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陇长风 第四十六集 杨忠伐齐

 青青子衿pdehxo 2023-07-07 发布于重庆

上回书说到,公元560年,宇文护再举屠刀,将北周皇帝宇文毓毒杀。

如果连同西魏末代皇帝元廓在内,这已是宇文护在三年之内杀死的第三位皇帝。

我翻遍史书,除了南朝开国皇帝宋武帝刘裕曾先后杀死六位皇帝外,宇文护可位列古今屠龙榜第二位。

不过宇文护也没想到,宇文毓竟有那么坚定的意志,能在中毒后强撑着召集百官口授遗诏,当众命四弟宇文邕继位,粉碎了他意图拥立幼主的图谋。

“不过宇文邕就宇文邕吧,只要我牢牢控制住军政大权,任你谁做皇帝,还不是要乖乖地对我俯首帖耳!”

宇文护当即下令,自今而始,包括五官在内的文武百官全部对我负责,任何人不得越级向皇帝宇文邕汇报(百官总己以听于护,令五府总于天官)

特别是严令天下军队皆受大冢宰府调遣,没有宇文护签署命令,一兵一卒都不得调动(左右十二军,总属相府,皆受护处分,凡所征发,非护书不行)。由此,宇文护的权力达到了顶峰。

新皇帝宇文邕对这一切视若无睹,没有任何反对。他一方面对宇文护言听计从,没有半点违拗,一方面,把全部的精力投身到竞技游戏——象棋的研究之中。

象棋是一项古老的游戏,很早就有流传,但规则一直不够规范,宇文邕每日专注于象棋规则的研究,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

也许对他这样一个胸怀大志、雄才大略却不敢外露半分的年轻君王来说,只有用象棋来模拟天下形势,进行沙盘推演,在想象中驰骋沙场,才能平复他的雄心吧。

宇文护见新皇帝整日热衷棋道,自然是乐见其成,安心当起他的权臣来。


此时的天下又是另一番形势。公元559年,北齐那个忽而聪明,忽而痴呆,忽而英明勇武,忽而荒淫残暴的皇帝高洋终于一命呜呼,结束了他风格灵活、诡谲多变的人生。

高洋在位前期,劝农兴学,编修法律;撤并州郡,减少冗官;严禁贪污,肃清吏治;筑北齐长城四千里,置边镇二十五所,屡次击败柔然、突厥、契丹,被突厥可汗称为“英雄天子”。

后期大兴土木,赏罚无度,纵酒荒淫,滥杀无辜,被后人冠以“禽兽皇帝”的称号。不过高洋虽然搞得北齐朝堂一团糟,好在有贤相杨愔打理朝政,勉力维持,倒也呈现出一派“主昏于上,政清于下”的奇葩局面。

高洋死后庙号显祖,谥号文宣。他的儿子高殷继位,北齐朝臣终于可以睡个安稳觉了。

同样是公元559年,南陈的第二位皇帝,陈霸先的侄子陈蒨继位,史称陈文帝。

这可是南朝历代皇帝中难得一见的有为之君,先后平定湘州王琳、临川(隆重介绍,这是笔者的老家,现在的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周迪、豫章熊昙朗、东阳留异、建安陈宝应的叛乱。又励精图治,整顿吏治,兴修水利,劝课农桑,开创了“天嘉之治”。

