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海藏楼诗笺注》0142

 毕天增 2023-07-06 发布于黑龙江

0142-4

海棠盛开,与稚辛、似斋二弟同赋四首

晓日蠲寒雾乍开,忽惊绝艳立苍苔1)。破颜自擅生天质,顾影难凭倾国媒2)。脂水粉痕空写照,浓春好梦费疑猜3)。赞皇花木曾成记,忍道根从海外来4)

【笺注】

    《郑孝胥日记》,光绪二十三年(1897)三月十八、十九日分别做两首。稚辛,郑孝胥弟郑孝柽之字。似斋,不详,据诗题,似为郑孝胥族弟。此时,郑孝胥初拟应允出使英国并至上海,终辞而归南京。

这第一首写海棠虽美,但无人真赏其美,徒然自赏而已。实是借海棠书写自己空有才干而无人为用的状态。

1)晓日”二句:旭日驱除了寒气,晓雾乍开,忽然惊诧绝艳的花枝站在苍苔上。

蠲寒”,除寒,驱寒。蠲,消除。唐宋之问《自湘源至潭州衡山县》:“赖欣衡阳美,持以蠲忧患。”

首联写早晨惊艳于海棠盛开。

2)破颜”二句:露出笑容,自是有生于天界的丽质;就如难以倚靠媒人,倾国美人只好顾影自怜。

破颜”,露出笑容。比喻花朵开放。唐鲍防《杂感》诗:“五月荔枝初破颜,朝辞象郡夕函关。”

生天”,生于天上。宋黄庭坚《寄刘泗州》:“生天生地常为主,此事惟应作者知。”

顾影”,自顾其影,有自矜、自负之意。《后汉书·南匈奴传》“昭君丰容靚饰,光明汉宫,顾景裴回,竦动左右。”

倾国”,形容女子极其美丽。语出《汉书·孝武李夫人传》:李延年歌:“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倾国媒”,平阳公主因言延年有女弟,上召见之。平阳公主,即为此“倾国”之“媒”。唐韩愈《县斋有怀》:“谁为倾国媒?自许连城价。”

颔联感叹海棠虽美,也只好顾影自怜,犹如倾国美人,而无人做媒,难以倾倒国人。此以海棠自比,感叹怀才不遇。

(3脂水”二句:胭脂水粉的痕迹,徒然地画成美图;做着秾春美梦,费人来猜疑。

脂水粉痕”,胭脂水粉。语出宋陈与义《春寒》: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蒙蒙细雨中。”此形容海棠。

秾春好梦”,秾丽的春天,做着好梦。海棠春睡,宋释惠洪《冷斋夜话》记载,唐明皇登沉香亭,召太真妃,于时卯醉未醒,命高力士使侍儿扶掖而至。妃子醉颜残妆,鬓乱钗横,不能再拜。明皇笑日:“岂妃子醉,直海棠睡未足耳!

颈联写海棠花徒然美丽,做着令人猜疑的好梦。此亦是写自己虽然努力,但梦想能否实现,令人怀疑。

4)赞皇”二句:李德裕的《平泉花木记》曾经有记载,他怎忍心说海棠花的根是从海外移来!

赞皇”,李德裕,字文饶,晚唐名相。因为赵郡赞皇(今河北赞皇县)人,故称李赞皇。李德裕著有《平泉花木记》。

海外来”,语出李德裕《花木记》:以海为名者悉从海外来,如海棠之类是也。”

尾联不赞成李德裕说海棠自国外传来,也是说自己实是扎根于国内这方土地,所主张,亦不是照搬国外,而是扎根本土。

【附记】

庞俊评论此诗云:“枨触无端。”(《养晴室遗集》卷十五《海藏楼诗评语》)。

漫翻谱录辨棠梨,色色香香理不齐1)。三月繁华浑醉后,一春桃李总颜低2)。牢愁衔子思鸿鹄,胜事题诗步碧鸡3)。记取濠堂人未老,花前吟到夕阳西4)

