

就这样,我的基建工作一直干到1983年。时过不久,我就奉调到某市级机关的成人干部高等教育负责教务工作了。

2012-8-4青岛“夹缝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