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民间故事:无福的多福

 云舒品生活 2023-07-07 发布于黑龙江

话说古时候有个穷苦人家的孩子,名叫多福,这多福,偏生无福,打小就是失去了父母,无依无靠,靠要饭为生,饥一顿饱一顿的,也没个人体贴。

这年冬天,赶上天气特别寒冷,多福捧着要饭的碗,没要到一粒米,天上下着雪,路上看不见行人,他一天没吃东西了,手冻得又红又肿,僵硬得捧不住那只破碗。

他漫无目的走啊走,不知走了多久,终于他蜷缩在一家小店外面,再也没力气走了,碗掉在地上摔得稀碎。

他要冻死了。

小店的主人出门倒泔水,发现门外一堆东西,上面已经覆盖了一层白雪,走近一看,却是个孩子,手脚已经僵硬,只有胸口还有的热乎气。

店家赶紧把这孩子抱进店里,刚要抱到暖炉边,忽然一位老者高声喊:

“不可!千万别烤火!”

“爹!这可是一条人命!得救!”

“不是这个救法,赶紧去外面收一盆雪来!”老人命令着。

那店家不明所以,服从老者安排,弄来一盆雪。

那老人捧了雪在多福手脚胳膊腿搓了很久,渐渐的身体恢复了原有的血色。

赶紧又命儿子准备了一点热粥,慢慢喂下。

小多福渐渐睁开眼睛,倒头扣谢恩人,又眼巴巴看着那粥碗。

老者慈爱地看着他说:

“不可再吃了,你的胃肠会受不了,你先睡一觉,等明天好了才能正常吃饭!”

多福两行热泪扑簌簌滚落下来,他没料到自己还能得救,要饭6年了,他今年12岁了,在这里第一次感受到人间温暖,于是又磕了三个响头。

第二天,多福想起床,可是身上却象火炭一样,他发烧了,老人又在身边喂姜糖水,又是擦身体的,始终不离左右,像个慈祥的爷爷。

小多福又开始抹起眼泪。

原来,老人家姓姜,带着儿子在河北燕京开店已经有10多年了,所见奇人怪事无数,也救助过很多人,所以,救助多福实在不算什么大事难事。

小多福一天天好起来,他手脚勤快,帮着姜家做活,工钱分文不取,只要供他口饭就行。

姜家待他也象自己的孩子,每逢换季,必定给他做新衣服,让多福穿戴齐整,象一家人一样。

多福渐渐的长得又结实又健康,一晃就长成了18岁的大小伙子。

别人都忘了姜家当时救小多福的事,只说,他家拣了一个宝贝,只知道干活,不知道花钱。

姜家隔壁住着吴家,吴老汉有一女唤做巧娘,巧娘也对多福早有知晓,颇有好感。

吴老汉托人去姜家提媒,相中多福能干,有心让多福做成自己入赘的女婿。

多福说,自己这条命是姜家给的,这辈子都要报姜家恩。

姜老爷子是个明白人,男大当婚,他做主让多福去入赘吴家。

吴老汉那是相当高兴,如今这个不花钱的宝到了自己家,随他指使,什么脏的累的活,全由多福去干。

此时的多福,和在姜家心境不同,那是报恩,这是入赘,虽然自己平白无故娶了个媳妇,可是他对吴老汉的过度指使还是内心不太舒服。

值得欣慰的是巧娘对他很好,知冷知热,背地里也经常说他爹,拿人不识数,当头驴使唤,她爹一瞪眼就说:

“你个吃里扒外的死妮子,我挣再大的家业不都是你的呀?”

