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民间故事:大胆书生见废弃的房舍灯火通明,笑声不断,推门便进入,结果遇到了一窝狐精

 云舒品生活 2023-07-07 发布于黑龙江

太原耿氏,是个大家族。后来家道衰败,连绵半城的楼舍,半旷废了。又频频发生奇怪的事情,比如堂门莫名开启,半夜能听到人声喧哗。耿家就搬走了,留个老翁看门。


耿家有个侄子叫去病,狂放不羁,胆子也大,偏生就不信邪。叮嘱看门老翁若有异常立刻告诉自己。

这天夜里,老翁见楼上灯火通明,跑去告诉他。去病穿楼而过,听见人声切切,扒门缝偷看,只见巨烛双烧,明如白昼。一老叟坐北朝南坐,和一老妇相对,东边一20岁少年,对面一个女郎,大概15岁。酒肉满案,围坐笑语。

去病推门而入,笑着说:“有不速之客一人来也!”

那围坐的人吓得如鸟兽散。唯独老叟出来问:

“何人敢入闺房?”

去病说:“这是我家闺房,你们占了,在这吃喝,也不邀请主人,是不是太吝啬了?”

老叟致敬说:“久仰大名!”作揖请去病入席吃肉喝酒。

去病说:“我们这样的大家族,往来无白丁,还稀罕你的酒?”

老叟朝外喊道:“孝儿!”

有少年从外面进来了。去病健谈,孝儿也倜傥,谈吐间互生爱慕。

老叟说:

“听说你祖父撰写了《涂山外传》,我就是涂山后代,唐以后的谱系还能记得,五代之上没有流传下来,请公子垂教也。”

去病简述涂山女辅助大禹的功绩,妙语迭出,滔滔不绝。老叟大喜,对孝儿说:

“可请阿母和青凤来一起听,也让她们知道祖德也。”

不一会,老妇携女郎出,见女郎弱态生娇,秋波流慧,人间没见过如此美丽的女子。老叟指老妇说:“这是拙荆。”

又指女郎说:“这是侄女青凤,记性好,过目不忘,所以让她来听听。”去病痴痴看着青凤,青凤不由低下头。

去病又偷踩青凤脚,青凤急忙收回脚,却不见怒色。

去病拍案说:“得妇如此,夫复何求!”

老妇人见去病醉了,带着青凤赶紧回去了。

去病很失望,第二天夜里又来了。却见一鬼披头散发进来了,面黑如漆,睁眼瞪生。

去病就笑了,研墨把自己脸涂黑,和鬼互瞪,心想,看谁能瞪过谁,果然鬼惭愧离去。

去病干脆住下来,心里思念青凤,可是迟迟不见动静,到了第三天晚上,灭烛欲睡,忽然听见楼后有开门声,急忙起来查看。

借着房里的灯光,看清正是青凤。青凤猛地看见去病,惊骇着赶紧后退。

去病忽然跪下说:“小生不避险恶,就是为了见你一面,哪怕握着小姐的手,也此生无憾了。”

青凤远远的说:“卷卷深情,妾岂能不知。但叔父闺训严格,不敢违背。”

去病苦苦哀求:“也不敢望肌肤之亲,但见一面足矣。”

青凤犹豫着来开门。门刚开,生捉臂拽着拉入怀里。

青凤急忙推开,正拉扯间,老叟进来了。青凤羞愧难当,低头掩面。老叟怒说:

“贱婢有辱门风,还不快走,回头收拾你。”

青凤低头急去,嘤嘤啜泣。

去病心如刀割,大声说:“罪在小生,与青凤何干?倘若惩罚青凤,小生愿意替她受罚!”

过了很久都没有回音,生郁闷而归。此后一年,府里再没有怪声。

这一天,恰逢清明扫墓,见两小狐被狗追。一个往野外窜去,一个跑到路上,看到耿去病,垂头缩耳,好像在求他相救。去病可怜它,就抱了回来,关门放到床上。

忽然一阵金光闪耀,小狐狸竟然变成一个美貌姑娘,而是居然是青凤!


去病喜出望外,问她怎么回事。青凤说:

“刚才和婢女嬉戏,遭了大祸,一伙人正在射杀我们,若非郎君,必葬送性命,还望郎君不要因为我不是人而厌恶。”

去病说:“我日夜思念,见卿如获至宝,哪来的厌恶?”

青凤说:“这也是天数了。婢女肯定以为我死了,如此,我就能与君定下终身之约了。”

去病大喜,跟青凤抱在一起。

过了两年,有天夜里,孝儿忽然来了。去病惊讶问他什么原因。孝儿趴地上说:

“家父有难,非君能救。公子认识莫三郎吗?”

去病说:“那是我的晚辈子侄啊。”孝儿说:“明天他来,如果带着猎得的狐狸,望君留下来。”

去病一横眼睛,不悦:“楼下之羞,耿耿于怀,如果非要我帮你,除非青凤来。”

孝儿哭着说:

“凤妹已经死了三年了。”

去病甩了甩衣袖说:

“既然如此,我就更恨了!”

拿起书来不再说话。孝儿起,掩面离去。

青凤从后面出来问:

“郎君果然不救吗?”

去病说:“救是要救的,之所以不答应他,是为了报前次斥责你之仇。”

青凤高兴地说:“妾从小失去父母,是叔父养大的,虽然当年斥责我,也是家规如此。”

去病说:“就算是这样,如果你真死了,我一定不救他。”

第二天,莫三郎果然来了,穿着英武华贵。去病到大门口迎接,见他获猎很多。

其中一黑狐,流出的血把皮毛都染红了,摸了摸还有余温。

去病便求莫三郎把这狐狸给,说是要做个狐狸围脖。

莫三郎慷慨相赠。去病就把黑狐交给青凤,青凤抱在怀里,三天后狐狸苏醒,转而化为老叟。

老叟看见青凤,惊诧不已,还以为自己死了。

青凤对老叟说明经过,老叟全然不顾自己长者身份,赶紧下拜,谢救命之恩,还让耿去病原谅之前的过失。

去病原本大气,当下扶起老叟,又请他还搬回院中,让青凤能尽孝,报答养育之恩。

至此一家人亲如父子,再无猜忌。生儿子也拜孝儿为师,循循善诱,很有老师的样子。

本文来自《聊斋志异》,无限风光在险峰,且不论是否有狐精,正是因为耿去病的胆识过人,心念专一,才让他有不一样的人生经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