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碳酸锂企稳30万元/吨   后市走势如何?

 千股封牛 2023-07-06 发布于湖南
2023年07月06日 01:20
作者: 李春莲 彭衍菘   来源: 证券日报


  据上海钢联7月5日数据显示,电池级碳酸锂价格持稳,均价报30.4万元/吨。自5月中旬以来,电池级碳酸锂价格稳定在30万元/吨左右,工业级碳酸锂价格稳定在28.2万元/吨-29.8万元/吨左右。

  “今年5月份以来,锂价稳定在30万元/吨左右,这是供需双方博弈的结果。”北京理工大学材料学院特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刘琦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锂价极速下降是短期电池产能过剩和上游锂矿开发极速扩产导致,但新能源汽车和储能产业仍处于产业快速上升期,下游产业需求旺盛,因此碳酸锂价格出现回调,并稳定在30万元/吨左右。”

  面对锂价的震荡,资源优势企业将以较强抗风险能力胜出。中矿资源证券事务代表黄仁静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公司拥有两个自有锂矿,分别分布在加拿大和津巴布韦,即便锂价处于20万元/吨,对于公司来说也有利润空间。”

  另外,签订长单也可以有效抵御锂价波动风险。黄仁静表示:“锂盐企业与客户多以根据平台价格签订长单协议为主。平台基本按月来定价,可以保证一段时间内相对稳定的协议价格。”

  整体看,锂价回归得益于市场与产业环境的改善。业内普遍认为,随着产业环境改善、锂价企稳,过去60万元/吨的高位时代已经过去,对于未来的定价,波动幅度与合理性将更加取决于健康的产业环境。

  进入下半年,锂价走势如何?

  对此,多位业内人士综合市场供需及产能情况表示,目前锂电池行业需求持续增长,同时供应端也在逐步增加产能,供需相对平衡,锂价或持续稳定在30万元/吨左右。

  刘琦表示:“从产业链看,经过供需博弈达到价格相对稳定,处于较为合理的区间。结合短期内电池及电极材料处于相对局部产能过剩阶段,下半年锂价可能会小幅下跌,但电池长远需求强劲,锂价总体会比较稳定。”

  看懂APP联合创始人由曦也认为:“下半年锂价可能在30万元/吨左右继续持稳。同时不排除因国际原油价格波动、产能过剩等外部因素导致锂价出现短期波动的可能性,但整体仍将保持相对稳定的态势。”

  业界普遍认为,30万元/吨的锂价处于合理区间。IPG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表示:“对于上游的锂矿石开采企业来说,这个价格可以保证其盈利和持续投资;对于下游的电池制造企业来说,这个价格可以保证其生产成本和市场竞争力。”

锂价企稳,动力电池龙头争夺锂矿!

余 娜 中国工业报 2023-07-12 16:30
新能源汽车大潮之下,不少动力电池龙头将目光瞄准上游,加速对锂矿的争夺。
2020年下半年至今,锂价迎来了一波前所未有的行情。但这轮大周期并非线性向上,而是“大起大落”。有4万元/吨到60万元/吨的单边上涨,有60万元/吨到15万元/吨单边下跌,也有目前30万元/吨左右的反弹。
5月中旬以来,电池级碳酸锂价格持续稳定在30万元/吨左右,工业级碳酸锂价格稳定在28.2万元/吨-29.8万元/吨左右。上海钢联7月5日最新数据显示,电池级碳酸锂价格持稳,均价报30.4万元/吨。
合理的锂价应该是什么价位?孚能科技(688567.SH)董事长王瑀认为,10万元/吨是一个非常合理的区间。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欧阳明高表示,10万元/吨到20万元/吨之间比较合理。IPG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则认为,30万元/吨的锂价处于合理区间。

合理锂价应看成本线

2020年下半年以来,锂价上涨幅度超过10倍,有关于锂价的定价讨论亦此起彼伏。
在王瑀看来,“去年全年,动力电池厂和整车厂,为锂矿和碳酸锂厂贡献了至少1500亿元的利润,这是不合理的。”
王瑀表示十分难受,“难受是因为亏损,是跟锂盐厂根本没办法拿货。”王瑀认为,锂盐的价钱不应该超过10万元/吨,锂价应该按照成本定价,在正常情况下,无论是盐湖提锂还是锂辉石提锂等,每吨成本都是在3万元到8万元左右。
在其看来,去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高速发展,与供应链计划并不匹配,进而造成供需不平衡。去年年底锂盐价格达到每吨60万元,大部分锂盐来自贫矿,成本在15万元/吨-25万元/吨之间。一旦要进入到相当理性阶段,10万元/吨是一个非常合理的区间。
王瑀认为,如果锂价格足够高,便存在需求替代的可能,即寻找接替锂的金属,以钴举例,“目前世界上的钴供应量完全可以满足要求。同样,考虑到锂资源价格影响,以及造成整个产业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资源风险,对于孚能科技,我们推出了钠电池的解决方案,旨在平衡锂盐的供需不平衡。”王瑀说。
对于10万元/吨这一合理区间的推算,欧阳明高表示需要再提高一些更加合理。“我们曾经计算过,这个区间应该在10万元/吨到20万元/吨之间比较合理。关键是怎么能调控到这个窗口。”
在欧阳明高看来,锂价的水平实际涉及到国家的锂供应资源安全,要有类似于石油的足够储备,紧急时候可以适当投放一些以平缓价格。
亦有分析认为,30万元/吨的锂价处于合理区间。
柏文喜表示:“对于上游的锂矿石开采企业来说,这个价格可以保证其盈利和持续投资;对于下游的电池制造企业来说,这个价格可以保证其生产成本和市场竞争力。”
看懂APP联合创始人由曦预测,下半年锂价可能在30万元/吨左右继续持稳。同时不排除因国际原油价格波动、产能过剩等外部因素导致锂价出现短期波动的可能性,但整体仍将保持相对稳定的态势。

