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湖北老农曾借给红军400大洋,2015年孙子凭借条讨要,结果如何?

 颐源书屋 2023-07-07 发布于北京

“红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七大队孝感县特务营第一分队经济困难,杨长银先生借大洋四百元。”

杨长银是杨明荣的爷爷,这张借条在他家已经传了整整三代。杨明荣表示,若不是家境困难难以维持生计,他绝不会向政府讨要这笔钱。

杨明荣出示的欠条到底是真是假?其背后又隐藏了怎样的一段往事?最后他顺利要到钱了吗?

湖北老农曾借给红军400大洋,2015年孙子凭借条讨要,结果如何?

图片源于网络

革命斗争转农村,军民情谊很深沉

杨明荣一家居住在湖北孝感大悟山的一个小村庄,平时以务农为生,日子过得紧巴巴的。尽管杨明荣每天都辛苦在地里耕耘,但家里的情况依然没什么起色。

眼看着村里人都一个个发家致富,杨家依然住着破旧的土坯房,这让杨明荣心里很不是滋味。

其实在杨明荣爷爷那一代,杨家是当地出了名的地主豪绅,手里光是土地就多达数千亩。可惜在战争和炮火的侵袭下,杨家渐渐家道中落,等到杨明荣这一代,再也不复往日辉煌的光景。

每天晚上一闭眼,杨明荣满脑子想的都是怎么让家人过得好一些。他想起家中斑驳的老屋,想起那些陈旧的家具,想起吃不饱穿不暖的孩子。

想来想去,杨明荣彻夜难眠,突然他脑海中灵光一闪,随即翻身下床找出了一个锈迹斑斑的铁盒。

湖北老农曾借给红军400大洋,2015年孙子凭借条讨要,结果如何?

他小心翼翼地打开铁盒,里面赫然陈列着一张早已泛黄的字条。看得出这张字条已经有些年头了,但上面的字迹依然清晰可辨,写着“红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七大队孝感县特务营第一分队经济困难,杨长银先生借大洋四百元”。

原来这是杨明荣的爷爷杨长银留下来的一张欠条,随着这张尘封已久的欠条重见天日,杨明荣回想起了爷爷亲口告诉他的一件往事。

1927年4月12日,在北伐战争一片形势大好的局面下,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右派却大肆勾结帝国主义和大资产阶级,公然发动了震惊中外的反革命政变。

在蒋介石、汪精卫、白崇禧等人的秘密谋划下,无数共产党员遭到暴力杀害,仅仅三天时间遇难人数便达到了300多人,除此之外还有多达5000人失踪。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发生后,国内革命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国共两党友好协作成为了历史,从此站在了革命的对立面。

湖北老农曾借给红军400大洋,2015年孙子凭借条讨要,结果如何?

在大部分共产党人遭到杀害的情况下,中国革命已然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但逆境激发了更多人的斗志,随着南昌起义爆发,中国革命再次迈入了新的阶段。

随后毛主席在湘赣地区领导了秋收起义,工农红军的旗帜再一次飘扬在中华大地,很快共产党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便正式建立。无数爱国仁人志士用实际行动向反动派宣战,从此开启了中国革命的新篇章。

随着革命运动的不断进行,越来越多中国老百姓意识到红军才是人民真正的靠山,而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反动派只是把人民当成利用的工具。因此红军越来越得民心,规模也越来越大,无数贫苦家庭的青年都自发加入了红军的队伍。

以蒋介石为首的反动派自然不会坐视红军不断壮大,他们一边抓紧对共产党人的迫害,一边组织兵力对革命根据地进行围剿。

湖北老农曾借给红军400大洋,2015年孙子凭借条讨要,结果如何?

由于敌我双方实力差距悬殊,因此红军只能采取被动防守的态势,游走于各个远离中央城市的边远地区。

在多次进攻都被红军一一化解后,国民党反动派大为恼火,他们对革命区实施了惨无人道的压迫政策,不给红军留下任何资源,企图将红军围困至死。但红军战士是出了名的能吃苦,没有粮食吃就自己种,一切物资都想办法自给自足。

然而当时红军大多潜伏在偏远的山区,根本无法获取大量粮食。最艰难的时候,几万人的部队吃饭都成了问题。而国民党反动派显然不想给红军任何喘息的机会,连续五次对革命根据地展开了围剿,在此期间红军付出了极大的伤亡。

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红军被迫开始长征,由此进入了最艰难的一段时期。长征期间,红军翻雪山,过草地,吃尽了苦头,但依然没能摆脱国民党部队的封锁。为了尽可能保持有生力量,红军只能把部队化整为零,以期寻求更多的机遇。

湖北老农曾借给红军400大洋,2015年孙子凭借条讨要,结果如何?

