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言百练:资治通鉴·汉纪五十九·曹操

 一中大语文 2023-07-07 发布于福建

秋,七月,魏公操至阳平。张鲁欲举汉中降,其弟卫不肯,率众数万人拒关坚守,横山筑城十余里。初,操承凉州从事及或都降人之辞,说“张鲁易攻,阳平城下南北山相运,不可守也”信以为然。及往临履,不如所网,乃叹曰:“他人商度。少如人意。”攻阳平山上诸屯,山峻难登,既不时拔,士卒伤夷者多,军食且尽,操意沮,便欲披军截山而还,遣大将军夏侯惇、将军许褚呼山上兵还。会前军夜迷惑,误入张卫别营,营中大惊退散。侍中辛毗、主簿刘晔等在兵后,语惇、褚,言“官兵已据得贼要屯,贼已散走”,犹不信之。惇前自见,乃还白操,进兵攻卫,卫等夜遁。张鲁闻阳平已陷,欲降,闾国曰:“今以迫往,功必轻;不如依杜濩赴朴胡,与相距拒,然后委质,功必多。”乃奔南山入巴中。左右欲悉烧宝货仓库,鲁曰:“本欲归命国家,而意未得逞。今之走避锐锋。非有恶盘。宝货仓库,国家之有。”遂封藏而去。操入南郑,甚嘉之。又以鲁本有善意,遣人慰喻之。

九月,巴、賨夷帅朴胡、杜濩、任约,各举其众来附。于是分巴郡,以胡为巴东太守,濩为巴西太守,约为巴郡太守,皆封列侯。

冬,十月,始置名号侯以赏军功。

十一月,张鲁将家属出降。魏公操还拜鲁镇南将军,待以客礼,封阆中候,邑万户。封鲁五子及阎圃等皆为列侯。

习凿齿论曰:谏鲁勿王,而曹公追封之,将来之人,孰不思顺!塞其本源而末流白止,其此之谓与!若乃不明于此而重焦烂之功丰爵厚赏止于死战之士则民利于有乱俗竞于杀伐阻兵杖力干戈不戢矣曹公之此封,可谓知赏罚之本矣。

(选自《资治通鉴·汉纪五十九》)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若乃不明/于此而重焦烂之功/丰爵厚赏止于死战之士/则民利于有/乱俗竞于杀伐/阻兵杖力/干戈不戢矣/

B. 若乃不明于此/而重焦烂之功/丰爵厚赏止于死战之士/则民利于有/乱俗竞于杀伐/阻兵杖力/干戈不戢矣/

C. 若乃不明/于此而重焦烂之功/丰爵厚赏止于死战之士/则民利于有乱/俗竞于杀伐/阻兵杖力/干戈不戢矣/

D. 若乃不明于此/而重焦烂之功/丰爵厚赏止于死战之士/则民利于有乱/俗竞于杀伐/阻兵杖力/干戈不戢矣/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委质,古代卑幼前往拜见尊长时,把礼物放在地上。然后退出;文中有“归附”之意。

B.火,本义“东方之人”,为我国古代对东部各民族的统称,后来蔑指中原以外的各族。

C.举,意为“带动、岸领”,与《阿房宫赋》中“成卒叫,函谷举”的“举”意思相同。

D.列候,爵位名,汉初称彻候,因避汉武帝刘彻讳,改称通侯。又改列候;也泛指诸侯。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四操攻至阳平时,张鲁主张投降,其弟张卫则坚持抵抗,率军队把守关口,并且作筑了军事防御工。

B.辛毗、刘晔等人禀报,说曹军歪打正看占领敌军要屯,夏候惇怀疑敌军有所图谋,亲往查看方才相信。

C.阳平陷落后,张鲁属下想在撤退时烧毁宝货仓库,被张鲁制止,这一善意之举得到了曹操的高度赞许。

D.阎圃善于审时度势,他劝谏张鲁不要称王。也曾在阳平失陷后主张暂缓投降。这些建议都被张鲁采纳。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 及往临履,不如所网,乃叹曰:“他人商度。少如人意。 (4分)

