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气温的不断升高,小暑节气到来了。 “小”表示炎热程度,“暑”表示炎热。 小暑的意思就是: 天气热了,但还不到一年中最热的时候。 ![]() ![]() 小暑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一个节气,也是干支历午月的结束以及未月的起始;公历每年7月7日或8日视太阳到达黄经105°时为小暑。 此时节全国的农作物都进入了茁壮成长阶段,需加强田间管理。 小暑的到来还意味着两件事:出梅、入伏。 ![]() ![]() 小暑开始,江淮流域梅雨季结束,即为出梅,又称为“断梅”。 但若小暑节气出现打雷,梅雨又会倒转过来,即“倒黄梅”。 小暑是气候变化的关键时节,有些地方多雨,防涝不能少;有些地方伏旱,抗旱要注意。 ![]() ![]() 中国人有以伏计日法,伏即为潜伏的意思,“三伏天”中的“伏”就是指“伏邪”。这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日子。 小暑已经入伏。从夏至起的第三个庚日开始(每年的7月10日到20日之间),分为初伏、中伏和末伏,也叫头伏、二伏和三伏。头伏和三伏各十天,二伏则根据年份不同,有时10天,有时20天。 所谓 “热在三伏”,小暑到来后,一年中最热的“三伏天”很快也会到来啦。 小暑至,年过半。 一路攀升的气温带着绵绵不绝的雨水,将我们拉进最具特色的季节。 ![]() ![]() ![]() 山风散浮热,不觉夏日长。 夏梦正酣的时候,小暑三候也随之而来。 ![]() 大地上几乎没有一丝凉风,风中都带着热浪 ![]() ![]() 由于炎热,蟋蟀离开田野,到庭院墙角下避暑热。 因地面气温太高,老鹰飞到清凉的高空活动,姿态勇猛。鸷(zhì)是指凶猛的鸟。 ![]() 古人云:“天下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者难并。” ![]() “小暑”谓,何难之有? 倏忽温风至,良辰循流光而凝。庭院清荷香,美景在窗外肆意。 入山驱溽暑,赏心赖灵蝉悦耳。心静自然凉,乐事为半日清闲。 ![]() 相传,在古代,皇帝会在农历六月初六晒龙袍,民间没有龙袍晒,就晒衣服。这种习俗流传下来,因为六月六恰好在小暑节气中,所以又被称为“晒伏”。 ![]() ![]() ![]() 现在,仍然有很多人会在这一天晒衣服,晒粮食,晒书籍,防霉去潮。 ![]() 在山东、安徽和江苏一些地区,入伏还有吃羊肉、喝羊汤的习俗,也叫“吃伏羊”。 ![]() ![]() 伏天炎热,吃了羊肉,喝了羊汤后,大汗淋漓,会祛除体内湿气,感觉浑身舒畅。 ![]() 北方有“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lào)饼摊鸡蛋”的说法。 ![]() 入伏后,高温让很多人食欲下降,出现“苦夏”的状态。古人认为,饺子开胃、解馋,便有了头伏吃饺子的习俗。 ![]() 过去民间有小暑“食新”的习俗,即在小暑过后尝新米。 ![]() 农民将新割的稻谷碾成米后,做好饭供祀五谷大神和祖先,然后人人吃尝新酒等。据说”吃新”乃“吃辛”,是小暑节后第一个辛日。 ![]() ![]() 碧叶红荷,十里清香,山涧莺啼,蝉鸣入堂。 时而云雨蒸腾,时而阳光热浪,这是热烈与温柔并存的时节;雨热同期助力万物生长,这是万物繁盛礼赞生命的美好。 ![]()
![]() 何以消烦暑,端坐一院中。 ![]() 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 ![]() 万瓦鳞鳞若火龙,日车不动汗珠融。 无因羽翮氛埃外,坐觉蒸炊釜甑中。 备注:牖(yǒu)、鹯(zhān)、翮(hé)、釜甑(fǔ zèng) 满架沉甸甸的番茄,雨后娇滴滴的粉荷,庭院叫唧唧的蟋蟀,怡人香甜的瓜与果,绽放满街的木槿花,都是这个时节的专属场景。 ![]() ![]() ![]() ![]() ![]() 趁着还不算特别热,和孩子一起去有着小溪的郊外,或者索性躺在树荫下的竹椅上,尽情感受那份炎热之余的夏日荫荫。 ![]() ![]() 那些陪伴着孩子,无忧无虑的痛快玩耍,仿佛童年在田野的开怀奔跑,令人心旷神怡、难以忘却。 ![]() “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开了,为小暑天气带来一丝清凉。 荷叶上有一种蜡一样的物质,雨水落在上面,能形成滚动的水珠,使荷叶好像永远也不会湿。荷花扎根在淤泥里,它的地下茎,就是我们吃的藕。 ![]() 一种说法认为,西瓜产自非洲,由西域传来,所以叫“西瓜”。另一种说法认为,神农尝百草时,发现一种稀瓜,后来演变成西瓜。 挑西瓜时,要挑瓜皮光滑的,瓜蒂细小枯萎的,手敲能发出咚咚声的。小朋友,你学会了吗? ![]() 放暑假了,小朋友可以痛快地玩啦! 不过小暑经常发生强对流天气,出现暴雨、冰雹、龙卷风等,小朋友要注意安全。 童年正是科学家诞生的摇篮,科学是无处不在的,儿童们每天都在玩科学~ ![]() 下面为大家准备了几个简单好玩的科学小制作,小暑时节,爸爸妈妈赶紧带着孩子一起动手吧! 夏日炎炎,我们做个小风扇来消暑吧~ ![]() 【制作材料】 1根竹签、2个木片、1个塑料瓶、1把美工刀、1段棉线绳和1瓶胶水 【操作步骤】
【科学原理】 当用手拉动棉线的一端,竹签开始向着一个方向转动,缠绕在竹签上的棉线在拉力的作用下变长;当竹签上的棉线释放完后,棉线又重新缠绕在竹签上,这时棉线变短了;当再一次拉动棉线时,竹签开始向着另外一个方向转动,缠绕在竹签上的棉线又开始变长,就这样棉线在重复的变长变短之间,小风扇不停地转动。 夏天是一个好吃好玩又好看的季节,除了虫鸣、戏水和西瓜,荷花也是盛夏重要的组成部分。 ![]() 生活即教育,大自然是最好的课堂。家长和小朋友一起查阅资料,共同自制一份荷花科普图鉴吧~ 七月初,小暑节,正值盛夏,做一个蝉鸣器,一起来了解蝉的声音传播以及蝉利用翅膀发声的原理吧~ ![]() 【制作材料】 木棍、装饰条、尼龙绳、蝉身(小竹筒)、蝉贴纸(眼睛、翅膀)、小木棍、牛皮纸片 【操作步骤】
【科学原理】 竹蝉是利用摩擦和声音共振的原理完成的,尼龙绳和带树脂木棒摩擦,这种摩擦通过尼龙绳传到牛皮纸上产生共振,这样竹蝉就能发出声音了。 EN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