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忆京剧花脸名家方荣翔

 新用户7011Snfr 2023-07-06 发布于山东

忆京剧花脸名家方荣翔

吕铭康

裘盛戎、方荣翔师徒

由于对京剧裘派花脸特感兴趣,还为裘盛戎的弟子、青岛京剧团的钳韵宏采写过名人专访,并主动提议我来协助他写《我的老师裘盛戎》在青岛日报连载。那时,我为所在工厂的基建和引进项目,必须经常到北京向有关部委请示、汇报、立项、拨款。后经钳韵宏的引荐,从1981年起,凡出差北京就一定要抽空到西河沿215号裘盛戎故居,探望裘夫人李玉英,主要是想进一步了解裘盛戎的裘派艺术,同时也认识了他的儿子裘少戎(裘明)与二女婿杨振钢。

其实,我早就在京剧电影《奇袭白虎团》,观看过方荣翔饰演的志愿军王团长精彩表演与演唱;刚刚恢复传统京剧不久的1980年,山东省京剧团来青岛演出,我看过方荣翔主演的《将相和》和《二进宫》。有次,裘夫人请我晚上来她家,看北京电视台播放的方荣翔和裘少戎演出《遇皇后·打龙袍》(那时电视是稀罕物)。看完后,裘夫人对方荣翔大加赞扬,希望裘少戎一定要好好向师哥学习!

1982年深秋,方荣翔等应邀到日本演出完后回到北京。此时,我又正好出差在北京。裘夫人告诉我,说方荣翔就下榻在北京京剧院演员宿舍,当晚为纪念谭富英逝世五周年,在虎坊桥的北京工人俱乐部与谭元寿合演《铡美案》,给了我一张招待票。裘夫人用电话与方荣翔联系好,让我下午去采访。没想到的是,他住的房间相当简陋,室内还有些阴冷。我发现桌上有本剪报,正翻到我为青岛日报采写钳韵宏的专访文章。这时,我感到方荣翔为了接受我的这次采访,故意找出这份报纸阅读。原来是我在此文提及方荣翔,钳韵宏把样报寄给了他。他也真够认真的了,我不由得深感他的谨小慎微。

方荣翔《盗御马》

方荣翔(左)《将相和》

时年57岁的方荣翔非常热情且平易近人,毕竟我是他师娘引荐来的嘛!这次访日演出,是山东省京剧团为了庆祝中日邦交正常化10周年,应日本文化财团之邀而进行的。在日36天,访问了8个城市,演出31场,观众达6万余人次。首场是他主演的《铡美案》和他29岁的女儿方丽华主演的《锯大缸》,日本皇太子和夫人都兴致勃勃地观看,并接见了全体演员。皇太子高度称赞京剧的唱腔优美动听,高兴地说:完全能够看懂!当首场演出实况向全国转播后,大阪有十位妇女给他去信,盛赞《铡美案》的剧情,并要求给她们签名留念。后来到大阪演出时,她们又到后台看望他。方荣翔还告诉我:日本观众中有不少教授、作家、画家和大学生,他们对京剧都有相当研究。日本中国戏剧研究会83岁的琢本助太郎,与我们的“四大名旦”“四大须生”都是朋友。几位专门研究京剧的大学生,一直自费跟着看演出。日本观众特别爱看《孙悟空大闹乾坤》(闹龙宫、闹地府、闹天宫)。一些协助工作的日本姑娘要求我们给她们勾上脸,扮演孙悟空或巨灵神照相留念。最后离别时,相当日本朋友热泪盈眶,依依不舍。日本外相樱内义雄撰文赞誉:我们演出了“中国传统艺术的精髓”。说到这里,方荣翔还拿出不少访日的照片、剪报和友人名片给我看。这时,我夸他是公认的裘派传人,并寄予厚望。他非常谦虚地说:“这是广大观众的热情鼓励。我们的演出之所以受欢迎,主要是沾了我老师裘盛戎的光。没有裘老师的创造,就没有我们!”

方荣翔1925年生于北京,6岁开始练功,8岁入尚小云创办的荣春社科班学艺。10岁师事骆连翔习文武花脸,12岁首次登台演出,16岁拜裘盛戎为师,专工裘派花脸,得裘盛戎精心指点,并曾随师到各地演出,成为裘派的手把徒弟1951年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京剧团赴朝达7 年之久。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8年回国,担任山东省京剧团副团长。他演出的十多出裘派名剧被中央及省、市多家电视台播放。出版《裘盛戎唱腔选》即由他整理、主编裘少戎把此书赠与我并在扉页签上“裘明”。

我们接着就是谈裘派。方荣翔动情地说:“继承裘派艺术很不容易,要向发展就更难。平时,我捉紧了点滴时间,听老师的录音和唱片。反复琢磨老师的做派,我要一丝不苟地继承下来。同时,裘派弟子要加强团结紧密合作,这对继承裘派艺术是很重要的。”

说话间,裘少戎提着饭盒来了。原来里面是热乎乎的莲子银耳汤。方荣翔告诉我:“这是师娘怕我身体吃不消,每天傍晚让大明()送来。因我患有早年白内障,自己勾脸有困难,这几天都是(夏)韵龙和少戎代劳。”是的,裘夫人不断在我面前夸赞方荣翔德才兼备,孝敬师父。记得后来他师娘还给方荣翔买了口铁锅和一些炊具,说是济南不好买,就托我回青岛途经济南就给他捎去。即使在那群魔乱舞颠倒黑白的年代裘盛戎无端遭受迫害。方荣翔仍然不背离师长,不放弃对传统艺术的研习而且在裘盛戎病榻前忙前忙后,侍奉左右。因此,裘盛戎在1971年含恨即将辞世时,亲自把仅存的手表摘下来,连同自己一些行头传赠给方荣翔。他们可谓典型的“师徒情深”。

北京工人俱乐部

青岛日报1982-11-22,发表我采写的专访方荣翔

这次回青后,我迅速为青岛日报写成了专访方荣翔的文章《中国传统艺术的精髓——访方荣翔》发表。事后,我们多次在济南他住家见面,也给我来过信,更加感到他的谨小慎微。他擅演剧目有《群英会》《杨家将·审潘洪》《姚期》《遇后龙袍》《铡美案》《将相和》《除三害》《赤桑镇》《龙凤阁》(大保国·探皇陵·二进宫)《盗御马》《黑旋风李逵》等数十出传统剧目,并演出《奇袭白虎团》和《雪花飘》等现代京剧,其音色音质纯净透彻玲珑玉润,声腔精致细腻温婉1986年,山东电影制片厂为方荣翔拍摄电影《方荣翔舞台艺术》由擅长裘派做工的钳韵宏做艺术顾问。其间,钳就多次往返济南,俩人还经常互通信件,就是谈戏。可惜天公不作美,方荣翔于1989422日因心脏病复发在济南逝世,享年63

2023-5-21 青岛 夹缝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