就这样,还是不管不顾使唤多福。

有一次多福着凉了,上吐下泻,吴老汉还是让他下河插秧,这下,多福一头栽进水里,等巧娘把他救起,弄回家,可就一病不起了。

曾经的壮劳力变成了病秧子。

起初,吴老汉还给他出钱抓药,后来就舍不得了,越来越嫌弃曾经给他当牛做马的多福。

一晃过去2年,多福的病丝毫没有起色,这吴老汉坐不住了。

他不能白养这个吃干饭的,就谎说带他出去看病。

翁婿两个坐了船,就顺着水流向下游去了,半路吴老汉偏偏将那船摆向浅滩,结果,船搁浅了。

吴老汉让多福下船去推,可多福哪有力气,他在船下推了半天,人累得筋疲力尽,一头扎进水里。

吴老汉趁机一摆舵,划船就走,根本就不管多福了。

多福被水流冲到一处水草丰茂的地方,也是命不该绝,他被太阳晒了两天,水米没打牙,空腹了几天,忽然感觉身上轻松。

他起来以后,也不知自己在哪里,顺着河岸边的小道走着走着,到了一户农家。

门没关,他走进去,看见一个老太太,多福说想讨口饭吃,自己是个落难的人,老太太古道热肠,就收留了他。

多福将养了几天,看老人一个人过活,生活很艰难,给老人砍了很多柴,堆在院子里。又打了不少猎物,做成腊肉。

有一天老人对他说:

“多福!本该天机不可泄露,可是你我有缘相见,我将不久人世,我要告诉你,你自带福相,日后也定能发财,我这里有我积攒的20两银子,你拿去到苏杭一带做个小本生意,两年后,你定会有大财运。”

老人说完拿过一个包裹递给多福,多福不想要,看老人老无可依,也很可怜。

可老人说:“我的寿禄我心里有数,我也不白送你银子,三年后你来给我送终吧!”

说完,老人再无下话,多福只好带上银子拜别老人,向苏杭一带去了。

果然,那里经贸繁荣,往来客商云集,多福依赖自己多年要饭和打工的经验,开得了口,吃得了苦,容得下委屈,生意就越做越大。

到了第三年头上,他想着回去为老太太送终,于是就租了条大船,风风光光北上了。

这场面太大了,过往客船都为他让行。

他到了当年被老太太居住的地方,却已经是汪洋一片,哪去找那个老人呢?他不死心,在附近遍访多日,都说不曾见过。

多福只好继续北上,打算回家看看媳妇,他虽然发达了,可还有结发之妻呢,所以一直不曾再纳妾,身边使唤的都是童子,没有半个女眷。

这一天,从上游来了一条小船,船上一穿孝服女子撒着纸钱,多福怎么看怎么象巧娘,于是派人前去探问。

果然,那女子说姓吴名巧娘,是燕京人氏,今日是亡夫三周年祭日,特沿江祭奠。

多福知是娘子寻来,让下人把她请到大船上,只说让她帮忙干活,巧娘见是豪华商船,也不曾多想,反正自己也要生活下去,莫不如先找个活干着。

多福的手下又试探问:

“小娘子这般好模样,丈夫又去世多年,何不再走一步?”

巧娘却怒了:

“我夫君虽死犹生,我念着他的千好万好,也没想再走一步!你若再说这些话,这活我就不干了!你另找人吧!”

“夫人息怒!你看看我是谁?”

多福突然走到巧娘身前,巧娘定睛一看,虽然来人略有发福,那眉眼可不就是她朝思暮想的官人?

“你!你是……”

“娘子!是我,我是多福!”

夫妻相认,抱头痛哭,哭一阵,叙一阵,笑一阵又哭一阵。

真是悲喜交加。

却原来那日吴老汉把多福丟在水里,游荡几日,兀自回去,告巧娘说,多福病没治好,一命呜呼了,死在外面直接埋了。

把巧娘气得和她爹翻脸。她爹却说:

“那个病秧子就是个累赘,过几日我与你说个好人家嫁了,过个富足生活多好!”

可谁知,巧娘横竖不嫁,还给多福披麻戴孝,一戴就是三年。

如今这对患难夫妻总算团圆了,多福接上娘子回了杭州过上了富裕日子。

至于那老妇人,有人说是神仙,专程来救多福的。

有道是,三起三落是人生,莫贪富贵莫嫌穷。一朝运转赠福寿,曾经苦难化成风。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