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36年,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谁是最大受益者?|二战|军衔|将官|东北军

 君临天下100 2023-07-06 发布于湖北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发动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

这场事变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的分水岭。

当事各方乃至于中华民族的命运,都以这场事变为转折点,发生了天翻地覆的转变。

有人因他困龙升天,有人因他一无所有。

今天我们就来分析一下,西安事变对当时各方势力的影响 ,看看谁是最大的受益者。



张杨的动机

要弄清楚这个问题,我们必须先搞清楚张学良、杨虎城这两位主角,发动这次兵变的利益动机所在。

现在很多书上都说,这两位是爱国将领,他们对蒋介石放任日寇入侵、山河沦丧痛心不已,最后痛下决心,对蒋介石实行兵谏。

这到底是不是真相呢?不可否认,张杨两位将军都是爱国将领,心中都装着国家和民族。

但他们的第一身份不是爱国将领,而是军阀。他们的所有行为动机,都要服从于这一身份。

要想弄清楚西安事变的来龙去脉,必须得把视角切换到这重身份。

张学良



先说张学良,1928年张作霖在皇姑屯被日本人炸死之后,张学良就接过父亲的钢枪,成为当时中国大地上,实力仅次于国民政府的二号军阀。

1930年中原大战的时候,张学良的人生迎来了高光时刻。

他在双方相持不下的时候待价而沽,最后一锤定音,带兵入关拿下了京津冀一带的土地。

可短短一年之后的九一八事变,就让张学良从巅峰跌落,变成人人得而诛之的“卖国贼”。

这样的落差让他很难接受,于是打回东北,收复故土就成了他最大的执念。

这是他之后一系列事情的原动力。

当年九一八的时候,他之所以听信了蒋介石的鬼话下令不抵抗,是指望国际联盟出面干预,让日本把东北吐出来。

张学良和蒋介石



因为自鸦片战争之后,列强在中国就形成了势力均衡,谁敢打破均衡就要受到反噬。

比如说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的时候,俄国就曾经趁机吞并了东三省,结果列强就扶持日本发动日俄战争,把俄国人赶走,东北再次回到中国手上。

有这么个成功经验在前,张学良对国际联盟心存幻想,也就不足为奇了。

结果我们都知道的,国际联盟让他失望,持续百年的列强均势,已经不复存在了。

国际联盟指望不上,张学良又把收复故土的希望,放在了蒋介石的南京国民政府身上。

蒋介石



九一八事变之后,张学良消沉过一段时间,为了平息民怨他宣布下野到欧洲考察。

在这次考察中,他见到了法西斯宗主墨索里尼,法西斯集权独裁的模式,让张学良自以为找到了人间真理。

墨索里尼



回来之后他就大力支持蒋介石,希望他有朝一日能集中全国的力量,帮自己收复故土。

可为什么张学良遇到红军之后,态度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变?

不,张学良的初衷从来都没有变过。只是遇到红军之后,他看到一条更加便捷的路子,因此他才果断放弃了蒋介石。

民国时期,新疆有个军阀叫盛世才。

这盛世才原先是张作霖东北军麾下,一个不起眼的小军官,论资历连给少帅提鞋都不配。

后来盛世才感觉在东北军混不下去,就带着几个小弟一路跑到新疆。

盛世才



盛世才等人虽然在中原军阀混战的修罗场,毫无存在感,但跑到新疆之后就变成高维打低维,很快就成为当地举足轻重的一股力量。

为了消灭其它割据势力统一新疆,盛世才就想到去抱斯大林的大腿。

他把自己伪装成一个马列主义者,成功骗得了斯大林的信任。

而苏联又一向对新疆有想法,斯大林见此便出资金、派军队、送装备,硬是把小盛扶上了新疆王的位子。

1936年的时候,盛世才已经已经坐上了新疆王的宝座。

你说,张学良看到此情此景作何感想?曾经张氏集团麾下一个不入流的小角色,居然在苏联的扶持之下也称王称霸了,难道我张某人会比他差?

张学良



从这时候开始,张学良的心思发生微妙的转变。

收复故土的希望由完全依靠蒋介石,转变成了尝试依靠苏联。

但怎么跟苏联联系,是个难题。因为他跟苏联曾经在中东路打过仗 ,两家有仇的。

苦于没有中间人,张学良心中的这个想法暂时被按捺住了,直到中央红军长征来到陕北。

红军来到陕北后,双方打了几仗,张学良发现自己的东北军,竟然打不过这些残兵败将。

这时,他心中那个联苏抗日的想法,开始不可遏制地蔓延开来。

而我党也有意争取张学良,便把被俘虏的东北军团长高福源放回去,做张学良的工作。

张学良



双方各有所求基本上是一拍即合。随后张学良密访红军,就停战抗日的事情达成了一致。

可张学良不知道的是,苏联其实对中共很不待见,斯大林把抗日希望都放在了蒋介石身上,他算是白折腾了。

接下来我们再把视线放回杨虎城身上。

杨虎城是陕西军阀,他是个没什么理想的人,最大的愿望就是守住陕西这一亩三分地。

可奈何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

先是在他卧榻之侧冒出了一个刘志丹,把陕北都给赤化了。

后来蒋介石又借着剿共的名头,把结拜兄弟张学良塞到了陕西。

不过,杨虎城的情况属于还能抢救的那种,要是像“贵州王”王王家烈那样把中央军放进来,那就彻底歇菜了。

王家烈



为了避免变成第二个王家烈,杨虎城在剿共这件事上一度非常卖力,目的就是为了不让蒋介石有入陕的借口。可奈何实力不允许,打不过呀!

