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子的结构与物质的性质(第三课时)——范德华力、氢键

 老王带你学Chem 2023-07-07 发布于广东
重点提要
1.范德华力
荷兰物理学家范德华最早研究分子间作用力,所以最初也将分子间作用力称为范德华力。范德华力比化学键弱得多,对物质的熔沸点等有影响。
范德华力中,色散力>取向力>>诱导力
③色散力:由于每个分子中电子的不断运动和原子核的不断振动,某一瞬间正、负电荷重心不重合而产生的偶极称为瞬时偶极。分子间由于瞬时偶极的作用而产生的力称为色散力,与分子的变形性有关。
④取向力:当两个极性分子靠近时,同极相斥,异极相吸,产生相对转动,极性分子按一定方向排列,这种极性分子间由于永久偶极的作用而产生的力称为取向力。【只存在于极性分子间】
⑤诱导力:当极性分子接近非极性分子时,极性分子的偶极电场使非极性分子发生极化,从而产生正、负电荷重心不重合,这种由于外电场作用而产生的偶极叫做诱导偶极,分子间由于诱导偶极的作用而产生的力称为诱导力。
范德华力本质上是电性相互作用,一般无饱和性与方向性。但这种作用力随分子间距离增加而快速减弱,只有在分子相当接近时才起作用。范德华力很弱,通常比化学键的键能小 1 ~ 2 个数量级。克服范德华力所需的能量要比断裂分子内化学键所需的能量少很多。
规律:对于组成和结构相似的物质,相对分子质量越大,
范德华力越强,熔沸点越高;极性越大,范德华力也越强。

2.氢键
氢键本质上是静电作用,作用能比范德华力稍强,有饱和性与方向性。分为分子间氢键与分子内氢键。
②形成条件:X—H· · · A,X为氢键供体(电负性很大),A为氢键受体(电负性很大)。一般H与N、O、F形成氢键。
③物质的熔沸点与氢键的强弱和数目有关。
规律:同一主族的气态氢化物,若其分子间存在氢键的作用,
熔沸点反常(升高)。无氢键作用的物质,依据范德华力判断。
规律:能形成分子内氢键的物质,会削弱分子间作用力,
熔沸点反常(降低)。
规律:如果溶剂和溶质之间存在氢键,则溶质在溶剂中的溶解度较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