北边的草原上,公元552年,突厥首领阿史那土门大败柔然汗国,高欢的便宜老丈人头兵可汗阿那瑰兵败自杀,北方草原彻底被突厥汗国占据。

553年,土门可汗去世,儿子阿史那科罗继承汗位,史称乙息记可汗。

不过此时的突厥汗国仍然处于部落联盟阶段,乙息记可汗的三个弟弟各有各的势力,且都称可汗,即木杆可汗、地头可汗、步离可汗。

为了对付北齐,宇文护采纳于谨、窦炽的建议,积极与突厥联系,为年届十七岁的皇帝宇文邕说媒,要娶木杆可汗的女儿,年方九岁的阿史那氏为妻。

别看小姑娘年纪小,却抢手得很,因为北齐这边也派出了使者,为皇帝高殷下聘书,也指名要娶阿史那氏。木杆可汗十分犹豫,左右摇摆,恨不得办一场“非诚勿扰”来抉择女婿。

宇文护见亲事迟迟定不下来,就派出资深外交官兼金牌红娘孟非老师,哦不,是杨荐老师出使突厥,务必将阿史那小姑娘一举拿下。

之所以派他去,是因为以前魏文帝娶的蠕蠕公主郁久闾氏,也是杨荐牵的红线,这个业务他最熟了。

杨荐到了突厥,游说木杆可汗颇见成效,眼见就要谈妥。可是北齐的使者重金贿赂了木杆可汗的弟弟地头可汗,地头就劝说哥哥将侄女嫁给北齐皇帝,木杆耳根软,就反悔了,一度还想把杨荐抓起来,送给北齐。

杨荐了解到当前情况,就闯进木杆大帐,义正词严地道:“当年我们太祖皇帝与您的父亲土门可汗交情那么好,你们的敌人柔然数千人跑到我们那避难,我太祖把他们全部抓起来交给了你们,当时你父亲开心得不得了。如今为什么要背信弃义呢?举头三尺有神明,你们不怕天打雷劈吗?”

杨荐慷慨激昂地一通谴责,唾沫星子喷了木杆一脸。木杆可汗被杨荐训得惭愧无比,半天说不出话来,最后承诺道:“杨先生,你不用再怀疑了,我已下定决心把女儿嫁给你们周朝皇帝,不过要等到我们一起征讨齐国之后。”

杨荐回到长安,把木杆可汗答应和亲,但要求联合出兵伐齐的事情一说,众臣议论纷纷。

大家普遍认为:“齐国占据天下最富庶的半壁江山,国富兵强,如果要和突厥联合攻齐,必须从漠北进入并州,地形险阻。而且齐国大将斛律明月太厉害了,真要攻击晋阳,至少要出动十万大军不可。”

只有新任大司空的杨忠大声道:“打仗贵在于心齐而不在人多,要我说,一万骑兵足够了!斛律明月那小子算什么,在我面前他翻不起什么风浪!”

公卿咸曰: “齐氏地半天下,国富兵强。若从漠北入并州,极为险阻,且 大将斛律明月未易可当。今欲探其巢窟,非十万不可 。”忠独 曰:“师克在和不在众,万骑足矣。明月竖子,亦何能为。”——《周书·卷十九·列传第十一》

见杨忠这么有信心,宇文护也十分高兴,就于公元563年,命杨忠为伐齐大元帅,率领大将军杨纂、李穆、王杰、尔朱敏、元寿、田弘、慕容延等人领军一万,北渡黄河,来与突厥会师。

杨忠北上路过武川老家,自然要回故居看看,探寻儿时的记忆。

回首往昔,37年前,十八岁的杨忠为了躲避战火,离开了故乡武川,四处漂泊。在山东被南梁军俘虏,加入陈庆之白袍军打进洛阳,又跟随贺拔胜、独孤信镇守荆州,先奔建康,再投关中。

在宇文泰帐下征战四方,戎马倥偬,当年的打虎少年如今已年过半百,华发渐生,鬓角已苍,唯一不变的,是一颗建功立业的雄心。

杨忠在武川祭祀了先人,与将士痛饮一番,就开始南下。一路势如破竹,连破北齐二十余座军镇,兵锋直抵陉岭,即雁门关。

山西、河北北部共有雁门关、居庸关、紫荆关 、井陉关、平型关等九大要塞,其中雁门关坐落于勾注山脊,北依雁北高原,南屏忻定盆地,是大雁南下北归的主要通道,故称“雁门”,素有“九塞尊崇第一关”的美誉,也是晋阳最重要的北部屏障。