1930年,中央红军第一军团向南方开始了战略转移,随即便进入了湖北孝感境内的大悟山,这支部队因此和杨明荣的爷爷杨长银有了一段温暖的遭遇。

400大洋解危急,泛黄欠条表心意

第一军团经过一番艰苦卓绝的战斗,好不容易才突破了敌人的封锁线,已经到了弹尽粮绝的地步,而且战士们都疲惫不堪,只能停在大悟山的一个村子歇歇脚。

杨明荣的爷爷杨长银就是这个村里有名的地主,但他和那种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的地主不一样,他是出了名的热心肠,十里八乡的穷人几乎都受过他的恩惠。起初得知有部队进入村子后,杨长银十分紧张,生怕那些无良的军人侵吞他家的财产和良田。

可红军队伍丝毫没有打扰村民的意思,他们只是和村民们讨了一些水喝,然后拿出身上为数不多的银元和村民们换些粮食。看到这一幕,杨长银才明白这些人跟国民党军队有着本质的区别,他们是为老百姓打江山的人民子弟兵。

湖北老农曾借给红军400大洋,2015年孙子凭借条讨要,结果如何?

尽管当时的中央红军第一军团已经到了极度困难的阶段,但他们依然恪守中央纪律,坚决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不给群众添任何麻烦。杨长银把这一切都看在心里,他决定要帮这些红军一把,随即便主动找上了红军的领导。

当杨长银被带到军队当中的时候,他才真正意识到红军当时的处境是多么凄惨。一张张还未褪去稚嫩的脸上满是疲态,身上的衣服也破烂不堪,有的还受了极其严重的伤。

随即杨长银向红军领导表明了来意,他拿出家中的所有积蓄400块大洋,让红军把这些钱带上当作路费。除此之外,他还派人送来了几百斤粮食和十几匹马,好让那些受伤的战士能够被马驮着赶路。

湖北老农曾借给红军400大洋,2015年孙子凭借条讨要,结果如何?

涂杏是当时红一军孝感特务营第一分队的队长,他得知杨长银的来意后,当初就拒绝了杨长银的好意。

红军是人民的队伍,不到万不得已绝不会收受百姓的钱粮,更何况400块大洋在当时无异于一笔巨款,他们无论如何都不能接受。

但杨长银坚持要红军收下这笔钱,因为他目睹了太多人民受压迫的场景,他希望红军能够早日带领中国人民脱离苦难。

在杨长银眼里,没有什么比最后的胜利更重要,这笔钱在红军手里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

最终在杨长银的不断坚持下,涂杏代表中央红军收下了这笔钱,但他声明这笔钱绝不能白收,当场就给杨长银打了一个欠条,以便将来革命胜利后偿还。

这张欠条就是后来杨长银的孙子杨明荣拿出的那张,上面清楚写明了借款人、借款单位、借款日期以及用途,并且声明日后一定会全数偿还。

湖北老农曾借给红军400大洋,2015年孙子凭借条讨要,结果如何?

将欠条交到杨长银手中后,涂杏郑重向他敬了一个军礼,随即让手下保管好那笔钱,带着部队便离开了。望着红军远去的身影,杨长银的心中感慨万千,他不求得到任何回报,只盼望胜利的那天能够早些来到。

杨长银心里很清楚,如果没有红军的庇护,他们这些百姓的钱财根本守不住,总有一天会落入那些国民党反动派的手里。所以他个人出的这笔钱既是为了国家,也是为了自己,根本没有想过有一天再要回去。

由于敌人的围追堵截,红一军团并未在孝感多作逗留,很快就投入了新一轮的反围剿斗争当中。在当时那样艰难的情况下,杨长银的赞助的确给了红军不小的帮助。凭借那400块大洋,红一军团购买了不少粮食和武器弹药,顺利度过了最艰难的那段时间。

湖北老农曾借给红军400大洋,2015年孙子凭借条讨要,结果如何?

自打红一军团走后,杨长银就再也没听说过他们的消息,他也就渐渐将捐钱捐粮的事给忘到了脑后。但他始终关注着前方战场上的消息,红军的每一次胜利都让他欣喜不已,红军的失败则让他整宿都睡不着觉。

杨长银真正做到了与红军同呼吸共命运,后来为了纪念与红一军团之间的那段动人往事,他把红军给他的欠条小心收藏起来,装进了家中最贵重的一个铁盒里。从此那张欠条便被封存在了铁盒里,也被封进了杨长银的记忆深处。

随着岁月的流逝,欠条会泛黄,记忆会消退,但永远不变的是杨长银那颗赤诚的爱国之心。正因为有无数像杨长银这样的忠义之士,中国革命才会不断走向辉煌,才会迎来最终的胜利。

随着红军几大主力顺利会师,长征也迎来了最终的胜利,中国革命从此进入了新时代。前方战场不断有好消息传来,国民党反动派再也不能像过去那样肆意欺凌共产党人,身处底层的劳苦大众第一次真正看到了国家和民族的希望。

湖北老农曾借给红军400大洋,2015年孙子凭借条讨要,结果如何?