【笺注】

   第二首诗描写海棠不同于棠梨的醉美,以及前人对海棠的赞美,表达自己赏海棠的痴迷。

1)漫翻”二句:乱翻花木书谱辨认着棠梨,颜色和香味,看来与海棠不相似。

谱录”,指花木的图谱记录。

棠梨”,三国吴陆玑《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蔽芾甘棠》“甘棠,今棠棃,一名杜棃。”

理不齐”,分析起来不是相同的事物。理,分析。

首联写海棠与棠梨不相同。

2)三月”二句:海棠三月的繁花,真像喝醉酒一般;一春桃李花,相比海棠,总要把头低下来。

颜低”,低头。宋苏轼《和陶和胡西曹示顾贼曹》:“低颜香自敛,含睇意颇微。”

此联写海棠艳丽胜过桃李。此意出宋苏轼《寓居定惠院之东,杂花满山,有海棠一株,土人不知贵也》:嫣然一笑竹篱间,桃李漫山总粗俗。”

3牢愁”二句:我忧愁之时,猜想是鸿鹄衔来海棠种子;像在碧鸡坊赏海棠一样的胜事,引人题诗

牢愁”,忧愁。唐陆龟蒙《记事》:“感物动牢愁,愤时频肮脏。”

衔子思鸿鹄”,语出宋苏轼《寓居定惠院之东,杂花满山,有海棠一株,土人不知贵也》:陋邦何处得此花?无乃好事移西蜀。寸根千里不易致,衔子飞来定鸿鹄。天涯沦落俱可念,为饮一樽歌此曲。”

胜事”,好事。唐刘长卿《送孙逸归庐山》诗:“常爱此中多胜事,新诗他日伫开缄。”

步碧鸡”,到碧鸡坊。碧鸡坊,在成都,海棠最盛。宋陆游《病中久止酒有怀成都海棠之盛》的诗:碧鸡坊里海棠时,弥月兼旬醉不知。”又《花时遍游诸家园》 看花南陌复东阡,晓露初乾日正妍;走马碧鸡坊里去,市人唤作海棠颠

颈联借用陆放翁与苏东坡的诗句,盛赞海棠。

4)记取”二句:要记下在濠堂我这人还没老,海棠花前吟诗,直到夕阳西落!

濠堂”,郑孝胥在南京的住宅。

尾联写自己面对海棠,兴致不老,直到落日。进一步描写海棠的魅力与自己的赏花兴致。

燕郊东出记寻芳,流水游龙赴道场1)醉春风围日气,断红人面拥花光2)。髫年尘梦频弹指,宦况江城独绕廊3)。几树如云俄似雪,暗中谁信送堂堂4)

【笺注】

    第三首回忆在京时极乐寺赏海棠的情景,感叹如今为官江南独自赏花,也悲叹海棠俄顷暗中不觉地飘落。

1)燕郊”二句:记得到北京郊区寻访海棠花,车如流水马如龙一般,奔赴那寺庙。

燕郊”,北京郊区。郑孝胥诗末自注:极乐寺海棠甲天下。”极乐寺,在北京海淀区。可见燕郊,实指北京西郊。

流水游龙”,“车如流水马如龙”,形容车马之盛。语出《后汉书·皇后纪上·明德马皇后》“前过濯龙门上,见外家问起居者,车如流水,马如游龙。”

道场”,释道二教称诵经礼拜的场所,因而代指寺观。此指极乐寺。

首联回忆极乐寺赏海棠的人流盛况。

2)沉醉”二句:东风中海棠沉醉,温暖的阳光围绕,淡妆美女面容簇拥着海棠花光。

日气”,日光散发的热气。汉王充《论衡·诘术》“阳燧乡日,火从天来。由此言之,火,日气也。”