后世周恩来、彭德怀、彭雪枫等人与国民党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在此会盟,共抗日寇侵略,八路军一二零师七一六团在此取得雁门关伏击战大捷。

此时的雁门关有北齐重兵防守,可是杨忠迎难而上,奇兵奋击,大破北齐军,一举攻克雁门关。

这时突厥的木杆、地头、步离三可汗率军十万也已赶来,看了北周军凌厉的攻势和高明的技战术打法,也不禁骇然。

毕竟此时的突厥人只会在草原上纵马驰骋,对什么阵地战、攻防战、山地战完全没概念,这次算是大开眼界。

雁门关一破,北周和突厥大军浩浩荡荡,卷地而来,一时晋阳震动。

关陇长风 第四十六集 杨忠伐齐

手绘杨忠伐齐行军路线图

此时的北齐已是第四位皇帝高湛在位。

有朋友要说了,你刚刚说559年高洋去世,太子高殷继位,怎么才4年的时间,就第四位皇帝了呢?

其实这真不怪我,北齐皇帝换得太快,连我这说书的也没反应过来。

高殷是559年10月登基不假,可是才一年不到,560年8月就被亲叔叔高演、高湛,也就是高欢的第六子和第九子联手发动政变,赶下了台。

而老六高演登基只干了一年零一个月的皇帝,就因为杀死侄子高殷内心不安,愧疚而死,死时才二十七岁。于是老九高湛上位,这可不第四位皇帝吗?

要说高欢的老婆娄昭君也是一位奇女子,四个亲生儿子都先后当了皇帝,分别是高澄、高洋、高演、高湛,貌似历史上也是没谁了。

公元561年11月,高湛刚刚在邺城登基,皇帝宝座还没坐热,杨忠就带着突厥人打过来了,高湛不禁哀叹,真倒霉,咋就不能让我过几天安生日子呢?可是也没办法,只好十万火急赶赴晋阳。

登上晋阳城头眺望,只见北周、突厥联军在东到汾河,西到西山之间列阵,兵山将海,旌旗蔽日,阵容庞大,声势惊人,高湛顿时吓得魂不附体,认为此战必败,就准备骑马跑路。

关陇长风 第四十六集 杨忠伐齐

北周突厥联军列阵示意图

这时侄子高孝琬抓住高湛缰绳,道:“陛下,仗都没打,你跑啥?”高湛道:“你小子没看见人家那么强大吗?这晋阳我看是保不住了!”

高孝琬看他叔叔这副窝囊脓包相,真是气不打一处来,要知道他本是高欢嫡长子高澄的嫡长子,根红苗正的老高家长房长孙,要不是自己父亲高澄遇刺,意外身死,自己说不定此刻就是皇帝了,哪里轮得上这个废物?

就大声道:“晋阳是我们的根本,怎么能轻易放弃?何况这里集中了我们的精锐部队,又有堂叔赵郡王高睿、平原王段韶、兰陵王高长恭在此,未尝不能一战呀!”说完自己就要领军出战。

高湛见众人都有怒色,也觉得有点丢人,就硬着头皮穿上盔甲,在城上大声宣布,由高睿为主帅,段韶、高长恭为辅,迎击北周突厥联军,一时军心大振,呼声雷动。

此时已是564年正月,大雪一连下了几十天,北风惨烈,大雪没膝,平地数尺。

高睿是文臣,就征询段韶意见。段韶建议:“如今大雪积厚,步兵作用有限,我们逆风作战非常吃亏,不如在城下列阵防守,与之相持,以逸待劳。待敌人气势衰了,我们就可以一鼓作气击败他们!”