(2) 本欲归命国家,而意未得逞。今之走避锐锋。非有恶盘。(4分)

5.曹操最终能够成就霸业的优秀品性有哪些?请结合选文内容简要概括。(3分)

【参考答案】

1.(3 分)D

2.(3 分)C(“戍卒叫,函谷举”的“举”意为“攻克,占领”。)

3.(3 分)B(“怀疑敌军有所图谋”错。)

4.(8 分)

⑴(4 分)等他前去实地察核,不像听到的那样,于是感叹说:“别人的估量,很少能令人满意。”(注意“临履”“不如”“商度”的翻译及句子大意。)

⑵(4 分)本来我们想要归顺国家,但是意愿没能达成。如今避开大军强劲的势头(或: 锋芒),并没有不良用心。(注意“归命”“走避”“锐锋”的翻译及句子大意。)

5.(3 分)①勇于自省,及时反思;②善于变通,因事制宜;③精于赏罚,善笼人心。

(答出一点给 1 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参考译文】

       秋季,七月,魏公曹操抵达阳平。张鲁准备以汉中为代价投降曹操,他的弟弟张卫不同意,率兵众数万人凭借关隘坚守,在山上横向筑城墙十余里。当初,曹操听了凉州从事及从武都投降过来的人所说的话:“张鲁容易被击败,阳平城外的南、北山相距很远,无法防守。”便相信了。等他亲自实地观察后,发现不像所听说的那样,因而感叹地说:“别人的揣度,很少能令人满意。”攻打阳平山守军时,山势险峻难登,不能及时攻取,士兵死伤很多,军粮也快用尽。曹操心情沮丧,便想让军队开拨,切断山道以后撤走,派大将军夏侯、将军许褚喊回山上的战士。恰巧,前部军队在夜间迷路,误入张卫下属军营,张卫的士兵大惊溃散。侍中辛毗、主簿刘晔等人跟在迷路士兵之后,便报告夏侯、许褚说:“我军已经占据了敌人的重要据点,敌人已经溃散。”夏侯等人还不信。夏侯亲眼目睹后,才回去报告了曹操,继续进兵攻打张卫,张卫等人乘夜逃走。张鲁听说阳平已被曹军攻陷,要投降。阎圃说:“现在因为受到曹军压力而被迫投降,一定没有什么功;不如通过杜投奔朴胡,一同抗拒曹军,然后再归顺,功一定大。”于是逃奔南山进入巴中。张鲁部下要烧毁全部宝物和仓库,张鲁说:“本来我们准备归顺国家,而这样的意愿还没有转达上去。如今离开这里,只是为了躲避大军的锋锐,并没有恶意。宝物仓库,本是国家所有。”于是,把府库封存好以后,张鲁等人才离去。曹操进入南郑,对张鲁的作法非常赞赏。又因为张鲁原本有善意,派人前往安慰晓谕。

       九月,巴、夷两个少数部族首领朴胡、杜、任约,各率全体部众归附朝廷。于是朝廷划分巴郡,以朴胡为巴东太守,杜为巴西太守,任约为巴郡太守,三人都被封为列侯。
  冬季,十月,开始设置只有名号的侯爵,奖赏那些有军功的人。
  十一月,张鲁率领家属出来投降。魏公曹操亲迎,授予张鲁镇南将军的官职,按照宾客的礼节接待他,封他为阆中侯,食邑万户。同时,封张鲁的五个儿子,以及阎圃等人为列侯。
  习凿齿论曰:“阎圃劝谏张鲁不要称王,而曹操却追封他,以后的人,哪有不愿归顺曹操的!堵塞水的源头,其下游的水自然不再流动,说的不正是这个道理吗!假如不明白这一点,仅重视武力征伐的作用,丰厚的爵位和赏赐只给那些拼死作战的武士,民众百姓便会认为动乱有利可图,习惯于争相攻杀,倚仗武力,战乱就不会停止了。曹操这样封赏,可以说是了解赏罚的根本原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