断红谓稍抹胭脂,妇女的一种淡妆。唐元稹《莺莺传》“常服睟容,不加新饰,垂鬟浅黛,双脸断红而已。

人面拥花光:语出唐崔护《题都城南庄》:“人面桃花相映红”诗句。

颔联写暖阳光中,海棠与人面相映的的美景。

3)髫年”二句:少年凡尘好梦,几次弹指间就过去!江城为官,独自围绕在屋廊赏海棠。

弹指”,捻弹手指作声,佛家多以喻时间短暂。《翻译名义集·时分》《僧祇》云,二十念为一瞬,二十瞬名一弹指。

宦况做官的情味。宋李新《夜坐有感并简与讷教授》“三年宦况秋萧瑟,一枕时情梦战争。”

江城”,此指南京

颈联感叹少年时光弹指过去,如今在江城为官,只能独自徘徊花下。

4)几树”二句:几树海棠盛开如云,很快就如雪飘落,谁相信,时光不知不觉间就公然送走了海棠!

暗中”,此指未觉察。

堂堂”,犹公然。此指时光“堂堂”的行为。唐薛能《春日使府寓怀》诗之一:“青春背我堂堂去,白髮欺人故故生。”

尾联惋惜海棠海棠很快开败。

关心风日凋颜色,八九分开已惘然1)。带露微垂长脉脉,怯寒犹敛最娟娟2)。朱栏玉砌休论命,宿酒残妆欲破禅3)。心力平生殊不负,樱花诗后又三年4)

【笺注】

    第四首写海棠花的凋谢,虽朱阑玉砌而不免,悟到人生亦如此,漂泊何处境地,也不要辜负此生。

1)关心”二句:关心天气不好,海棠花会颜色凋残;花儿开到八九分,已经忧心花落,惘然若失。

风日”,指天气;气候。唐李白《宫中行乐词》之八:“今朝风日好,宜入未央游。”

惘然”,内心失落的样子。唐李商隐《锦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首联忧心天气不好,为海棠花将盛遂落而担心,比起杜甫“一片花飞减却春”,更进一步。

2)带露”二句:带着露珠微微下垂,总是含情脉脉;怕冷还收敛,显得最为姿态柔美。

脉脉”,含情注视。唐杜牧《题桃花夫人庙》诗:“细腰宫里露桃新,脉脉无言几度春。”

娟娟”,姿态柔美貌。唐杜甫《寄韩谏议注》诗:“美人娟娟隔秋水,濯足洞庭望八荒。”

颔联写海棠花带露、怯寒仍然动人的情态。

3)朱栏”二句:开放在朱栏玉砌,不要说是命好;如酒后残妆般开败,要人悟破人生的道理。

朱栏玉砌”,红栏杆和玉做的台阶,指富贵之地。此指花开之地。此语出宋陆游《西郊寻梅》:“朱栏玉砌渠有命,断桥流水君何欠。”

论命”,算计命运。宋苏轼《次韵李公择梅花》:“寻花不论命,爱雪长忍冻。”

宿酒妆残”,此形容海棠花落之状,如人宿酒后的残妆狼藉。宋毛滂《生查子》词“花谢小妆残,莺困清歌断。”

破禅”,悟通禅理,冲破禅关,想明白了道理。宋黄庭坚《花旗寻人贴》:花气薰人欲破禅,心情其实过中年。”

颈联写无论花生在什么样的好环境,也会开败,由此想明白了人生的道理。

4)心力”二句:我这一生,还算不辜负心智与才力,写了樱花诗后,又过三年写海棠诗!

樱花”句,指郑孝胥在日时所作《樱花花下作》、《花下又作歌》、《风雨花尽》、《风雨既过有二株粲然独存怃然赋之》等诗。这些樱花诗作于甲午年(1894),至今丁酉(1897),已是三年。

    尾联回忆三年来,写了樱花诗,又写了海棠诗,没有辜负自己的心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