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民间故事:忍辱全夫

 云舒品生活 2023-07-07 发布于黑龙江

话说北宋末年,有个落魄的公子,叫程万里,他父母早亡,借着父亲生前的威望,十九岁那年,做了国子生员。

程万里生得高大威猛,志略非凡。性好读书,兼习弓马。

闻听得元兵日渐昌盛,忧国忧民。就献计献策,抗击元兵,结果忤逆了当时的宰相,一时害怕被治罪,连夜逃出京城,不敢回乡。

于是,想去江陵府,投奔京湖制置使马光祖,还没到汉口,传说元将兀良哈歹统领精兵,长驱而入,势如破竹。

程万里闻得这个消息,大吃一惊,也不敢前行。左右不知往哪去时,天色已晚,他想就近住个店吧,刚才放下行李,出门观看,却发现人们四处逃散。

原来元兵进城了!他手无寸铁,又盘缠都在店里,只好跟着逃难,谁知还是被元兵俘虏了。

俘虏他的这个元兵将领叫张万户,看程万里长得身材魁梧,就留作了家丁。

张万户一路攻城掠地,又抢掠了金银玉石,男女百人,派手下都送回老家,程万里也在其中。

话说张万户的媳妇很是贤惠,把那些手下以及抢来的难民都安顿好,不少他们吃穿。

张万户继续打仗,为元朝立下不少战功。

又过了两年,元宋讲合,张万里回到老家。

回家后,他把那些掠来的男男女女分开,挑强壮的留下,还给配了婚约,剩下的就遣散了。

还振振有词地说:

“尔等也就是遇到我和夫人这样的善人,落在别人手里怕是命都没了,如今我放你们一条生路,不想走的,就留下来给我种地,伺候牛马,少不了你们一口吃的!”

其实呢,他也是个宋朝的叛军,投降了元朝,反过替外敌来攻打宋朝。

再说这程万里配了个娘子叫白玉娘,姑娘长得容貌俊美,举止端庄。

新婚夜,行了夫妻之礼后两人叙话,知道这白玉娘原来是四川人,父亲是个将领,抗击元兵时阵亡,自己被掠到这里,说罢泪流满面。

程万里感怀国破家亡,也不胜唏嘘。

平日,他感怀张万户的恩惠,也是为他鞍前马后,办事妥帖,深得张万户信任。

闲暇时他习武、读书,思谋着有朝一日报效国家,重振朝纲。

可如今落在此地,忠孝两虚,张万户的兵丁把守森严,他没有破局良策,不由得长长叹息。

这一切没逃过白玉娘的眼睛,玉娘在他枕边说:

“官人一看就不是那池中之物,怎肯一直屈就当个家丁?你应该逃出去,有朝一日为国报效!”

把程万里吓出了一身冷汗,心想,这女子如何有如此胸襟?怕是那张万户让她试探我的,假装没听懂,含糊过去。

第二天,他偏偏当着张万户去揭发白玉娘,以表忠心。

那张万户听了大恼,让人捉来白玉娘就要打板子。

可怜那白玉娘,柔柔弱弱的,那大板子下去还有她的好么?

程万里心中暗暗叫苦,心想,自己错怪了玉娘,又没法上前求情,正急得两手出汗,张万里夫人听说赶紧跑出来。

又是哭又是求的,只说那闺女如何贴她的心,怎么能如此用刑?

夫人一求情,张万里一甩袖子,气匆匆走了。

白玉娘免遭了板子,夫妻俩退下。

两下欲言不言,程万里谨记:逢人便说三分话,不可全拋一片心。

只是,玉娘见官人闷闷不乐,比以前更加忧愁,又说:

“官人!我看你面相就不是平庸之辈,为什么偏生委屈自己呆在这里?大丈夫理应去建功立业?”

程万里暗自寻思,这是不是又来试探我?如果不是试探,那么为什么那日玉娘刚要被罚,老夫人就出来救她?有那么巧?

这么一想,第二天又去张万户那里告状。

这回,张万户忍无可忍,老夫人求情不得,要把那玉娘卖掉。

可怜玉娘知道这次灾祸难免,拜别了老夫人,回去收拾行囊。

这回,程万里终于明白,媳妇的一片赤诚之心都是真的,可玉娘留不住了,两人不忍抱在一起,痛哭流涕。

玉娘拿出一双绣鞋,又拿起程万里的一双旧鞋,分做两下,自己拿起两只,缠好,贴身穿着。

又拿起另外两只对程万里说:“妾此去凶多吉少,不知未来,官人不可耽搁前程,假若有一天还能相聚,但凭这鞋来相认!”