于是北齐军在段韶、高长恭率领下,出动全部精锐,在震天的鼓声中出城列阵,气势惊人。

三个突厥可汗见了,惊骇莫名,怪罪杨忠说:“你们不是说齐国朝廷混乱吗?我们还以为有便宜捡呢,这才来攻打。现在看这些齐军,目光坚定如铁,哪里打得过?”一时军心浮动,纷纷退上西山避战。

突厥咎周人曰:“尔言齐乱,故来伐之。今齐人眼中亦有铁,何可当邪!”乃还。——《北史·高睿传》

突厥一退,杨忠的一万人顿时孤零零暴露在北齐军面前。年方十八岁的超级大帅哥兰陵王高长恭见机不可失,果断下令出击。北齐精锐尽出,迅速将杨忠所部分割包围。

杨忠临危不惧,大声号令:“成事在天,不要考虑敌众我寡的事情,只要奋力死战就可以了!”亲率自己的亲卫中军七百人列阵断后,缓缓撤退,虽然死伤近半,但始终不溃散,掩护北周军收拢整顿,有序撤出战场。

高长恭和段韶一商量,杨忠的北周军虽败不乱,撤退时井然有序,而且隐含反击的能力,显然不适合穷追。

而突厥军则完全暴露出军纪涣散、欺软怕硬的真面目,这些人唯一的爱好就是打顺风仗和抢劫财物,一旦碰上硬仗就成了软脚虾,还没打就四散溃退了,正该痛打落水狗。

于是由段韶领百保鲜卑衔尾追击突厥溃兵。突厥兵一边纷纷溃退,一边还忘不了大肆抢劫,从晋阳到平城(大同)的七百里内,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因为抢劫又耽误了撤退速度,被段韶猛打猛追,死伤惨重。

这些突厥败兵退至雁门,大雪封路,冰冻难行,只能把毡毯铺在路上走过去。马匹都冻得不行,膝盖以下的毛都磨光了。等到撤至长城,马匹也全都死光,只能截断枪杆当拐杖,狼狈逃了回去。

突厥还至陉岭,冻滑,乃辅氈以度。胡马寒瘦,膝已下皆无毛,比至长城,马死且尽,截槊杖之以归。——《资治通鉴·陈纪·陈纪三》

此战本来宇文护还派了达奚武领军三万,从山西中南部的临汾一带进攻晋阳,迎头却碰上了斛律光,寸步难进。后来杨忠兵败撤退,达奚武这边还不知道,傻愣愣地与斛律光相持不下。

斛律光就用箭射了一封信给达奚武,说:“大雁和天鹅已经在天穹不见了踪影,但张罗大网的人还在沼泽边上瞭望。”达奚武看了,知道此次进攻已然失败,就急忙撤军。

斛律光趁势掩杀,追入北周境内,俘虏了北周两千多人而还。

达奚武至平阳,未知忠退。斛律光与书曰:“鸿鹄已翔于寥廓,罗者犹视于沮泽。”武得书,亦还。光逐之,入周境,获二千馀口而还。——《周书·列传·卷十九》

此战以北周全面失败告终,但责任并不在北周主将杨忠身上。

第一,宇文护定的这个攻击路线简直是失败到家,绕了一个巨大的弯路。以前高欢和宇文泰多年厮杀,后来宇文邕灭北齐,都没有走过这条路线,不是他们想不到,而是因为后勤根本无法保证,完全是一锤子买卖,吃力不讨好;

第二,过高的估计了突厥的实力。此时的突厥汗国刚刚形成雏形,与其说是军队,不如说是一群规模比较大的山贼,看着人多,其实战斗力有很大的局限性;

第三,达奚武赴援迟缓,没有及时赶到晋阳。当然,有斛律光在,本来也没这个可能。所以总的来说,还是战略规划不科学,这次失败宇文护要负主要责任。

这个时候,北周老一辈名将要么已然故去,要么垂垂老矣,不复昔日荣光。

不过雏凤清于老凤声,江山代有才人出,新一代将星也在冉冉升起之中。

未完待续,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记得关注、点赞、评论、转发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