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背景】 最近接到多次航线反馈,当执行AMM11-00-00-400-022-A~Installation of the Hoisting-Point Cover Patches时,程序不好理解,执行起来困难。下面结合自己的理解,对此AMM程序进行解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手册程序】 本程序是飞机上与吊点盖补片有关的通用程序,程序中根据位置按五部分列出。
 此部分准备信息列出了工作中可能用到的工具设备耗材及参考信息。耗材较多,在工卡准备阶段,耗材评估比较费时间。
 此部分是工作接近部分,有些程序会给出参考接近程序,有些没有。

针对不同的材料选择不同的painting流程。 在这儿,PVC Disk(Material Ref. 05TNB1)并没有提供处理流程,也就不需要painting处理。 如何选择合适的程序参考呢?下面我们以大翼上表面吊点盖补片为例来进行说明。 经查询IPC发现,尽管有些图示标号不同,但几乎所有的A320飞机大翼上表面吊点盖补片件号均为:PN: ASNA2879B050

 通过SM手册,我们发现,针对PN:ASNA2879B050,ASNA2879是标准件号,后面的后缀是颜色、项目、材料等的识别。 通过CML手册,我们发现PN:ASNS2879,对应的材料号为:05TNB1。也就是PVC Disc。 回过头来,我们参照材料号(Material Ref. 05TNB1),对照程序Painting部分,发现PN:ASNA2879B050的补盖不需要喷漆处理。
这一部分是安装的具体步骤,虽然内容很多,但歧义的地方很少,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施工就可以。大体意思如下: - B.(2):清洁吊点周围表面,用不起毛的抹布蘸取无水基清洁剂清洁污渍直到抹布檫试后无污渍为止;
- B.(3):吊点蒙皮区域表面再活化程序,按需清楚残余的张贴印记(残胶),使用规定的研磨材料研磨抛光表面直到获得足够光滑度;一定小心:不能破坏第一层保护层。然后,冲洗表面,重复(2)清洁;
- B.(4):安装新的补盖。为防止空气滞留和褶皱,可选用橡胶的刮板;
需要特别注意:上图黑色大写字体部分是打印设置的页眉页脚,打印时经常会覆盖一部分手册正文内容,一定要仔细辨别,避免信息遗漏。
此部分是安装补盖后的Sealing部分。分3种情况进行了描述,歧义不大。大体意思如下: - C.(1)针对PVC材料的补盖,轻轻研磨表面,清洁,在补盖和周围刷2薄层外部结构清漆,等待干燥;注意刷的范围尺寸;

- C.(2)针对铝箔胶带,此处的程序似乎有问题,求证中。(??)

C.(3)针对铝合金补盖,不需要封严保护;

(1)虽然在AMM手册Painting部分给出3种材料都可用于吊点位置的保护,但是IPC手册中却只给出了一种件号的备件。
(2)从吊点堵盖的位置及作用分析,使用金属胶带的方式完全没有问题。但是由于金属胶带是成卷采购,手册中安装部分也未给出具体的剪裁尺寸规格要求,对航线施工没有文件支持,有一定的困难; (3)这项工作虽说步骤不算复杂,但是按照程序要求:表面的清洁,预处理,再活化,安装,封严等流程对航线一般维修人员来说是一大挑战,对于无复合材料人员的班组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为了保证施工的效果,建议这项工作安排在定检期间完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