程万里闻听此言心如刀割,一一应下。

第二天,白玉娘就被人牙子带走了,老夫人怕玉娘有个闪失,毕竟那张万户是个杀人不眨眼的。暗地里派人把玉娘卖给一个大户做妾。

且说,程万里完全取得了张万户的信任,对他没有一点防备,还给他加官晋爵,程万里出入城池,更是无人干涉。

他见时机成熟,这一日,他留下一封书信,简单收拾了行囊,备下一匹快马,连夜就逃出了城去。快马加鞭直到临安。

此时朝廷已经换了宰相,不是当初的班子。访得现任枢密副使周翰,是父亲的门生。正赶上度宗收录先朝旧臣子孙,全亏周翰提挈,程万里也得补福建福清县尉。

又买了个下人,取名程惠,择日上任,不在话下。

那张万户不见程万里,推开门一看,所有物品收拾整齐,都还是原样,桌子上放着一封信,展开一看,大呼上当,只见信上写道:

门下贱役程万里,奉书恩主老爷台下:

万里向蒙不杀之恩,收为厮养,委以腹心。人非草木,岂不知感!但闻越鸟南栖,狐死首丘。万里亲戚坟墓,俱在南朝,朝暮思想,食不甘味。

意欲禀知恩相,乞假归省,诚恐不许,以此斗胆辄行。在恩相幕从如云,岂少一走卒?放某还乡,如放一鸽耳。大恩未报,刻刻于怀。衔环结草,生死不负。

再说玉娘,被姓高的一个大户买去做妾,可玉娘偏对着那两口说:

“贱妾愿做奴婢,服伺老爷夫人!”

高夫人说:“人往高处走,你这般好模样为什么甘愿做奴婢?况且日后你为高家生个一儿半女,更会高看你一眼。”

玉娘只是甘愿做奴婢,不多解释,晚上连衣服都不脱。

那高老爷更是惦记着玉奴娇好的模样,几次想霸王硬上弓,奈何玉奴随身藏着把剪刀,以死相逼。

玉奴守身如玉,日夜勤勉,织布无数,两年后凑够了赎身的银子,足有两倍多,把自己赎了。

然后她找了个尼姑庵,削发为尼了。

后来让师傅去外面打听,知道程万里已经出逃。

那张万户后被抄家。

日日为他们诵经祈福,佑护平安。

没事时,把玩那两只鞋,思一阵叹一阵。

程万里容升高官,一时攀亲的无数,可他都一一拒绝,就是不娶。

私下却去差遣程慧暗访玉娘。

程慧带了那两只旧鞋,先辗转找到张家卖玉娘的人,说是卖给了高家,又去了高家,高家老夫妻如此这般,说了玉娘当初如何守身如玉,不肯屈就如今在尼姑庵出家。

程慧又去了尼姑庵,拜见了老尼姑,如此这般一说,又把两只鞋拿出来。

那堂前诵经的正是玉娘,岂不认得?当下心中悲喜交集。

程慧也上前认了程夫人,可是玉娘却推辞不肯回去,说是凡心已死。

没办法,程慧回禀程万里,这一来一回,消息可就走漏了,程万里的上司都知道了,这贞洁烈女,可歌可泣,想到程万里一直没娶,也是念着玉娘的好。

于是,打算成全他们夫妻,以官府之名敲锣打鼓地来请玉娘。

玉娘这下看退无可退,只好更衣还俗,把官府赏银一半留于师傅,还俗后她先去拜祭了张百万夫妇,感谢他们的救命之恩;又带些银子去送于高家老夫妻,以供他们养老,办完这些事,才上了轿子。

程万里喜迎妻子回门,张灯结彩,大排筵席,庆贺三天。

夫妻两个自是述说别后相思,从此恩爱深重。玉娘说是自己年岁已大,不利生育,又为程万里挑选2个小妾,以续香火,程万里全凭夫人安排。

玉娘治家有方,辅佐丈夫加官晋爵,后来被封为一品夫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