电池龙头竞相“掐源头”

为应对锂价的大起大落,不少动力电池厂商挺进“锂矿大本营”。
6月20日,宁德时代(300750.SZ)牵头投资14亿美元与玻利维亚政府合作开发该国盐湖锂资源,计划建设两座锂盐加工厂。
据悉,这两座锂盐加工厂投产后,总产能约为每年20万吨。两座工厂最早将于7月开工,预计到2028年前,后续项目的总投资有望增至约99.2亿美元。宁德时代将在玻利维亚西南部的乌尤尼(Uyuni)和西部的奥鲁罗(Oruro)两个盐湖中提取锂。
已经站稳全球动力电池装车第二位置的比亚迪(002594.SZ),不仅正加入南美洲的锂矿开采热潮,且试图在南美推广新的盐湖提锂技术,以锁定更多动力电池的关键原材料锂的供应。
7月4日,比亚迪执行副总裁兼比亚迪美洲地区总裁李柯受访时透露,在全球锂矿储量最大的智利,比亚迪正在与智利政府以及智利化学工业集团(SQM)就一种新的盐湖提取技术(直接提锂法)进行谈判。而在巴西,比亚迪正在独立开发一个小型的锂矿项目。
据悉,在国内的企业中,具备直接提锂技术的除了比亚迪外,还有赣锋锂业(002460.SZ)、盐湖股份(000792.SZ)、蓝深新材料等。
此前,赣锋锂业回复投资者提问时表示,公司盐湖提锂主要采用传统法和吸附法。盐湖直接提锂技术有望在2-3年内应用,耗水量能够大为减少,更加环保的同时效益更高。
历经5轮融资,计划于今年申报创业板IPO的蓝深新材料,则在近期表示,蓝深新材料的设备采用转盘式连续离交,吸附效率高,运行操作简单,已成功应用于青海一里坪、青海西台吉乃尔盐湖等中国盐湖产业化项目。
除上述企业之外,国轩高科(002074.SZ)、欣旺达(300207.SZ)、金圆股份(000546.SZ)、西部矿业(601168.SH)、中矿资源(002738.SZ)等多家上市公司也在积极获取锂资源。
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国轩高科表示,公司在江西宜春布局上游锂矿矿产资源,实现原矿开采、精炼、电池级碳酸锂生产等。海外,与阿根廷胡胡伊省国家能源矿业公司订立谅解备忘录,布局锂矿及碳酸锂。
7月7日,有投资者向欣旺达询问,公司锂矿布局到哪一步,欣旺达回复称,“公司在南美合作的锂矿目前正在进行钻探前期的准备、矿产资源的分析、场地平整、当地环评准备以及人员派选等工作,预计个别锂矿很快会开展钻探工作,其他锂矿还在有序推进过程当中。”
值得一提的是,非洲以锂矿储量丰富、投入成本低、投资环境友好等诸多便利条件,正在吸引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入局,其中包括赣锋锂业、盛新锂能(002240.SZ)、中矿资源、雅化集团 (002497.SZ)、华友钴业(603799.SH)、比亚迪等。

“中国企业在海外获取锂资源的难度或有所提升,其海外锂资源布局的重心也或将向政策环境更优的阿根廷、非洲等地区转移;国内锂资源的战略价值将逐步被认知,国内资源的勘探、开发、整合的进程有望全面加速。”中金有色最新研报提醒。

宁德时代“压价”? 碳酸锂被要求折价结算 正极厂两头难


宁德时代再次向碳酸锂价格“开刀”,但“刀”却架在了正极材料厂的“脖子”上。面对同样强势的上下游,正极材料厂备受挑战。有业内人士则对财联社记者表示,电池厂的真实目的或是引导正极材料厂选择客供。

近日,财联社记者从至少3名产业链人士处获悉,7月初,宁德时代要求正极材料厂以市价的9-9.5折(不同类型正极材料厂的折扣要求稍有差别)与其结算碳酸锂价格或选择客供。截至发稿,宁德时代未对向中游正极材料厂“压价”的消息作出回应。

对于正极材料厂而言,无论是折价结算还是客供,都是难以作出的选择。从过去两年的行情来看,上下游间的折扣差及碳酸锂价格上涨的时间差,是正极材料厂赚取超额利润的主要原因。

