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给孩子起名字是个很大的难题,同理给路命名也是如此。因为有压力,有历史压力,有民众压力,有舆论压力,有风水压力。君不见,多少道路起的名字是无文化,无内涵,无历史根脉,无地理特色,无当地愿景,即无来无往无去向,有的低级、低端甚至庸俗,就如同现在很多的楼盘,名字起得是奇僻古怪,拼词、凑词、组词,看是高档、文雅、冷艳、蕴厚,实则属无厘头、空穴来风、浅肤庸俗之系列。 给英雄命路名,青史流远:以“延乔”命路名,人们会永远记住“壮烈之士乔年、延年”。 路,永远不会消失,每天生活中人们的眼中、脚下,其实,即便有一天路因为规划不存在了,但,这个名字会永远深印在人们心中。 你每天都走或者路过这条路,不管春夏秋冬和刮风下雨,你偶尔的一瞥都会看到烈士的名字,都会自然而然的想起他们的故事和革命气节,你会感佩或备受鼓舞,灵魂受到一次洗礼。 水有源,树有根—“延乔”之外,还有“集贤”,寓意深深。 提起两位革命者就必然提起他的父亲--陈独秀,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延乔路”虽短,但尽头繁华。与“延乔路”平行的是“集贤路”,其命名是因为陈独秀葬于安徽安庆集贤关,同样也是通往繁华大道。实际上,路的起名,不仅体现了革命文化,还传承了革命精神和孝之大义,并昭示了革命前途。 陈乔年的童年和少年时代主要是在安庆度过的。五六岁时即入私塾读书,辛亥革命后才考进新式学校。他自幼好学,又有叔祖父陈昔凡的指点和哥哥陈延年的帮助,故学业进步很快。在家乡求学的几年里,时间虽然不长,却已读过不少经史典集,在国学方面打下了较为厚实的基础。 乔年从小生活在一个官僚家庭里,虽然受的是封建教育,但是社会的黑暗却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对封建制度产生了强烈的不满。在父亲陈独秀,哥哥陈延年的影响下,他逐渐树立起救国救民的志向。1913年,陈乔年和陈延年因父亲陈独秀从事反袁革命活动受牵连,遭到北洋军阀政府的迫害,不得不逃到怀宁乡下避难,因而无法在安庆继续求学。1915年,延年、乔年兄弟俩辞别了自己的祖母和母亲,离开了家乡,到上海读书。从此再也没能回过怀宁老家。 1927年,陈延年被敌人秘密押赴刑场,他拖着沉重的脚镣,走出了一条血路。刽子手喝令陈延年跪下,他却高声回应:“革命者光明磊落,视死如归,只有站着死,绝不跪下!” 当敌人打算杀害陈乔年时,他却鼓励大家:要为革命保重身体,好好学习,以便将来继续为党工作。他还乐观地说:"让子孙后代享受前人披荆斩棘的幸福吧!"难友们问他,对党对家庭有何遗言?他回答说:"对家庭毫无牵挂,对党的尽力营救,表示衷心感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