既然共产党一时半会剿不了,那张学良的方案就未尝不是一剂救命良方。

西北有山河形胜,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如果红军、西北军、东北军抱成一团盘踞西北,再对外结盟苏联,就算是蒋介石也不敢轻举妄动吧?

后来西安事变后,也确实一度出现过这个局面。

西安博弈

这边张杨两人偷偷摸摸跟我党的周恩来、李克农联系,那边南京国民政府的蒋介石就通过安插在东北军的密探得到了消息。

蒋介石大怒,这些军阀呀,没一个靠得住的,看来还得自己亲自上。

蒋介石



盛怒之下的蒋介石,做了一个让他后悔一辈子的决定,他要亲自到西安督战。

临去之前,他叫来心腹戴笠,询问西安那边是否安全。

戴笠信誓旦旦地拍着胸脯表示:张杨只是通共而已,没有任何图谋不轨的迹象。

这还真不能怪戴笠情报工作不过关,事实上张杨真的没有图谋不轨的迹象。

西安事变,就连张杨两人都不知道会闹到哪一步,戴笠又怎么可能知道呢?

12月1日,蒋介石的专机落地西安,他对杨虎城这地头蛇不放心,没敢住进西安城内,而是在城外的华清池安营扎寨。

当时西北军都在城内,东北军则在城外。看样子蒋介石对结拜兄弟张学良,还是放心的。



可随后跟张学良的会晤,却让蒋介石火冒三丈。

这次见面后张学良态度大变,不再支持他了,不停地敦促他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随后几天双方天天见,天天吵,驴唇不对马嘴,根本聊不到一块去。

蒋介石忍无可忍,直接下了最后通牒:你们要么自己剿共,要么放中央军进来剿,东北军到福建安置,西北军去安徽驻扎。

老蒋给出的最后期限是:12月11日。

对于这个结果,最愤怒的是杨虎城,而不是张学良。

张学良本就是个没家的孩子,去哪里都一样。可陕西是他的地盘呀,去安徽?亏蒋介石说的出来。

杨虎城



安徽是什么地方?那里是蒋介石的大本营,跟南京只隔了一条长江,他要是去了还能回来?

后来张学良晚年对外说,西安事变是杨虎城怂恿他干的,这件事大概率是真的。

杨虎城有充足的动机弄死老蒋。

那张学良呢?

他是因为误判了形势,认为全国抗日热情高涨,自己这么干是顺天道,合人心。

到时候逼迫蒋介石,停止内战联手抗日收复东北,自己名利双收,公私兼顾。

这两个人,一个是贪婪,一个是恐惧,中间还夹杂着一些爱国情怀。

这其中,张学良的爱国因素高一些,因为他没到鱼死网破的境地,本可不必如此。



至于杨虎城,从后面他一心杀蒋的情况来看,他的私心要重一些。

这些复杂的情绪交织在一起,促使他们在最后的通牒到期后,发动了西安事变。

谁是赢家?

可西安事变的结果,大出张杨两人的意料之外。

想象中的全民拥护没有出现,迎接他们的是一片口诛笔伐。

毕竟当时中国名义上是个现代社会,可实际还停留在封建时代,君君臣臣那套封建糟粕还是很有市场的,他们这么干是以下犯上的大不敬之罪。

本来想当英雄的,结果成了罪人。这与张杨两人的预想,可谓是大相径庭。



这种情况给了一直置身事外的共产党,一个千载良机。

当时我党被蒋介石从江西一路追杀到陕北,没有片刻的喘息之机,现在最需要的就是落地生根的时间窗口。

于是乎留下蒋介石的命,对我们而言就至关重要了。

因为蒋介石死了,国民党还会选出第二个蒋介石,剿共依旧会继续。

只有让蒋介石活着,逼他答应抗日,才能换来喘息之机。

张学良从头到尾都没有杀掉蒋介石的想法,他的工作好做。

可杨虎城却是个坚定的杀蒋派,他这土皇帝当得好好的,要不是蒋介石苦苦相逼,他至于走到这个地步吗?如果不是张学良拦着,他早就杀掉蒋介石了。

杨虎城



张学良跟宋美龄的关系非同一般,事后不至于丢掉性命。可他杨虎城跟蒋介石毫无渊源,要是放走了蒋介石,他肯定要被反攻倒算,与其如此还不杀了他呢!

这件事我党从头到尾都是局外人,对于蒋介石的死活没有话语权。但是张杨两人相持不下的时候,我党的作用就凸现出来了。

要想让杨虎城松口,必须得给他安全感,而这一点红军可以给。

还记得前面说过红军、东北军、西北军抱团取暖的方案吗?

当时我们管这个叫“三位一体”,曾在西安事变后,在西北地区短暂形成了一个政治联盟。

正是这个保障,才让杨虎城松了口。

杨虎城



但是这个“三位一体”很快就完蛋了。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张学良为了彰显自己的诚心,亲自送蒋介石回南京,结果被扣了半辈子。

东北军在他离去后,陷入老人帮与少壮派的内斗,最后被蒋介石吞并。

而杨虎城的部下,也在蒋介石的糖衣炮弹攻势面前土崩瓦解。

杨虎城成了孤家寡人,被迫出国,地盘被胡宗南占据。

抗战的时候他想回国抗日,结果被蒋介石收监,解放前夕惨遭杀害。

只有我党在这次事变后,得到最宝贵的喘息之机。

待到抗日战争结束后,我们不仅恢复了元气,实力还数十倍于从前。



蒋介石在日记里悲呼:十年剿共之功毁于一旦。

张学良、杨虎城的做法,确实毁掉了他唯一的机会。

一旦让我党落地生根,蒋介石就再也剿不动了。

所以说,我党才是西安事变的最大受益者。

至于张学良和杨虎城,大概就是所谓的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