面对宁德时代折价结算的要求,正极材料厂最为理想的状态在于将折扣压力传导至上游锂盐厂。但有锂盐厂人士表示,锂盐厂这边都还没反应过来,都不会这么快让步到9.5折,9折更不可能了。

另有锂盐厂人士透露,电池厂自己跟锂盐厂(都)要不到9折,(宁德时代)跟材料厂压折扣,那材料厂就买不到锂盐。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背后,上述人士认为,“(宁德时代)就是不让他们拿,为了逼材料厂做客供。”

理论上客供对于正极材料厂而言是双刃剑,尽管正极材料厂会失去赚取超额利润的机会,但在今年碳酸锂价格下跌的情况下,同样能避免跌价损益。

如头部正极厂德方纳米在2023年半年报预告中提及,由于受主要原材料锂盐的价格大幅下跌及下游需求放缓影响等原因,公司今年上半年亏损超10亿元。2023年一季报中,由于锂盐价格下跌而导致的库存损益,是大部分正极材料厂不及预期的主要原因。

真正让正极材料厂担忧的或是,在正极材料厂接受客供之后,下游将进一步压缩加工费。“你又不能得罪(宁德时代),要不然卖给谁呢?”业内人士的一句话,或代表着正极材料行业共同的苦闷。

宁德时代是全球动力电池材料厂最大的客户。据SNE Research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全球动力电池装车总量中,宁德时代以装车量46.6 GWh排名第一,全球市占率为35%。

但真正的战役,或在宁德时代与锂盐厂之间。资本市场猜测,若正极材料厂选择客供,宁德时代手握全球35%的电池级锂盐订单后,或将参考医药行业进行“集采”,届时锂盐厂将直面电池厂的挑战。

碳酸锂期现货价格大幅回落 行业期盼找回“价格之锚”

2023年08月10日 04:30  来源: 上海证券报

K图 lc2401_0

  6月末以来,国内碳酸锂价格的反弹态势戛然而止,再度陷入连续下跌格局。现货方面,据上海钢联数据显示,电池级碳酸锂价格6月26日至今已连续22次下调,从31.50万元/吨下调至最新的25.60万元/吨;期货方面,广期所碳酸锂合约短期快速下行,主力LC2401合约本周以来跌幅已超5%,最新收盘报21.78万元/吨。

  在国信期货研究咨询部主管顾冯达看来,新能源行业发展所导致的碳酸锂产业供需错配,是导致锂价高波动的主要原因。从短期看,在国际宏观经济前景不确定的背景下,碳酸锂产业格局的矛盾点被市场情绪放大,从而导致价格波动加剧。

  北京时间8月2日凌晨,国际三大评级机构之一的惠誉,将美国长期外币发行人违约评级从“AAA”下调至“AA+”。市场对于美国经济衰退的担忧增强,全球各类资产受到了不同程度冲击,以新能源为代表的新兴产业板块情绪遭受强烈打压。

  “当下碳酸锂市场的供需矛盾仍存,供应端增速仍高于需求端,预计短期内碳酸锂价格仍将维持偏弱走势。结合近期惠誉下调美国主权信用评级等事件对新兴产业板块情绪的冲击,预计碳酸锂期货价格或将逐步逼近20万元/吨的市场心理关口。”顾冯达告诉上海证券报记者。

  从产业维度看,近期的碳酸锂价格波动是近年来产业“过山车”式行情的缩影。

  根据中粮期货研究院资深研究员曹姗姗统计,过去几年,国内碳酸锂价格总体经历了两轮大周期:一是2015年至2019年,碳酸锂价格从3万元/吨开始上涨,2017年最高至17万元/吨,而后跌回5万元/吨附近;第二个周期是2020年下半年至今,碳酸锂价格从4万元/吨开始上涨,2022年11月最高逼近60万元/吨,而后快速回落至最低16万元/吨。

  如此剧烈的价格波动对产业链企业的正常经营构成极大挑战。今年7月,全球首个实物交割的碳酸锂期货在广期所上市,期货衍生工具的引入,能否促进公开透明的市场化价格形成,被行业寄予厚望。

  “碳酸锂价格在2021年和2022年波幅分别高达418.87%和104.14%,但其间我国碳酸锂产业格局并未出现严重的供需缺口。以2022年为例,彼时碳酸锂价格一路升至近60万元/吨高位,但业内权威机构统计,当年全球碳酸锂供需缺口仅1.6万吨左右。”顾冯达说。

  顾冯达认为,近年来全球碳酸锂“过山车”式的价格异动主要是因为我国在碳酸锂定价方面缺乏公开公平公正、透明化市场化的场内交易市场,此前市场的“价格之锚”被部分海外上游企业垄断并控制,导致现货产业贸易定价模式复杂、价格易出现剧烈波动。

  “在现货规模约为2000亿元的碳酸锂现货市场,随着我国碳酸锂期货和期权上市,将为行业提供一个公开透明的平台,充分发挥价格发现和套期保值功能。此外,碳酸锂期货及期权上市也有望调整目前产业贸易结构向健康稳健协调发展转变,将助力价格回归基本面。”顾冯达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