找政府兑现欠条,钱虽不多情义到

此后我们国家历经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战争虽然从未停止,但所有中国人的心却越来越坚定。越来越多的老百姓开始拥护共产党的领导,解放军的队伍越来越壮大,令人振奋的好消息也越来越多。

杨长银一辈子都守在大悟山的那个小村庄,解放军的每次胜利都会让他激动不已。他虽然已逐渐步入晚年,但他的那颗爱国之心从未改变,他时刻期待国家重生的那一天。

尽管当年那次赞助是杨长银人生中唯一一次和红军之间的交集,但他早就把命运同红军紧紧联系在了一起。晚年时,杨长银时常会想起当年的那段往事,也经常拿出那张欠条给子孙后代念叨念叨。

而他之所以这么做,并不是为了告诉后世子孙去讨要这笔钱,而是要提醒后世子孙永远热爱自己的国家。这张欠条是属于他们杨家人的光荣,这种传统要永远继承发扬下去。

湖北老农曾借给红军400大洋,2015年孙子凭借条讨要,结果如何?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正式成立,当这个喜报传遍祖国大江南北的时候,病榻之上的杨长银流下了感动的泪水。他终于看到了国家重归统一,他终于可以瞑目了。临终前,杨长银交代儿子杨文顺,一定要妥善保存那张欠条,但绝不能以此来向国家索要钱财。

杨文顺把父亲的话记在了心里,他把欠条锁进了那个铁盒子,之后便很少再打开过。后来杨文顺去世,这个盒子就传到了杨明荣的手里。杨明荣打小就听爷爷讲过欠条的故事,对共产党是打心眼里敬佩,所以从来就没有任何想兑现欠条的想法。

无奈杨家后来家道中落,等到杨明荣儿子成家的时候,家里的日子便实在有些过不下去了。情急之下杨明荣便想到了爷爷留下的那张欠条,他小心翼翼打开铁盒,上面清清楚楚写着当初爷爷借给了红军400块大洋。

湖北老农曾借给红军400大洋,2015年孙子凭借条讨要,结果如何?

当时的大洋可是硬通货,400块大洋实在不是个小数目,如果政府能够归还这笔钱的话,便可以解决一家人的生活问题。可是这笔钱真的能要回来吗?杨明荣左思右想,最终还是鼓起勇气找到了当地政府。

得知杨明荣的诉求后,政府部门的工作人员立刻接待了他。在工作人员的询问下,杨明荣也是将那张欠条背后的故事婉婉道来,并且表明了他家如今的困难情况。

弄清楚整件事的来龙去脉后,工作人员安慰杨明荣:

“如果欠条背后的历史事件属实的话,我们就一定会归还这笔钱。”

听到这句话,杨明荣的心里安稳了不少。当时已经是2015年,杨家流传下来的那张欠条已经足足有85年的历史。

尽管年代久远,但在杨家几代人的妥善保存下,欠条上的字迹依然清晰可见。很快相关文物鉴定机构就对欠条的真伪进行了验证,结果也证实了那张欠条的真实性。

湖北老农曾借给红军400大洋,2015年孙子凭借条讨要,结果如何?

而根据进一步调查,相关史料也对此事有过记载。当初红一军团的确在杨家所在的村子活动过,而且的确在当地筹措了不少钱粮,一切事实都表明杨家当初给红军的这笔钱是存在的,而且的确给红军提供了不少帮助。

既然欠条已经被确定了真伪,那接下来就是讨论具体偿还的事宜了,这样一来就必须计算出当年的400块大洋放到现在到底值多少人民币。

经过相关专家的计算,当时一块大洋大概能购买24斤大米,换算到今天也就是人民币100元左右,因此当年的400块大洋也就是如今的4万元。

在处理完一切相关事宜后,很快杨明荣就收到了4万元还款,这场跨越了80多年的欠款终于了断。虽然4万元并不多,但对于杨明荣的家庭来说,这已经算是一笔巨款了,足够他们一家人改善生活。

湖北老农曾借给红军400大洋,2015年孙子凭借条讨要,结果如何?

当然这张欠条背后蕴含的历史意义不是简单“一给一还”就能说清的,它见证了战争年代一段难得的军民友谊,见证了历史的演变和国家的兴衰,是一件难得的历史文物。

更重要的还是双方在处理这张欠条上的态度,杨家人并未以此来向国家无理索取回报,国家在处理欠条的时候也十分谨慎,基于史实给出了合理的报偿。

人民心里永远把国家放在第一位,国家永远是人民最坚强的后盾,“国民一家亲”才是最正确的答案。

看完杨家祖传欠条的故事,你有什么想说的吗?欢迎在评论区发表你的看法。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