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沧口的明月戏院

 新用户7011Snfr 2023-07-06 发布于山东

老沧口的明月戏院

吕铭康

刊于青岛早报2011-12-31

青岛自开埠以来,京剧以及青岛周边地区流行的茂腔、柳腔等地方戏,也受到青岛市民的关注。因此,一些戏院也就应运而生,拔地而起。先是1903年,市里中山路212号建起了华乐戏院;1924年在平度路22号,又有了老青岛最大的永安大戏院(当时叫“新舞台”);1928年,老台东也有了光陆戏院;又过了12——1940年,老沧口广德路建起了明月戏院。我有位前辈远房亲戚,曾在明月戏院的京剧班底唱过女老生,给我多次讲过这个戏院的来龙去脉。

当年沧口广场

明月戏院坐落在当年沧口区的沧口广场南端,这是老沧口唯一的娱乐场所日本侵华初期,先是由山东商人梁秀玉等在沧口大马路(即今四流中路)的路边搭起一个席棚子,招揽一些流散艺人演出一些戏曲节目

到了1940年,黄县(今龙口市)的一位商人,选中现在的地址,建起了戏院。这个戏院是幢砖木结构的二层楼房,内设池400个,楼200个,总能容纳观众600人。之所以命名为明月戏院,据说是曾用了一番苦心,取自李白“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诗句之意,很有些爱国味道。当时,怕日寇无事生非地干预,只好委托一个姓栾的日本翻译担任代理人,第一任经理是孙子盛。由于地角偏僻,戏院不大,戏曲名角自然是不屑一顾。当时,孙子盛也只能请一些三流角色,或只能跑跑县镇的流散京剧艺人和一些唱茂腔或柳腔的演员,经常到戏院里演上一阵子。没请来演员,戏院便只好只能闲置。就这样时断时续地维持了几年。日本投降前夕的1944年,李巅兆从孙子盛手里将戏院转租过去。李巅兆干了不到两年,在国民党统治时,经营初有眉目,被有权势的人看上了眼。1945年,马铭超依仗着任伪职的敌伪人员高存坛的势力,竟然动用宪兵队,将明月戏院霸占。演员不好请,戏演得不景气,便开始兼演电影。临近解放,马铭超退出,又苏大伟接手,一直干到了青岛解放

明月戏院附近的三盛楼饭店

1944年始,由张子范挑头,联系了一部分流散京剧艺人,在明月戏院组成了一个京剧班底,有青衣王慧君、老生王智考、老生王艳芳、武生解世福、花脸王智贵等。解放后,除王慧君外,由以上骨干演员为主成立青岛竞进京剧团,继续作为明月戏院的班底。他们单独演出过许多京剧,其中有《红娘》《玉堂春》《空城计》《贺后骂殿》《古城会》《草桥关》《搜孤救孤》《白良关》《黑松林》等,还有连台本戏《金鞭记》。并且也为京剧名家丁至云、许翰英、毕谷云等配戏。解放初期,市文联文工团京剧队(青岛京剧团的前身)的老生林之一、旦角张文娟等,也来此演出过《唐棣之花》《九件衣》《唇亡齿寒》《嫦娥奔月》等戏。另外,这期间演出得最多的是茂腔、柳腔、吕剧等地方戏。应该说,这在当时确实是活跃了老沧口的文化娱乐活动。 

“后四小名旦”许翰英与他的《红娘》剧照

到了1957年,沧口地区的戏剧演出任务,都交给了 1956年新建起的沧口剧院。于是竞进京剧团的演员,就分别被安排到其他剧团演戏,或从事教戏,或到一些区文化馆工作、或改行到粮店等部门当售货员此后,明月戏院便成了沧口文化馆礼堂,成为群众文化活动的场所。现在,沧口已与李村合并成李沧区,在旧城改造中,当年曾经辉煌的明月戏院,早已被翻新的建筑物所取代当然,这也是老沧口人永远难以忘怀的……

2011-12-31 青岛 夹缝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